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網絡多媒體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調整者、指導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職;多媒體政治課教學;教師主導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教改的深化,網絡多媒體教育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網絡技術應用已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的主流。教學手段不能僅停留在一般計算機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階段,還必須進一步充分發揮教師在整合網絡多媒體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將政治課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揚長避短,以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體現在指導學生搜集、分析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網絡資料上,教師應成為網絡多媒體資源的開發者、導航者與教育者。計算機網絡擁有大量豐富的信息,各類時政問題與社會現象討論分析均可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并加以討論。但中職學生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政治課教師的幫助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在開發政治課網絡資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可以先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習資料并放在網上,利用計算機網絡強大的資源共享能力,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豐富多彩的文字、圖片、音像等學習資源。教師要對網頁內容精心設計與構思,將教師的語言灌輸內容轉化為豐富多彩的文字、圖片、音像等媒體內容,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豐富的網頁內容所吸引,通過瀏覽與思考網頁內容,獲得知識,提高認識,變灌輸教學為啟發式、探究式教學。
2.網絡信息資源種類數量繁多,要精選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資料。雖然網絡信息為教學提供了豐富資源,但很多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學生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不免會在五花八門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虛度時光,其結果可能是信息資源極大豐富,而學習效率卻極端低下。因此,教師要嚴格把關,防止將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網絡資料或包含不健康內容的文字、圖畫選進教學內容。教師應對學生難以理解的材料加以說明引導,使材料的啟發教育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可以建立與本課程有關的資源庫,或為學生提供與主題學習相關的超級鏈接,讓學生直接登陸相關網站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提高學生獲取有用信息的效率。
3.要精選反映當前社會實際的材料,引導學生對時政熱點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學習政治課的目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分析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將政治理論與網絡提供的大量材料結合起來,提高認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培養其信息素質與協作精神。
其次,教師要發揚教學民主,成為網絡多媒體政治課堂的組織者、調整者、設計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在網絡多媒體政治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貫穿于整堂課的教學環節中。
1.情境導入。教師要運用豐富多彩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媒體手段設置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及時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要求,對學生的網絡學習方向進行控制引導,并可提出有爭議性的社會熱點問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2.自主學習。以教師提供的資料素材或直接從網上獲取的資料為依托,以教材大綱內容為研究范圍,教師可進行簡單而必要的提示幫助和設問引導,讓學生進行自主的、互動的學習探討。
3.學生練習與交流。通過組織學生對網上提供的政治、經濟、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課堂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從旁點撥做方向性引導,引導學生運用政治課所學的基本理論分析社會問題,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達到自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反饋總結與評價反思。教師在設計網絡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的論壇交流區提出問題、交流討論,并及時反饋總結學生的討論與交流,深化學生的認識。教師還可以用練習測驗、教學反饋、在線討論等各種形式實施教學評價,對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及與教師的互動中暴露出的問題,教師既可總體引導,也可單獨指導。充分發揮網絡教學評價的優勢,可以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再次,在網絡多媒體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師。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幫助者與促進者。在網絡多媒體課堂上,師生的角色發生了根本轉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地位,而在新型的網絡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成為知識的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與創造者,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得以充分發揮。傳統的教師講授、說服、灌輸的方式轉變為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實現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從教學主體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調整者、指導者,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對學生上網學習進行必要的培訓。雖然對大多數學生而言,使用電腦上網并不陌生,但教師還是要將上網需要注意的問題向學生作出說明,讓學生知道如何進入課程網站,應注意哪些事項,特別是要培養學生的自覺性,使學生掌握上網必備的基本技能。
2.政治課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由于學生長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突然讓他們主動學習,有些學生會感到不適應,不知怎樣去適應網絡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定期檢查和督促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輔導學生,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逐漸適應這種新型學習方式。
3.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網絡教學為差異化教學提供了可能,每個學生一人一機操作,教師可以通過平臺操作系統或課堂巡視,發現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加以指導。
4.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網站的師生交流工具與學生交流,在網上指導和輔導學生學習。教師要利用網絡提供的師生交流工具,如電子郵件、電子公告牌、聊天室、討論室、教師信箱等,批改作業、組織討論、解答學生疑難問題、開展對話交流。以組織討論為例,在網上開展討論學習的方式很多,比較簡單的方式是利用現有的電子公告牌BBS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支持系統的幫助下,可以通過網上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一般不參與討論,而是充當主持人的角色,確定討論主題,監督學生發言,防止討論偏離學習主題。
5.教師要定期調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如定期進行課堂輔導,可彌補網上師生交流的不足。
總之,運用網絡多媒體資源開展政治課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政治課網絡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李克東,等.主導——主體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2002,(2):3-9.
[2]劉浩.教師的主導作用及其影響因素[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6).
[3]戴金榮.論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6,(1):127-128.
[4]牛鳳杰.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應被削弱[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3,(2).
作者簡介:
曾錦雄(1972—),男,廣東佛山人,廣東省佛山市華材職業技術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政治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