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詳細地分析了維修電工等級證所含的主要技能點和知識點。在深入調查高職院?!峨姽ぜ夹g基礎》課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探討了以職業技能為導向對該課程進行整合的方法,以期適應高職院校項目課程改革與建設的需要。
關鍵詞:《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整合;實踐
高職教育是通過高等教育手段來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著重培養學生掌握實際的職業工作能力。用人單位不僅看重學歷證書,也看重職業技能鑒定證書,高職教育引入職業技能的目的也正是為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因此,在教學方面應強調實際應用的方向,把直接應用于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以造就一大批現代化寬專業、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職業技術人才。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高職教育課程設置應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講求實用和實效。
項目課程是目前備受關注的一種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這種課程的開發自然離不開教育行政部門的組織、支持和課程專家的指導,而直接承擔開發任務的主體應當是企業專家與教師,尤其職業院校教師要在其中發揮核心作用,只有在他們的緊密合作下,才可能開發出高質量的項目課程。因此,我們在闡述維修電工考核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相應的課程體系設置以及缺點分析的基礎上,以項目課程開發為目標,提出《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整合的設想并用之于實際教學。
維修電工考核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分析目前,各高職院校電類專業(含工自、應電、計控和檢測等)都把中級維修電工證作為必考的專業證書,高級維修電工證作為鼓勵參考的專業證書,也把維修電工作為以上各專業就業的重要選項。從維修電工的考核要求來看,其內容分為知識、技能兩大塊,知識部分除相關知識外,又分為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A知識含電路、磁路(高級)的分析與計算;電工測量與儀表以及安全與節約用電等。專業知識含電子技術(數字和模擬)、變壓器與電機、電力電子(高級)、微機與可編程(高級)、自動控制理論(高級)等。操作技能則含有電工材料、工具、儀表的使用與初步維護,低壓照明、動力線路的敷設與檢修,交直流電機的拆裝與檢修,1000KVA以下變壓器的維護與檢修,電子電路與晶閘管電路的安裝調試,電氣控制線路的安裝調試,機床控制電路的安裝調試以及繼電器與電纜的檢修等。
目前的課程體系設置及存在的缺點分析以上的知識與技能點,按照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分別體現在以下課程中:《電路分析》、《電子技術》、《供配電技術》、《電機與拖動》、《電器與PLC》、《電力電子技術》和《自動控制原理》等等。這樣的安排體現了知識的完整性與連貫性,有利于知識的傳授。而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是一種以橫向為主的鏈路式教學體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職業崗位技能的專項性和操作性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職業技能、專門的崗位業務知識和較強的技術再現能力為目標。職業教育側重于技能培養,在于怎樣把該職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完整的、連續的得到規范的訓練。在課程設置上,宜將本科院校的三段式課程體系(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改為兩段(公共課和專門課)三塊(公共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式。同時必須進行專業課程的綜合,即將幾門關聯度很強的專業課綜合成一門,使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并按職業能力結構調整課程內容,突出重點,大力引進新技術。因此,必須打破原有的課程結構,以技能訓練為主線,同時按照職業能力的要求,提取必需的知識點穿插在技術訓練過程中進行講解。即以職業所需技能為導向整合課程,將課程改為項目式課程,設計多個適合學生現有能力的、循序漸進的、連貫的技能訓練項目。同時,《電工技術基礎》各項目訓練的技能和知識都要緊扣職業要求,使技能訓練更加連貫和完整,以便克服原有以知識體系為導向組織的課程,要么過于注重于理論而不適應職業教育,要么所含內容超出職業要求的缺點,使得本課程更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電工技術基礎》課程的整合思路《電路分析》課程是以理論為主的專業基礎課,在以技能為主線的課程體系中已無存在的理由,但它所包含的知識卻是各電類專業的基礎,在維修電工的知識要求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我們把它并入《電工技術基礎》中,在各訓練項目的選擇時,必須考慮能對其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傳授,比如交流電路中的阻抗、功率因素等知識就安排在低壓照明線路的日光燈安裝與維護項目中加以說明?!豆┡潆娂夹g》是強電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但它所包含的重要部分“高壓及繼電保護”卻沒有進入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的維修電工職業能力的范圍,所以我們也把該課程并入《電工技術基礎》中,主要訓練低壓照明、動力線路;變壓器維護與檢修;安全與節約用電等項目?!峨姍C與拖動》也是強電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但它所含有的理論知識已遠遠超過高級電工所需掌握的內容,已其拖動控制部分已并入《電工技術基礎》中,主要訓練三相交流電機的拆裝與檢修,同時,講解各類電機的基本工作原理與應用知識。因此,參考高等職教課程設置的依據原則,我們將原有的《電路分析》、《供配電技術》以及《電機與拖動》合并為《電工技術基礎》,主要訓練以下技能:(1)電工材料、工具、儀表的使用與初步維護;(2)低壓照明、動力線路的敷設與檢修;(3)交直流電機的拆裝與檢修;(4)1000KVA以下變壓器的維護與檢修等。同時,學習以下知識點:(1)電路、磁路(高級)的分析與計算;(2)電工測量與儀表;(3)安全與節約用電;(4)變壓器與電機知識等。經整合后,該課程將體現出以下四個特色:(1)內容上緊扣職業要求,同時使技能訓練更加連貫和完整。(2)教學組織上以項目形式展開,邊做邊學。(3)考核標準以取得中級電工證為依據。(4)體現了項目式教學的基本特點。以上技能點和知識點都緊扣職業要求,也使技能訓練更加連貫和完整,更加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整合后的效果我們課題組編寫了《電工技術基礎》校本教材,并使用該教材分別在生產過程自動化2005級01~04班和生產過程自動化2006級01~03級等7個班近300名學生進行試點教學。實踐證明,對課程進行整合并實施項目化教學之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避免了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教學的盲目性,中級電工通過率達到99.3%,2005級更有91%的學生拿到了高級電工證,比往屆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學效果明顯。
實踐證明,經改革后課程的各項目適合學生現有能力,易于操作。同時使課程適用于所有以維修電工證為專業證書的各專業,既可提高取得證書的學生的專業技能,也符合電類專業項目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王玉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評析與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4):61-63.
[2]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維修電工(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3]李顯全.維修電工[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
朱建偉(1978—),男,浙江青田人,浙江工業大學在讀博士生,浙江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