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進入了梅德韋杰夫時代。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他將繼續執行普京路線。這首先是因為他來自普京陣營,是普京政策的參與制定者和忠實執行者,在治國理念上兩人保持著高度一致。同時,沒有普京的支持他是不可能問鼎總統寶座的,而當政還將繼續倚仗普京的支持。更何況普京設置了種種約束機制,梅德韋杰夫難以擺脫這些約束。因而,繼續秉承普京路線是梅德韋杰夫的必然選擇。當然,這并不排除梅德韋杰夫對一些具體的經濟政策進行微調的可能性。
“康復”后的俄羅斯成績與困難并存
今年2月,即將卸任的俄總統普京在聯邦國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發表了題為《俄羅斯2020年前發展戰略》的慷慨激昂的講話,對執政8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總結。在談到當前國內經濟形勢時,普京豪情滿懷地宣稱:“經過90年代的混亂、經濟崩潰和整個生活方式的變形,最近一些年我們‘康復’了,自信地‘康復’了!”確實,經過十多年的艱難轉型,在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和社會代價之后,借助于國際能源市場價格的瘋狂上漲,俄羅斯終于“康復”了,昔日百業荒廢、民生凋敝、國庫空虛的殘敗景象一掃而光。
1、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8年來,在國際能源市場旺盛需求的推動下,以能源出口為主要增長動力的俄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GDP年均增長率達到了6.6%,其中最高的年份達到9%,最低的年份也達到4.3%。這樣快速的持續增長是最近30年來俄羅斯從未有過的。經濟的持續增長使俄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截至2007年,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已全面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GDP達到33萬億盧布(約合1.3萬億美元),重新躋身于世界十大經濟體之列。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民眾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8年來,人均GDP由1700多美元猛增到9000多美元,居民實際收入增加了1.5倍,退休金也增加了近1.5倍,失業率和貧困率下降了1/2。
2、外債規模不斷下降,財政狀況根本改善
近年來,俄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的貿易總額相當于8年前的4倍多。源源流入的石油美元使俄在短短的幾年間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截至2007年底,外匯儲備達到4740億美元,目前已超過5000億美元。俄由原先的外匯短缺國家一躍成為外匯儲備大國,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三。外匯儲備的迅速增長使俄政府提前償還了絕大部分外債,外債規模大幅下降,外債占GDP的比重已由1999年的84%降至目前的3%,徹底改變了昔日財政靠借貸度日的狀況。在金融資產急劇膨脹的情況下,俄政府建立起規模龐大的穩定基金和國家投資基金,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外國投資迅速擴大
8年來,盧布匯率穩定,對美元持續升值,俄社會早已扭轉了“美元化”傾向。俄政府明確表示,希望盧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國際貿易結算工具和國際儲備貨幣,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平起平坐。由于投資環境的改善,俄已成為國際資本所向往的投資場所之一,外國投資迅速涌入,2007年吸納外資達到823億美元,是1999年的6倍多。
不過,像所有的轉型國家一樣,剛剛“康復”的俄羅斯依然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社會經濟問題。例如,如何擺脫能源型經濟模式,使經濟增長模式更加科學、合理和可持續;如何加快創新體系的確立,從根本上提高俄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何合理地安排生產與消費的比例,努力消除通貨膨脹的隱憂;如何建立合理的社會再分配體系,確保社會公正,有效地防止貧富懸殊的進一步擴大:如何約束權力部門,規范行政運作,降低經濟運行成本;如何積極吸納外來移民,用以克服人口下降對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如何維護法制環境的穩定,為企業家營造合理的運作空間,等等。上述任何一項問題如若得不到有效的解決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制約俄羅斯的經濟發展。
與普京相比,他更加注重經濟的自由化和市場化
梅德韋杰夫上臺之后,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他將繼續執行普京路線。這首先是因為他來自普京陣營,是普京政策的參與制定者和忠實執行者,在治國理念上兩人保持著高度一致。同時,這也是由其執政基礎所決定的。眾所周知,梅德韋杰夫是在普京的全力支持下當選總統的,沒有普京的支持他是不可能問鼎總統寶座的。此外,梅德韋杰夫不同于普京,他沒有強力部門的背景,而強力部門的支持是在俄執政的必要條件,因此,梅德韋杰當政還將繼續倚仗普京的支持。更何況普京在卸任總統之前已經做了大量的政治和法理鋪墊,為他的繼任設置了種種約束機制,梅德韋杰夫難以擺脫這些約束。因而,繼續秉承普京路線是梅德韋杰夫的必然選擇。當然,這并不排除梅德韋杰夫對一些具體的經濟政策進行微調的可能性。
梅德韋杰夫的經濟思想和施政目標主要反映在他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講話之中,這篇講話被視為其競選總統的經濟綱領。梅德韋杰夫特別強調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同時認為90年代的私有化進程及其結果有失公正,但反對重新進行財產劃分,因為那樣將引起新的社會動蕩。與普京相比,他更加注重經濟的自由化和市場化。
1、縮減政府機構,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梅德韋杰夫認為,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和經濟效率的辦法之一就是減少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干預,主張改現有的審批模式為登記模式,將現有國家機關的一部分權限轉給非政府機構,以此削減各個級別上的國家機關數量。他強調提高國有公司的管理質量,認為應當改變目前政府高官出任大型國有公司或國有控股公司高層領導的做法,將大部分政府官員撤出國有公司董事會,讓真正獨立的企管人員參與董事會工作。在這點上,梅德韋杰夫顯然與普京有所不同。
2、改革稅收制度,減少稅種,降低稅率
