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的片尾,梁朝偉對著那個洞傾倒了所有的秘密#65377;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傾訴的“洞”,但是,傾訴未必能開解心境#65377;
心理學家常教導我們:無論你的心境high或low,分享能使快樂倍增,傾訴可令憂愁減半#65377;傾訴已被大眾列為化解低落情緒的標準程序#65377;
但是,據美國密蘇里大學阿曼達·羅斯博士新近在《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Psychology)雜志上發表的研究顯示:傾訴未必能使心境開朗,另外,其調節情緒的效果存在著性別差異#65377;
研究者6個月內追蹤了816名3年級#65380;5年級#65380;7年級和9年級的男女學生,觀察他們因學業和生活問題產生情緒波動時采取的應對方式#65377;結果顯示:喜歡傾訴的女孩比那些不喜歡分享情緒的同齡人更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65377;羅斯博士將這一現象歸結為“共同反芻”(co-rumination)行為,即個人對自身問題過度探討,往往側重與問題相關的負面情緒#65377;分享彼此的問題和情感固然可以幫助女性建立更加牢固的友誼,但同時也會令她們被對方的負面情緒影響,加深已存在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一旦這些情緒深化,反過來又使女性愈加渴望共同反芻,形成惡性循環#65377;
事實上,探討問題占用了大量原本用來解決問題的時間#65377;求職失敗#65380;戀愛受阻#65380;悶悶不樂的你決定把朋友約出來吃飯,飯桌上,你倆互生出同是淪落人的哀嘆;回家后,你們又在電話或網上繼續剛才的話題,你們慶幸有人互訴衷腸#65377;但是,你原本可以用這些時間多投幾份簡歷#65380;給戀人掛個電話,說不定能找到工作#65380;贏回愛情,可你們情愿交談,卻懶得行動,友誼加深了,但用來解決問題的時間卻白白浪費了,心情未見多大好轉#65377;
同樣是傾訴,實驗中的男性則較少受到共同反芻的負面影響#65377;為何會這樣?一種解釋是男性并不愿意談論自己的問題#65377;
人們對兩性存在刻板印象:女性多話,男性沉默;女性喜歡分享彼此的心情,男性則喜歡共同從事某項活動#65377;但研究顯示:男女都表現出共同反芻行為,只是男性從反芻中得到更加牢固的友誼,但極少得抑郁癥或焦慮癥#65377;羅斯博士認為,這種男女間的“不平等”可能是因為男性在大多數時間里不像女性那樣深入分析自己的問題,也可能是因為女性更容易把問題的出現最終歸結為自身原因#65377;適當的傾訴能疏解煩憂,還能加深友誼,然而,需要和閨密交談到什么程度才算“適當”,還得由自己來拿主意#65377;■
(選自《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