吸煙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該病最大的危害不是對人氣道和肺的損害,而是使人上癮。這種特性也被人們叫做“煙草依賴”或“尼古丁依賴”。煙草依賴的結果必然是一種慢性的尼古丁中毒。煙草依賴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可使人們對吸煙產生一種嚴重的精神和軀體依賴,驅使人們不斷地吸煙。②可使人們的吸煙量不斷增加。③對個人和社會都會造成損害。也就是說,吸煙者會有一種不能克制的吸煙欲望,吸煙量會越來越大,一旦停止吸煙就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中的精神疾病范疇,并確認尼古丁是目前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
吸煙除了可使人上癮以外,還可使人患上多系統的疾病,如惡性腫瘤(主要包括支氣管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及腎癌等)和各種慢性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脈管炎及潰瘍病等)。被動吸煙者也會大大增加罹患上述疾病的幾率,尤其是孕婦和兒童。
臨床研究發現,吸煙者若能成功地戒煙,患上述疾病的幾率可逐漸降低。有統計數據表明,吸煙者若能戒煙1年,因患冠心病而死亡的幾率可降低50%左右。隨著戒煙時間的延長此幾率還會進一步降低。吸煙者若能戒煙5年,患腦血管意外的幾率可恢復到以前沒有吸煙時的水平。因此,積極戒煙對吸煙者的健康有極大的好處。那么,吸煙者如何才能成功地戒煙呢?
2008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戒煙辦公室提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戒煙方法,并制定了細致的實施步驟。該方法主要由四個步驟組成:
1.根據自己的吸煙情況填寫一張問卷,以評估自己吸煙的成癮程度。
2.下決心戒煙(可通過問卷方式評估自己的戒煙意愿)。
3.進行協助性戒煙。吸煙者可通過他人協助(如每天進行勸誡等)或使用藥物來進行戒煙。
4.防止復吸。
專家認為,戒煙的最大困難是防止復吸。戒煙者要克服復吸的想法,必須有強烈的主觀意愿,有克服煙草心理依賴和軀體依賴的決心。為了更好地戒煙,戒煙者可使用一些有輔助戒煙作用的藥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一線輔助戒煙藥物(如尼古丁貼、尼古丁含片、尼古丁吸入劑等)和2007年新批準上市的尼古丁受體拮抗劑(如伐尼克蘭、尼派等),均可使戒煙者提高長期戒煙率。此外,為了更好地戒除煙癮,有些醫院已開設了專門的戒煙門診。戒煙門診可為戒煙者提供一些循序漸進、合理可行的專業指導。
需要注意的是,戒煙者在戒煙后若出現了煩躁不安、失眠、焦慮、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率降低等嚴重的戒斷癥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