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公司中國區副總裁
[影響范圍]李小筠的職業生涯代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本土化人才策略的經典履歷:從基層做起,最終晉升為高層管理者。在同樣的時間中,她所在的快速消費品市場得到了更為迅疾的發展,甚至引發了空前的激烈競爭。當可口可樂日益滲透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它所需面對的挑戰也愈發尖銳,同時這也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長期命題:一方面是無限度的產品類型拓展,而另一方面,則是望不到盡頭的本土化努力。
[人才]自從我1990年加入可口可樂中國,我親眼看到身邊的一些同事從普通員工一步步做到了總監級的位置,現在的可口可樂中國99%的人都是中國員工。他們的國際化視野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屬于中國的生力軍。
[變遷與展望]1979年可口可樂重回中國時,只有可口可樂一個產品,直到80年代中期,雪碧才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市。我記得走進1990年中國內地的商店,飲料只有很少的選擇。但今天的超市里,各種飲料擠滿貨架。中國飲料市場已被充分地細分,人們會希望在運動后和與朋友聊天時喝到不同的飲料,這也是中國快速發展變化的縮影。
從現在到未來,中國的飲料市場競爭太激烈了,少下一點功夫都不行。除了堅持全球化眼光,中國的消費者必然需要更加本地化的產品,我們也在和中醫學研究院進行合作研究,尋找可以用在飲料開發上的中國傳統智慧。
[職業宣言]經濟蕭條時消費者手上的錢變少了,如果他以前一天喝三瓶飲料現在只喝一瓶,那么我們希望他第一個想到可口可樂。無論市場繁榮還是不景氣,我們都會用很聰明的辦法提醒消費者,不要忘記可口可樂。
[圖志]明年我們會新建兩家新裝瓶廠,一個在新疆,一個在江西南昌。新疆總被認為是偏遠地區,實際不是。剛進中國的時候,可口可樂大部分裝瓶廠都在沿海,因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只有沿海才可以對外資開放。后來隨著開放的步伐,可口可樂也在西移布局,這個由東向西移動的過程,符合中國經濟熱點正由沿海向內地轉移的新特點。
[未來屬于80后]對于未來中國,一個顯著變化是社會人口結構中,80后正在成為社會的生力軍,在我們的員工隊伍中也有這樣的趨勢。我認為中國的80年后一代非常有進取心,做事目標性也很明確,自我意識較我們這一代更強——需要指出的是,我并不認為這會降低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作為公司,最重要的是不論世界如何改變,都能夠讓自己的員工認同公司的價值觀,而對基本價值觀的認同是不分年齡的。
采訪整理 本刊記者 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