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高的理想
我的兒子小雨,從小就喜歡鼓搗電器,比如,電冰箱啟動時,他總說,“爸,冰箱壞了,我修理修理。”說著,操起改錐就直奔冰箱……為此,他媽媽沒少訓斥他。 他上初一的時候,我帶著他去看望他爺爺。他爺爺平時隨身愛帶著個小收音機,聽聽京劇、曲藝等。臨別時,他爺爺對我說:“我的半導體壞了,你給我買個新的吧。”
“爺爺,您把那個舊的給我吧。”
“你要它干什么?”我問道。
“爺爺,我能給您修理好。”
“半導體不值錢,也該給你爺爺買個新的了。”
小雨堅持著要,我拗不過他,只好讓他把舊收音機拿回家。
兒子把舊收音機拿回家后,他開始“修理”了。一開始,他將收音機“大卸八塊”,隨后又找來了有關半導體方面的書籍。那時,小雨正面臨著期末考試,我愛人沖著我大發脾氣:“都是你,非得讓小雨把個破半導體拿回家,要是平時還可以,現在面臨考試,他不復習功課,天天鼓搗這個!”我愛人越說越有氣,說著她要將半導體給扔了。
我說:“你先別著急,等小雨回家,我跟他談談。”
吃過晚飯后,我對兒子說-“小雨,你愛鼓搗電器,我不反對。可現在是期末考試階段,你能不能先集中精力考試,等放暑假時,你再鼓搗,好嗎?”
小雨聽后,點了點頭,說:“行!但是我有一個要求,那時你必須給我配備一套修理工具。”
我爽快地答應了。
進入暑假后,兒子一門心思撲在修理收音機上了。不消幾天,他將收音機修好了,當他將修好的收音機放給我聽時,滿臉的愜意。
后來,家里的彩電、冰箱有個小毛病,經他一鼓搗就好了。
小雨上初二時,他讓我給他買臺電腦。之所以找我,不找他媽,兒子認為我比他媽好說話。
起初,我愛人不同意給他買電腦,她認為買了電腦會影響兒子的學習。我又找兒子談話,并把他媽媽的擔憂說給他。小雨說:“爸,你不了解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與學習狀況吧?我們班上的同學早就都有電腦了,就我沒有。”兒子一臉的委屈。
我還能說什么呢?在給他買電腦的同時,我與他“約法三章”。一是買電腦要量力而行,不能與同學攀比買名牌;二是不能影響學習;三是上網不能時常長。否則,我將電腦收回,放在我的屋里鎖起來。
兒子愉快地答應了。
也許兒子天生就是修理電器的命,同學的電腦壞了,或者配置升級換代,不是找他來修,就是找他來幫忙去買配件。有時我都煩了,可兒子卻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我對他說:“小雨,你這樣做,有什么意義?”
兒子卻說:“有意義。爸,我以后如果不上學了,自己開個電腦維修部,也能養活自己。”
我長嘆一聲:“唉,小雨,你真‘有出息’,這一輩子就這么高的理想?沒有想到去上大學、考研?”
