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債市在本輪衰退中并沒有成為預期中的資金避險。
投資者們意識到,除了那些極端勇敢的人,現在的股市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已經無法進入了。接下來的趨勢取決于2009年將會發生什么,但在目前美國政府以及世界其它地區罕見的大規模救市的背景下,傳統經濟衰退時期的投資行為并不可取。
從傳統意義上講,當衰退發生時,投資者會因安全而對債券趨之若鶩。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固定收益工具能夠達到兩個目的。首先,它們比股票的安全性高很多;其次,如果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下滑導致利率下跌,那么固定收益工具便提供了資產升值的可能性。不幸的是,這些現象在目前的市場中都沒有發生。
就在最近,當股市下滑的時候,投資者們還試圖從大宗商品中尋找規避風險的可能性。但是隨著每桶石油價格跌幅近100美元,大宗商品短命的繁榮結束了。農業產品的價格回落,對沖基金紛紛關閉了很多投機頭寸,拋下發展中國家收拾留下的爛攤子。
投資的匱乏將對實體經濟產生兩方面的影響,并會在未來得到真實的顯現。很多養老金計劃的價值已經大幅縮水,而且不可能在近期恢復到原先的水平。這將對美國和歐洲嬰兒潮誕生的人口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上世紀70年代的立法開始允許養老金投資于股市,現在養老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深陷于股市中。
基于某些方面的考慮,人們在過去便已經開始懷疑,隨著這些嬰兒潮時期的人口開始退休,他們對股票的需求減少,對現金的需求增加,從而對未來的投資行為減少,這些都會對股票市場帶來負面影響。過去,人們預計這種趨勢會在2010年左右發生,然而現在看來市場力量迫使這個時刻提前到來了。股票市場的潰敗讓人們猝不及防,完全沒有時間對投資組合進行重新定位。
不幸的是,在目前的環境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債券市場沒有發揮出通常的股票投資替代物的作用,人們對投資債市的恐懼十分明顯。在風險方面,債券市場在波動性方面的排名僅次于股票市場,因為隨著經濟的不斷惡化,人們對壞賬率的擔憂不斷加深。
現在,投資者的擔憂已經波及到美國的市政債領域。很多評級很高的市政債是被單一險種保險商擔保的,這些單一險種保險商的命運也是生死未卜。公司債市場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在現有的回報率水平上,很多公司財務主管愿意去市場中試試,但是投資者卻出于對未來的恐懼而采取回避態度。通用電氣直到最近還是屈指可數的三A評級公司之一,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其股價已經下跌了50%。
這使得美聯儲票據和美國國債成了固定收益投資者僅有的兩個選擇。現在美聯儲和財政部對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的救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一些投資者,但是這些兩房債券投資者會要求相對國債更高的收益率,畢竟在過去的數月中政府已經采取了很多的市場干預措施。然而這些債券在抵押市場卻不受歡迎。很多人相信住房市場還有下挫的空間,這使得投資者時刻保持警惕。
無論是對于國內投資者還是海外投資者,美國國債都成了所有美元持有者的最后堡壘。通常來講,美國國債會得益于政局動蕩或經濟不穩定,眼下這場危機也不例外。這場危機與之前所有危機的不同之處在于,這一次美國國債的收益曲線同時受到兩方面的影響而不斷地進行自我修正,一方面是經濟危機本身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是投資者由于避險心理選擇購買國債而為其帶來的正面影響。
巨額的借貸,無論是名義上的數字還是實際數字,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恢復眼下這場令美國金融史上任何一次危機都相形見絀的混亂市場的秩序。上一次類似的救市做法發生在二戰期間,這種做法在當時是成功的,但是希望這個問題不會像二戰后的國債收益問題一樣持續那么久。在二戰時期,財政部對國債收益的干預計劃持續了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