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不比賽
在早期的奧運會上,人們獲勝的愿望雖然不是很明確,但是每次失敗并不都能夠友好地握手言和。在1900年巴黎奧運會上,兩名美國跳遠運動員之間的競爭是如此激烈,以至于大打出手,互相指控背叛。
受傷害的運動員名叫麥爾·普里斯頓。1878年他出生于波蘭籍俄國猶太人家庭,5歲時隨家人從波蘭移民到紐約的敘拉古。他的體育和學習成績優秀使他攻讀法律課程游刃有余。他參加過各種田徑比賽項目,如跳遠、短跑、跳高和撐桿跳。普里斯頓身高僅1.72米,雖然不是敘拉古大學籃球隊的理想候選人,但是他結實的肩膀、旺盛的斗志彌補了他身高的不足。他的特長項目是三級跳和跳遠,而且有能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名聲。
1898年,他還是大一的學生,練習跳遠才兩年的時間,就在紐約一次大賽中獲得了冠軍。1898年6月他在紐約體育俱樂部比賽中以7.23米的優異成績創造了一項新的跳遠世界紀錄。他的勁敵是來自于賓夕法尼亞大學、年長他兩歲的阿爾文·克拉澤蘭。倆人的跳遠風格不同,紐約體育記者麥爾肯·福特這樣描寫普里斯頓:“他沒有克拉澤蘭那么快的起跳速度,但他跳得高,身姿優美……他優美非凡的動作給人的印象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899年克拉澤蘭創造了7.43米的世界紀錄。1900年普里斯頓在費城舉行的運動會中刷新了這一紀錄,他的成績是7.50米。對于這一成績,克拉澤蘭借口說自己得了瘧疾,身體正處于恢復階段。因此兩人之間決一雌雄的戰斗延遲到了巴黎奧運會。首先是如何到達歐洲。普里斯頓支付不起跨過大西洋的船票錢,他和3名隊友接受了一名慷慨的石油大亨的幫助,免費乘坐他的油輪去巴黎。航程中的生活并不奢侈,但至少他可以在船上訓練。按規定,奧運會跳遠預賽安排在7月14日,普里斯頓跳了7.17米,處于領先地位。從一開始,敘拉古大學和一些附屬于衛理公會教徒的大學禁止學生在基督教的安息日參賽,他們祈求法國當局不要在周日安排賽事,但最終,跳遠決賽真的被安排在安息日7月15日。這一消息使敘拉古大學代表團很吃驚。雖經努力也沒能勸說法國人改變主意,美國運動員達成了一個君子協議:全體不參加周日的比賽。雖然普里斯頓是猶太教徒,周日不是他的安息日,但普里斯頓同意這一協議并沒有參加周日的比賽,顯然,他覺得克拉澤蘭也會樂意退出。
但克拉澤蘭卻出現在決勝局。由于沒有對手,6次試跳后,他以近1厘米的優勢贏得了比賽。組織者十分同情普里斯頓的尷尬處境,雖然沒有參加決賽,但按他在預賽中跳的成績決定他獲得第二名。
對于一個認為被同胞出賣了的人來說,這是微不足道的安慰。周一,狂怒的普里斯頓相信他被騙而失去了奧運會榮譽,他向克拉澤蘭提出重新比賽的挑戰,但遭到拒絕。據報道普里斯頓一拳打在克拉澤蘭臉上。作為合格的牙科醫生,克拉澤蘭知道如何收拾殘局。
第二天,普里斯頓化悲痛為力量,一舉贏得了奧運會三級跳遠冠軍,成績是14.49米,打敗了占優勢的上屆冠軍詹姆斯·康納利。但他永遠不能饒恕克拉澤蘭。
普里斯頓感到更不公平的是克拉澤蘭被稱為巴黎奧運會英雄。在僅僅兩天的時間內,有爭議的跳遠第一名克拉澤蘭獲得了第四塊金牌(其他三塊金牌是60米短跑、110米欄和200米欄)。他在一屆奧運會上連獲四項田徑金牌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為防止發生進一步的流血事件,克拉澤蘭退出了比賽。在1904年奧運會上普里斯頓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獲得了跳遠、三級跳遠兩項冠軍。他的7.34米的成績足以使4年前有爭議的克拉澤蘭的奧運會紀錄黯然失色。在1906年的雅典臨時奧運會上,羽翼豐滿的律師普里斯頓再次獲得跳遠冠軍,但后來被宣布是非正式的。
1925年,丟下妻兒,普里斯頓死于心臟病,終年45歲。敘拉古大學《崗位標準》的訃告把他描寫成“敘拉古大學最優秀的運動員之一”。他的成績被載入國際著名猶太人體育史冊,對他來說,雖然他被同胞的不義行為剝奪了一塊金牌,但是他的奧運會紀錄是他的天賦的紀念碑——
冠軍們上戰場
潮濕、悶熱、陰森與無情的炮火交織在一起,把硫磺島變成了人間地獄。美軍的高音喇叭在對陷入絕境的日軍喊話,呼吁一個名叫西竹一的日軍中佐放下武器,而身陷包圍圈里的西竹一把槍頂在自己的頭上,扣動了扳機。這是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硫磺島家書》最后的情節。1945年3月爆發的硫磺島戰役中,兩萬多日軍全軍覆沒,戰勝方美軍則有7000人陣亡。
