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電視技術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應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方面進行探索,以期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電視技術課程;教學方法;實驗技能
電視技術課程內容廣泛,蘊含著較深的理論基礎,又要求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對提高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生的理論水平與電子設備的維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鞏固電子技術知識,為學生今后從事視頻技術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電視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示教板演示”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期末理論試卷為主的考試方法也不利于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針對本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筆者在多年教學的基礎上,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教學考核方面進行了探索,旨在實現(xiàn)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理論教學
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中高連讀學生、職高學生和普高學生。前兩類學生在動手能力方面強于普高學生,普高學生在本課程學習中普遍存在上手慢、電子專業(yè)技能薄弱的問題。隨著電視機價格的下降,單純的電視機維修技術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已沒有吸引力。因此,導致在電視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狀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選擇內容新穎、難度適當?shù)慕滩哪壳埃呗氃盒5碾娨暭夹g教材很多,但大部分內容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水平。彩色電視機的部分工作原理還按分立元件與四片機型進行分析,純粹的理論講述篇幅較多,其中有些電路已被淘汰,內容精干、貼近實驗實訓的教材不多。例如,“延時解調器”作為彩電解碼系統(tǒng)的核心元件,在新型數(shù)碼彩電中已被“基帶延時器”技術完全取代。因此,按照職業(yè)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材應當在內容上遵循“寬、新、淺、用”的原則。所謂“寬”,即知識面寬,適用面廣,應當主要介紹有代表性的單片機型和兩片機型;所謂“新”,就是要體現(xiàn)新知識、新技術,比如數(shù)字梳狀濾波器、人工智能信號處理電路、逐行掃描、高清晰度數(shù)字電視、LCD電視等;所謂“淺”,是指以夠用為度,通俗易懂,適當壓縮黑白電視機的內容與分立元件電路的分析;所謂“用”,就是要注重應用,適當增加電視機維修技巧與經驗及常用儀器使用方法的教學,這樣才能使教學與時俱進,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激發(fā)學生興趣彩電是將多種電子技術綜合運用于一體的接收機,其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十分復雜,教師如果不注意教學方法,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在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并且聯(lián)系當前電視技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需要動機。例如,可結合目前深圳等大城市試播數(shù)字電視,由介紹數(shù)字電視入手,引導學生從感性上分析模擬電視與數(shù)字電視的不同,從而為進一步學習激發(fā)出求知欲和自主探索新知識的愿望。又比如,在學習彩電調諧電路時,可向學生提出問題:電子調諧高頻頭與機械式高頻頭的工作方式有何不同?并且可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調諧電壓的變化范圍,這樣得到的知識更直觀,印象更深刻,更有成就感,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熱情。
教法要直觀有效電視技術是一門涉及電路與信號波形圖較多的課程,如果教師僅按照 “黑板+粉筆”的傳統(tǒng)方式授課,則板書會占用較多時間。另外,有些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的分析,僅用靜態(tài)的板書是很難表述清楚的。如行場掃描的掃描路線軌跡等,如果將其制作成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就可降低理解難度,便于學生接受。因此,應將電視技術理論課安排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以便于進行多媒體演示教學、觀看錄像等。高職院校對理論知識的要求是“夠用”,因此,教師要精簡教材,化繁為簡,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筆者比較強調方框圖在電視技術理論教學中的作用。比如,可將整機工作原理用方框圖闡釋,引導學生了解方框圖的組成、各方框圖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其內在邏輯聯(lián)系,默畫出方框圖,這樣就能熟悉信號流程,對理解原理很有幫助。在講解某些電路故障現(xiàn)象時,最好能充分利用實驗室設備,在實驗室進行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學生對電子元件與具體電路的感性認識。比如了解整機電路結構、觀察各種故障現(xiàn)象等,僅靠教師講授和教材插圖、課件描繪,學生很難準確理解,會感到抽象難懂,如能結合實物,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要抓好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由簡到繁熟悉電路首先要熟悉整機結構與各部分單元電路,將電路圖上的元器件在實物上找到位置,在PCB板上熟練指明各銅箔的走向、連接,理清信號流程,認識全電視信號。這一步比較繁瑣,但卻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只有熟悉了電路,才能為后繼實訓的開展做好鋪墊。
測量各種數(shù)據在熟悉電路的基礎上,可進一步要求學生測量各種數(shù)據,這樣既可進一步發(fā)展實踐能力,又能深化學生對電路的熟悉與理解。比如,可要求學生對照電路圖完成下列項目:檢查消磁線圈、消磁電阻,并測量其阻抗;測量電源開關管各極電壓;判斷24V、110V電源分別供給了哪些電路;測量行激勵管、行輸出管各極電壓和波形,判斷各極電壓的來源;了解行輸出變壓器提供了哪些電源,各供給了哪些部位;找出行、場偏轉線圈與主板的連接,用示波器測量其波形等。可將開關電源電路、行場掃描電路、中放電路作為重點,尤其是各種關鍵點的數(shù)據和波形,要求學生如實記錄測量結果,并納入考核評分項目。通過這些測量,在進一步熟悉電路的同時,可以鍛煉學生使用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及掃頻儀等儀器設備的能力。
通過提問加深理解隨著學生對電路的熟悉,教師可以對每個實訓小組的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由學生當堂回答,并把回答問題的情況納入考核評分。
提供充足的實訓時間通過分析幾個關鍵的應用電路,對電工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shù)字電子技術、電子元器件等各科知識加以復習和提高。可以將整機實訓分成開關電源、場掃描、行掃描、伴音電路、高中頻信號處理電路、彩色解碼電路、彩色顯像管與視放輸出電路、微處理控制電路等幾部分單元電路,最好每一部分單元電路安排相應的實驗實訓項目,及時地將理論應用于實際,并且應在規(guī)定的實訓時間之外開放實驗室,由優(yōu)秀學生幫助教師帶動基礎薄弱的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實訓機型以有代表性的單片機型或兩片機型為宜,應一人一機,以充分保證每個學生的操作時間。
模擬設故在實訓的后半段,可由教師人為地給每臺機器設置故障,由學生排除。這一步能極大地鍛煉學生獨立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學生對儀器設備的使用能力、對電路的分析能力、對整機原理的理解等,都將產生質的飛躍。這一階段可以從易到難,具體分為如下幾部分:故障分析與判斷;模擬故障維修;綜合故障維修。并且應將排故成績納入整體考核成績。
實訓報告最后,要求每個學生交一份實訓報告,實訓報告必須實事求是,真實地反映本人參加實訓的實際情況與心得體會。
教學考核
過去的考核方式往往是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成績主要根據期末的理論考試成績加以確定,這與電視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相矛盾。因此,應合理安排考核內容,加大實驗實訓環(huán)節(jié)的考核比重,通過科學的考核方式檢驗教學效果。
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實訓成績所占比重應以40分、20分、40分為宜,并且應細化考核環(huán)節(jié),如電路熟悉程度、回答問題成績、實訓操作情況、排除故障成績與實訓報告情況等,要各自按比例計算考核分數(shù)并計入總分,這樣才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效果。
電視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對教師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充電”,改進教法,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將最新的電視技術知識傳授給學生,使之能更好地勝任今后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韓包海.高職《電視技術》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7,(1).
[2]李亞品,顧海霞.關于提高《電視接收技術》教學質量的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2).
[3]韓廣興.最新彩色電視機的原理與維修[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王成(1978—),男,湖南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電子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