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影響范圍]作為中國本土最大體育用品商的CEO,張志勇一直隱身于這家公司創始人的光環之下。他比李寧小6歲。這對中國企業里難得一見的組合,讓這家公司在最近的5年間年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35.9%,遠遠把其它本土同行拋在身后。作為該行業里管理層最國際化、競爭能力最強的種子選手,李寧公司將仍是耐克、阿迪達斯在未來最為忌憚的“麻煩制造者”。
[中國市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過去30年,特別是最近的10年最大的變化是:中國消費者對于體育用品的需求由零轉為全球體育用品消費的第二大國家,這種動力的來源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其中可支配收入和高水平運動賽事及普及性運動賽事的舉辦是這個行業的驅動因素。在未來的10年體育用品依然是一個高增長的行業,但重心會由可支配收入的驅動越來越轉為賽事驅動。

不過,中國體育用品的消費者忠誠度極低,品牌轉換率高,除少數品牌外,大多數品牌并沒有品牌資產可言,這是非常危險的。原因在于,在這樣一個發展中市場,消費者不成熟、價格、分銷都會帶來生意,但這些并不是這個行業的核心能力,只有擁有了穩定的品牌資產你的生意才是可持續的。
我相信距離成熟市場還需要10年時間。宏觀經濟增長的放緩,使得驅動市場增長的細分因素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由原來產品價格和分銷為主的驅動轉變為以品牌和消費者體驗為主的驅動。
[未來趨勢]未來30年的商業趨勢將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互聯網,它的變化將超出人們的想象,在這個平臺上的商業創新將不斷出現,甚至會影響到新的全球商業秩序的產生。其次,中國的經濟和文化由原來30年的輸入變為輸出,這種輸出的形式是商業化的服務和產品,我非常有信心認為中國各個領域的國際品牌就在這個時候產生。第三,新能源、環境科技、生物科技是將來全球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動力。第四,30年后人口老齡化將挑戰中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
[準備著]能不能在未來競爭中獲勝,取決于企業能否鍛煉好自己的內功,能不能在自己經營的領域里做深做透做精。此外,還取決于企業有沒有快速適應變化的能力。另外,還要求企業家具備國際化的理念和視野。經過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大國中對外開放和全球融合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即使在本土市場,民族企業也會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新的競爭格局下,如果企業的視野太過本土,很可能,我們的企業有一天會被跨國公司所掌控。中國企業要成為世界級公司,要在主流產業上掌控話語權,也必須將戰略思維擴展到全球。
[創新]創新型國家需要文化環境的支持,需要以人類的基本道德觀為基礎的多元文化,沒有這個基礎,創新是不會產生的。
[大創想]未來30年能夠改變中國和改變世界的是:中國經濟和文化的輸出。
[寄語30年后的中國企業家]無論你多么聰明地預見未來,我相信未來30年的變化會使得你的想象力變得蒼白無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接受改變。
[引爆點]當李寧手擎火炬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空奔跑,他似乎無懼地心引力,更別提其它競爭對手了。對李寧公司而言,這就像是一次免費的超值大廣告。
采訪整理 本刊記者 岳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