美國人之所以對西竹一興師動眾,完全因為他是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馬術障礙賽的冠軍,曾經的奧運英雄。
歷史上西竹一究竟是死于自殺還是其他原因,至今仍無確切說法,但有一點是有據可查的:這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奧運英雄,在戰爭最殘酷的階段仍然保持著一點人道精神,他把緊缺藥品用在了受傷的美軍戰俘身上。
同為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波蘭人庫索辛斯基卻是一位反法西斯烈士。這位男子1萬米比賽的冠軍在戰爭爆發后參加了波蘭軍隊,反抗德國入侵者,受傷后加入地下組織,后被蓋世太保抓捕殺害。
美國人比利·福斯克是二戰中犧牲的另一位奧運冠軍,他是1928年冬奧會五人有舵雪橇冠軍隊和1932年冬奧會四人有舵雪橇冠軍隊的主力隊員。二戰爆發后,他決定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抵抗納粹,但當時美國政府尚未宣布參戰,福斯克憑借假身份證明參加了皇家空軍。1940年8月16日,福斯克所駕駛的颶風戰斗機在一場空戰中中彈起火,雖然飛機最終降落,但他因嚴重燒傷在第二天犧牲,年僅29歲。
奧運百年,其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無數的地區沖突,到底有多少奧運選手死于戰火,或者被戰爭所戕害,這是個很龐大但無法詳細統計的數據。當年,血戰硫磺島的美軍士兵目睹著成群的戰友倒下,他們還能在一個兇殘的日軍軍官和一名光榮的奧運會冠軍之間做出一種正確而恰當的聯想嗎?但是,與戰爭的慘烈和悲壯相比,人們更愿意對奧林匹克的和平元素在一場慘絕人寰的廝殺中煥發出的微弱的人性光輝久久回味,樂此不疲。
同樣的高度
1936年德國柏林第11屆奧運會,在男子跳遠比賽中,希特勒親臨現場觀看,為本國運動員加油助威。這是德國名將盧茨·朗最具實力的項目,唯一能與之爭鋒的,只有美國黑人運動員杰西·歐文斯。希特勒信心十足,根本不把有色人種看在眼里,并揚言要親自給盧茨·朗頒發金牌。
預賽開始,盧茨·朗不負眾望,一蹴而就,順利進入決賽。輪到歐文斯出場,卻出人意料地表現失常,前兩跳均犯規失敗。第三跳,他幾次助跑,都在中途放棄了,顯得猶豫不決。這是最后的機會,歐文斯心情緊張,不敢輕易起跳。兩強對壘,巔峰對決,拼的就是臨場發揮,而歐文斯明顯不在狀態。可想而知,后面的比賽幾乎沒有懸念,如果歐文斯不能進入決賽,盧茨·朗更可高枕無憂,穩獲冠軍。
盧茨·朗就在場上,時刻關注著對手,顯然對場上形勢洞若觀火。這時,盧茨·朗忽然做出了不可思議的舉動。他面帶微笑,走到歐文斯身邊,操著并不熟練的英語說:“你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取得決賽資格,而不是跳出最好成績。”一句話,提醒了歐文斯,看到對手真誠的笑容,他內心的緊張慌亂很快平息。
盧茨·朗接著說:“去年我也遇到過同樣的事情,但是沒問題,我有辦法。“說著,他取下歐文斯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面數英寸的位置,然后大聲鼓勵歐文斯:“從這里起跳,保證不會失誤!”歐文斯大受鼓舞,信心倍增,依言照做,助跑、起跳,一氣呵成,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后,順利進入決賽。這一跳,差點破了奧運會紀錄。
幾天后的決賽中,盧茨·朗依然發揮穩定,跳出了7.87米的好成績,平了歐文斯原來保持的歐洲紀錄。但是幾分鐘后,歐文斯竟創造了8.10米的新世界紀錄,奪得金牌,盧茨·朗屈居亞軍。看臺上的希特勒大失所望,為了避免尷尬,只好悄悄地提前退場。在這屆奧運會的田徑比賽中,歐文斯有如神助,越戰越勇,連破四項世界紀錄,獨攬四枚金牌。
黑色閃電,震驚世界,歐文斯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40年后,國際奧委會授予歐文斯“銀質奧林匹克勛章”;美國總統福特又授予他“總統自由獎章”,這是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1980年3月31日,歐文斯因病逝世,為了紀念這位杰出的黑人運動員,國際田聯和美國體育機構聯合設立了“杰西·歐文斯獎”,用以獎勵美國年度最佳田徑運動員。
歐文斯生前從不掩飾當年的窘態,經常在公開場合說道:“是盧茨·朗幫助我贏得了四枚金牌!”然而,盧茨·朗卻身不由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命運之路。1939年9月,也就是柏林奧運會的三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盧茨·朗未能幸免,被綁上戰車,應征入伍,代表德國參戰,于1943年不幸陣亡。
