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很多高職院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還很薄弱。本文在對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認證進行簡要介紹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在進一步探討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認證對于改善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電子商務;實踐教學
阿里認證簡介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認證(以下簡稱阿里認證),由全球知名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于2006年1月開始推出,是集培訓、考試、認證于一體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能力認證體系。這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商務企業頒發的、符合電子商務應用標準,被廣大企業認可的“國內第一張實戰型電子商務證書”。證書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應用專員證書、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國內貿易應用專員證書、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上零售應用專員證書。
阿里認證特別適合大中專院校電子商務或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物流管理、經濟貿易、商務英語等相關專業在校學生以及在企業從事電子商務操作或管理的人員進行學習。獲得該認證,表明獲證者具備操作阿里巴巴旗下各商務平臺的能力,具備相應的網絡商務應用能力,并能通過更高層次的認證,深入了解網絡營銷等內容。通過阿里認證可以幫助高校學生和任何有從事電子商務意愿的人學習先進、實用的電子商務技能;幫助從事傳統貿易的業務人員成為網絡貿易高手;幫助企業培養更多電子商務實戰型人才,最終實現企業、學生、合作機構的多贏。
高職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現狀
實踐教學認識上存在較大差異由于電子商務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商務和信息技術兩個層面,最理想的培養狀態應該是將商務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實現兩者的相互交融和滲透。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更多的學校是將二者進行簡單的拼湊。有的學校電子商務的培養體系建立在商務應用層面,更強調商務的重要性而淡化信息技術所起到的基礎作用,而有些學校則在技術層面上搭建電子商務的培養體系,過分地強調信息技術的地位,而忽略了電子商務的核心本質是商務活動,信息技術只是提高商務活動效率、降低商務活動成本的一種手段和工具,由于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認識上存在偏差,相應地對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認識也會迥然不同。
實踐教學主體地位沒有突顯國家對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很明確,即以服務為宗旨,培養高技能人才。從國外比較成熟、成功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來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一般在3∶7甚至1∶4。而國內更多的學校還是按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1∶1甚至是2∶1設置教學課時,過分強調理論講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實踐教學硬件支撐形式單一由于實踐教學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需要營造出仿真的實踐環境,讓學生進行模擬實踐,才能達到這一培養目的。仿真的實踐環境需要購買大量的硬件設施,需要花費大量投資的實踐教學中心或基地,往往被一二個計算機機房所代替,片面地認為在計算機機房讓學生操作一些簡單的電子商務模擬軟件就是電子商務實踐教學。如果大量的實踐教學僅依靠一二個計算機機房和一些簡單的模擬教學軟件是很難模擬企業電子商務真實的運作流程的,也難以收到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缺乏優質教學軟件很多高職院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往往采用“硬件+軟件”的模式建立專業實驗室,硬件一般是若干計算機和一些網絡設備的組合,而軟件則外購由某些企業開發的電子商務模擬教學軟件。這些模擬教學軟件通常價格不菲,但功能有限、交易流程過于簡單,與電子商務的實際運作過程有距離,一些電子商務的關鍵技術也難以在模擬軟件中運用和體現。因此,這類軟件只能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和體驗,滿足低層次的教學需要,對于深層次的實踐教學作用有限。
實踐教學“實戰型”師資匱乏高職院校的教師多數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很多教師都沒有在企業的工作經歷,本身無較強的動手能力,加上學校專業教師少,專業教師教學任務重,平時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企業實踐中去,大多數專業教師自身的動手能力培養不夠。這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回避實踐教學環節,而加大理論講授的比重,從而出現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講實踐的情況。要想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實踐教學的現狀,最主要的就是培養或引進真正有企業實戰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從而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方能培養出有較強動手能力的學生。
阿里認證對高職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的作用
明確實踐教學的方向實踐教學的方向決定了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培養體系的成敗,而現有的實踐教學在很多學校往往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實踐教學的方向并不明確,很多學校迫于形勢的壓力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但由于實踐教學的方向不明確,最后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阿里認證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它面向實踐、面向中國、面向應用的定位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明確實踐教學的方向,理清實踐教學的思路,一經推出就深得高職院校的歡迎。