把兒子送入了職專
時光飛快,兒子一晃迎來了中考。我的同學大李在教育局工作,為了小雨擇校,我找到了他。
“你侄子考了580分,你看擇什么學校比較好?”我問道。
大李說:“老同學,不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普通高中,進而考大學,這是人之常情。580分,這成績在咱們市今年在中考中大約排在3萬名左右,如果上普通高中,三年以后能夠錄取大學本科的希望是比較小的,與其勉強進入普高苦讀,不如大膽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當然也不能以一考定終身,關鍵是小雨個人的愛好決定了他今后的取向。”
“小雨很聰明的,要是努努力還來得及啊。”
大李微笑著說,“你也知道,我從事教育這么多年了,看孩子還是看不錯的。我建議你還是給小雨選擇一所高職類學校,特別是最后能夠拿大專文憑的五年制的高職比較好,這樣不但能學習文化基礎知識,還能掌握一門專業知識和技能。”
回到家后,我反復權衡兒子到底是上高中還是讀職專。
最后,我決定還是讓孩子讀職專。我是這樣考慮的,職業教育,不是一種權宜之計,也不是無奈之計,而是一種戰略選擇。我們常說,適合的教育是最好的。這個適合包括兩點。第一點,適合社會的需求:第二點,適合孩子個人發展的需求。社會是多元的,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的,社會需要一定數量的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批的應用型人才,特別是需要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的技能人才。所以,博士誠可貴,技工價更高。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小雨的性格與興趣,適合讀職專。
我把大李的話與我的思考講給了我愛人。她一聽就急了,說:“大李怎么能這樣講?你怎么能這樣想?小雨只不過是沒有考好罷了。我還是希望小雨能上高中……”
聽著愛人喋喋不休的話。我說,咱們都別匆忙下定論,還是聽聽兒子自己想法的吧。
“小雨,你想過了嗎,你是上高中還是上職專?”
兒子聽后,沉思片刻,說:“你們讓我考慮考慮……”
兩天后,兒子告訴我們,他準備讀職專。
我問兒子:“你為什么要讀職專?”
“我明白了這樣一件事,即每一種職業都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壞處。我考慮的是我最適合做什么?我應該如何去實現我的理想7我的理想就是將來能把我的愛好發揮出來。”他答道。
這時,他媽媽成了家里最大的反對派,非得逼著孩子去上高中。
我推心置腹地對她說道:“這些年,我看到許多同事當初在為孩子選擇學校、選擇專業的時候盲目跟風,或者有的家長有一種虛榮心,看到人家孩子讀普高,我家也要讀普高,反誤了孩子的前途。有的孩子上普高后因為跟不上,壓力太大,導致自己煩躁、逆反,有的人為了宣泄,整天泡在網吧里面,甚至有個別學生離家出走,痛苦不堪。因此我們要科學地幫助孩子來指導他選擇自己的未來。”
愛人的表情露出了和緩的神情……
我們為兒子報了機電職專。
兒子創出了一番事業
客觀地講,職專的學生相對文化知識差一點,而且有自卑感,但是他們思想活躍,好動,有鉆研精神。我們希望學校管得住、學得到。學校在這方面也做到了。
兒子曾經對我說過,剛入職專時,他也曾經想過,將來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嗎?
這5年里,他在原有的基礎上,不僅熟練地掌握了自己所學的專業,他還參加了學校開辟的第二專業——計算機專業,并獲得了國家計算機等級四級的資格證書。
這5年里,我們對兒子的投入并不比培養一個本科生所支出的費用少。
兒子2004年畢業后,聯想集團招聘電腦維修工,他去應聘了,結果一試便中。后來,兒子告訴我,當時去應聘人員與聯想集團實際需要人員達到了50比1。
工作后,由于兒子過硬的技術,別人費九牛二虎之力維修不好的電腦,到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他出色的技術,受到上司的贊揚,并很快把他提升為聯想集團天津地區維修部副總。
兒子是個不甘寂寞的人,2007年初,他辭職了,并在天津鞍山西道怡高數碼城開了一個電腦維修部兼做戴爾電腦的代理商。經過一年的打拼,在積累一筆資金后,2008年,他又在北京中關村開了一家電腦維修公司兼做電腦代理商。這次不同的是他兼做幾家知名電腦供應商的代理。現在他買了輛名牌車,北京、天津兩地跑,至于收入嘛,那就不必說了,是十分可觀的。
談到對孩子的教育,許多人講到天賦。其實,沒有人真正擁有這種東西,很簡單,只要你喜歡,只要你有熱情,那就是天賦。比如,我兒子喜歡修電器,喜歡電腦,這就是他的天賦。世上沒有誰是天才,也沒有誰是吊車尾,關鍵是我們做家長的如何給孩子一個好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