斗轉星移,大浪淘沙,當年的奧運冠軍,恐怕沒有幾個還能被人們記起。但是,只要提起柏林奧運會,人們就無法回避盧茨·朗,就像無法回避天才的歐文斯一樣。盧茨·朗并非奧運冠軍,也未創造體育奇跡,卻在奧運史上永遠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似乎有些詭異。其實也不難理解,當他把別人扶上梯子時,自己已站在了同樣的高度。
她爬得出墳墓,卻贏不了奧運
美國37歲老將德弗斯在雅典奧運會女子100米欄第2輪預賽中,因左腿傷勢再次發作不得不退出比賽,從而再次夢碎奧運100米欄賽場。
比賽中,曾三次獲得該項目世錦賽冠軍的德弗斯,在跨越第一個欄時突然大叫了一聲,隨后她停止了比賽,在地上坐了約有兩分鐘,不停地揉著左腿,表情非常痛苦。德弗斯是在一周前的一次訓練中傷到左腿的。在兩天前的女子100米比賽中,她左腿綁上了厚厚的繃帶,堅持參加了3輪比賽,最后在半決賽中被淘汰出局。
以留著“長長指甲”而聞名田壇的德弗斯,曾蟬聯1992年與1996年兩屆奧運會女子100米冠軍,并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帶領美國女隊贏得女子4×100米接力的金牌。
亞特蘭大奧運會后,德弗斯將自己的精力轉到100米欄的比賽。至今,她仍保持著女子100米欄的全美紀錄,并3次獲得該項目的世錦賽冠軍,但奧運會女子100米欄的冠軍卻屢次與她擦肩而過。
1992年奧運會100米欄決賽中,德弗斯一路領先,卻在跨越最后一個欄時意外跌傷,最終只獲得了第5名;1996年奧運會上,她以0.01秒的劣勢與獎牌無緣;2000年奧運會上,她在半決賽中拉傷腿部肌肉,在跨過5個欄后不得不退出比賽。
見過撅著可愛小嘴的德弗斯的人,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美國奇才是“從墳墓里爬出的冠軍”。你能想象如果她禿著頭、青蛙眼睛、關節扭曲變形會是什么樣子嗎?這不是胡猜,而是幾乎成為現實的真實遭遇。十幾年前,她患上奇特的“墳墓病”,頭發脫落、視力下降、關節疼痛。沒有人想到她還能回到跑道上來,但她憑著超人的毅力,不但戰勝了病魔,而且戰勝了世界。
70年吹走金牌上的塵埃
人們在他的紀念碑上刻下這樣一句話:“吉姆·索普,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可惜的是,他生前并沒得到這樣的公認。
1912年7月6日,第5屆奧運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科羅列夫運動場正式開幕。美國運動員吉姆·索普報名參加了五項全能和十項全能的比賽,這是最考驗人的耐力和意志的項目,但索普不可思議地全部折桂,更令人吃驚的是,他的十項全能成績高出第二名700多分。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親自為他頒獎,授予他一只銀質的北歐海盜船獎杯,上面鑲滿黃金和寶石。國王說,“你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運動員,能和你握手,我深感榮幸。”但在奧林匹克冠軍的史冊中卻沒有索普的名字。這是因為,半年后發生一起比勇奪兩枚奧運金牌更讓他成為全球焦點的事件。報紙披露,索普曾在1909和1910年以15美金的周薪在北卡羅來納打了半職業的棒球,為貧困的家庭償還債務。這在尚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當時,是違反奧林匹克精神的。索普不得不交出他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兩枚奧運金牌和海盜船獎杯。
1953年,索普被發現因酗酒過度在一個停車場離開了人世。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最偉大的傳奇英雄,41年后以這樣的方式默默逝去。他曾憤憤地喊出“還我金牌!”可惜說者有心,聞者無力。
1982年10月,國際奧委會決定為索普恢復名譽。3個月后,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赴洛杉磯將追回的金牌重新交給索普的女兒和他的孫子威廉·索普。冤案得雪,斯人已去。掐指算來,兩枚金牌失而復得,中間相隔了70年。
(摘自《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