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阿里認證分為三個方向、三個層次,其內容主要涉及阿里巴巴旗下的中文站、國際站、淘寶、支付寶等平臺的業務及操作,而這些平臺在中國乃至全球電子商務領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引領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這些平臺的業務及其操作引入到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中來,可以使實踐教學更加貼近電子商務運作實際。比如,在《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中加入以阿里巴巴中文站、英文站內容為導向的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章節;在《網絡支付與結算》課程中加入支付寶業務及其操作的內容;甚至還可以以淘寶個人網店經營的深度內容開設《個人網絡創業》這樣新穎的課程。這樣,教學內容會貼近實際、貼近應用、貼近學生,學生自然會更有興趣,學習效果也明顯,遠比讓學生使用一些電子商務模擬教學軟件效果要好,并且還可以有效彌補現有實踐教學內容匱乏、膚淺、空洞的不足,可以說阿里認證的推出為豐富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開辟了一條新路。
增強教師的“實戰”能力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實戰型”師資的匱乏已是不爭的事實,盡管有很多院校嘗試在已有的師資中培養“雙師型”教師,但是收效甚微。而引入阿里認證后,依托阿里巴巴完整的師資培訓計劃,可以幫助院校對現有師資進行培訓,以提升教師電子商務的運用能力。不僅如此,阿里巴巴還可向教師提供到企業參觀、學習,以及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的機會,甚至還有暑期到阿里巴巴公司參與項目運作的寶貴機會。因此,阿里認證對提升電子商務教師的專業技能、特別是動手能力大有裨益。
縮短校企之間的距離在傳統的培養體系下,由于院校與企業在體制、定位、目標上的巨大差異,院校和企業的交流往往相對有限,有限的交流也僅限于學生實習,而院校疏于與企業的溝通,以及對學生實習過程中企業正當訴求的漠視,往往導致很多企業對于學生實習的支持力度有限,使得學生實習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一種形式。為此,可以通過引入阿里認證加以有效改善。阿里認證為院校和企業之間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院校可以了解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真實需要,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而企業也可以通過“訂單”培養獲得需要的人才,從而形成院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雙贏甚至是多贏。
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近年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偏低,一方面,大量的企業亟需開拓網絡市場進軍電子商務領域,需要動手能力較強的應用型電子商務人才,但又苦于找不到這樣適合的電子商務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又有大量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難,難以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可以說造成此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還存在較大欠缺,如不同高校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有分歧,在核心課程的設置與教學水平方面也參差不齊,實踐教學內容更是缺乏,學生幾乎不了解電子商務在企業的實際應用,諸如此類的原因最終導致這一尷尬問題的出現。阿里認證自推出之日起就致力于幫助更多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幫助更多的企業找到適合的電子商務人才。為此,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學院拿出了一系列的線上及線下的人才推薦計劃,包括建立人才庫、求職網站、專場招聘會等,除此之外,還有阿里巴巴大學生實習計劃及阿里巴巴基礎網絡貿易普及計劃,旨在為通過認證的學生提供頂崗實習乃至就業的寶貴機會,從而提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傳統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以及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要,勢必要對現有的電子商務模式進行改良和創新。但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的改良與創新應遵循面向實踐、面向中國、面向應用的原則。基于此,可以嘗試將阿里認證的相關內容引入到高職院校電子商務的教學體系中來,采用“課證融合”的模式,將阿里認證的相應模塊與課程結合起來,在已有的電子商務教學計劃中加入阿里認證的相關內容,學生學完這些課程后就可以直接參加阿里認證的考試,從而加大現有課程的含金量,縮短學生培養的周期。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阿里學院的E-learning在線互動教學平臺,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仿真在線游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電子商務的業務流程,提升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力,而這一平臺的使用,又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除此之外,2007年10月,阿里學院還在四川地區啟動了阿里巴巴杯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吸引了眾多院校的大量學生參與。通過比賽,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際操作和演練中,全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進而激發其創新思維。這次大賽得到了來自學生、教師、院校、企業一致的好評。從中不難發現,這種人才創新培養方式比傳統的知識灌輸型培養方式效果要好很多。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引入阿里認證打造需求導向型、任務驅動型、實戰引導型的全新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從而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成為炙手可熱的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沈鳳池,等.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初級認證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張健(1981—),男,湖北武漢人,碩士,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商貿學院電子商務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