梅德韋杰夫主張對現行稅收制度進行必要的改革和調整,總的方向是減少稅種,降低稅率,最終目的是減輕法人和自然人所承擔的稅負。他建議降低增值稅,取消統一社會稅,對自然人用于教育和醫療的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同時不再對居民投資證券所得課稅。在稅收問題上,梅德韋杰夫與普京完全一致。
3、控制貨幣增長。抑制通貨膨脹
梅德韋杰夫認為,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俄經濟的重要工作,為此要合理安排使用石油出口帶來的大量外匯收入,控制貨幣增長速度。同時,他還主張進一步鞏固盧布,使之成為地區性通用貨幣,提高盧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將莫斯科打造成俄羅斯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
4、以國有企業為主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梅德韋杰夫提出要加快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能源和交通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采取有力措施,使之盡快實現現代化。為此他建議組建專門落實道路交通建設的大型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家的功能,多渠道籌措資金,用以落實涉及國計民生的大型投資項目。
雄心勃勃的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為俄石油出口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國內投資高漲,消費需求強勁,建筑業和制造業增長勢頭良好,各種跡象表明,未來一個時期俄經濟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受此鼓舞,俄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思想反映在普京的《俄羅斯2020年前發展戰略》中,具體目標和實施步驟則體現在聯邦經貿部制定的《俄羅斯2020年前社會經濟發展構想》之中。
2020年前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擺脫能源型經濟模式,走創新發展道路
盡管近年來俄取得了一些成績,然而卻未能擺脫能源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對進口商品和技術的依賴性不斷增強的趨勢將導致俄淪為世界經濟的原料附庸,并被擠出世界領先國家的行列。要改變現狀,走創新發展道路是惟一現實的選擇。這種發展模式將充分依靠人的潛能,依靠人類知識和技能來不斷完善技術、經濟成果和整個社會生活,而在這方面俄具有競爭優勢。雖然走這條道路十分艱難,需要國家、企業和全社會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除此之外俄羅斯別無選擇。
2、大力發展國民教育,努力開發人力資源
走創新發展之路首先需要進行大規模的人力資本投資。實現人的發展,這是現代社會進步的基本目標和必要條件,是國家絕對的首要工作。俄羅斯的未來將取決于民眾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狀況,取決于他們的自我完善和聰明才智的發揮。公民的創新行為、每個人的勞動產出都將決定著俄羅斯的未來。
3、穩定人口數量,提高居民壽命
俄人口發展面臨著嚴重挑戰,人口總量在不斷下降,人均預期壽命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半的男性人口活不到60歲。要力爭3-4年實現人口數量的基本穩定,同時努力提高居民壽命。為此,俄需要進行重大制度性改革,組織醫療救助,對醫療機構進行技術設備更新,提高醫療人員的素質,鼓勵民眾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4、解決民生問題,培養更多的中產階級
努力解決衣食住行、教育、健康等各種民生問題。當前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為公民建設更多的住房,并隨著家庭情況的變化不斷改善居住環境,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和公民的稅負,讓更多的人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
5、提高生產效率,大力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充分利用俄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強大的科技潛力,建立創新型發展機制,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的發展。主要經濟部門應在未來12年內使勞動生產率至少提高4倍。大力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經濟部門,首先是高新技術部門,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能源產業、信息、醫療和其他最新技術。
《俄羅斯2020年前社會經濟發展構想》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標:持續保持6.5%-7%的經濟增長率,將經濟總量從目前的世界第八位提升到第五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由2006年的2.6%上升到3.4%;將通脹率控制在3%-3.5%之間;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由目前的1.37萬美元增加到3萬美元;人均月工資從目前的526美元增加到2700美元;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5歲;中產階級人數超過居民人數的一半,三口之家的住房面積不少于100平米;用于教育和醫療衛生的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別由2006年的4.6%、3%增加到5.5%-6%、6.5%-7%;等等。
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和實質是發展創新型經濟,使俄經濟依靠超常規的發展模式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改變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自然資源的局面,大力拓展創新經濟領域,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這是自蘇聯后期開始歷屆政府所孜孜以求的。遺憾的是,戈爾巴喬夫意識到了,卻沒有采取實際行動;葉利欽疲于應付全面的社會政治危機無暇顧及;普京執政期間為發展創新經濟制定了一系列行動綱領和扶持政策,但成效并不顯著。在新時期里,俄羅斯能否在這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