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財富:在過往的28屆奧運會中,比賽現場、電視轉播后端、解讀比賽所標注的字母、圖文信息等,所有信息載體用的文字都是英文。而北京奧運會在場館內用中英文同步直播整個奧運賽事,實現了零的突破。這到底是個怎樣的系統?有哪些技術要攻克?
雷振軍:在歷屆奧運會中,只有兩種語言,英語和法語。這次是北京承辦奧運,發布的信息需要中文支持。北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牽頭協調,美國源訊、瑞士OMEGA這兩家TOP贊助商共同定義了一個交換格式。OMEGA有一個即時記分的系統,實時取得所有的數據,通過一個大型的一萬四、五千臺的機器的VLAN添到一個庫里。利用字典式的精準的對應翻譯,預處理后形成一個多語言的庫,中文庫就是建立在英語原庫的基礎上的。源訊公司會做出一個賽事的編排,每天賽程的編排。比如一個項目,即時計分系統會得出誰晉級,把名單發到下一級比賽中,在整個奧運的信息系統里運動員、教練員、官員這些人的都有注冊。
如果只是個中文系統,可以與任何語言對接,這個并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對接。比方文字上屏,這個控制端并不是我們的技術,如何讓中英文同步顯示。1/20秒1/100秒,這樣的時間人類是感知不到的,同步,就是要做到在這么短時間內中文信息跟上英文,這是整個奧運會現場中文顯示系統的關鍵點。
中國科技財富:奧運會是龐大復雜的項目,錄制播放這樣規模的體育賽事,技術上是如何整合協調的?
雷振軍:的確,奧運比賽項目千差萬別。奧運會有38個小項,新奧特做了32個,殘奧會做了11個,這四十幾個組每組至少6個人,從實施、協調到操作團隊都要是這個項目的專家才行,他們要與國外的專業人員一起工作,如果水平不行,劣勢會一下顯現出來。如此專業的隊伍也不是一次得來的,技術方面也是經過了層層驗證。
我們這十來年,從原來八運會是國內幾家分著做,到了九運會的時候我們占一半,到了十運會,我們的力量已經能支撐整個全部的了。剛才說到的中文字幕技術,全稱是在線圖文包裝系統,事實上這是IBC(國際廣播中心)的一個部分。從幾十個場館的信號的采集,收錄,專業叫法是插轉。最主要的就是現場錄入,把解說的信號,發到國際廣播中心。這次奧運會的國際廣播中心實際上是05年做的十運會的那個系統一個翻版,唯一不同是多了一個音頻系統。所有的調度,收錄,實時的編目,快速的分發到后臺幾十個位置,包括國外在現場的電視機構,這樣的一個復合技術,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了。

實時是我們的技術核心。一般的情況是,編輯收到了音視頻資料,他如果存成1個小時的文件的話一定是等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了,然后這1個小時的部分才能發給下一流程開始做。而我們的技術可以做到編收,前段收錄的信號,十五秒鐘以后,可以發到后端所有的網點都可以享用。只要一過了十五秒,第十六秒開始,前十五秒的東西都能做。還有一個最主要的,信號在收錄的時候,可以在線編目。在線編目能做到什么,要從查資料是很難的,從一個音視頻資料,找到一個鏡頭那就更難了。針對幾十個比賽,每個現場都有一個場地員,實時給這個信號打點標注。比方說,籃球比賽,比賽開始,是介紹A隊B 隊運動員出場,主力陣容出場,先是熱身,然后比賽正式開始,爭球,誰得球,誰進攻,什么戰術,誰得了多少分,攻防變換,節前統計,節間統計,節間的精彩回放,這么一個過程,一節差不多十二分鐘。到這個鏡頭的時候,都已經標注了。這每十五秒鐘形成的信號,所有的在后臺的工作站,都可以拿到,都可以編輯。想在前十五秒鐘中查找,“姚明投籃”、“姚明精彩進球”,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搜索到,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創新。通過了十運會大量演練,實際上是給奧運練兵。這個練兵,充分練到了我們的服務和技術。
中國科技財富:如果只說“奧運科技成果”,是個空間概念。而談到“奧運科技遺產”則要考慮到如何利用、發展這些技術,在時間上的延展。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堅持住奧運科技的熱度,走得更遠?
雷振軍:先歸納下我們現有的水平。
已經可以說有國際競爭力的是“核心渲染平臺”,從前別人的核心是買國外的,我們是自己開發的,核心是GPU;
每15秒在線編目的同步技術;
應用圖文技術,在線圖文包裝系統已經成為一個產品。這個領域在中國只有兩家外國公司在競爭,一個是以色列的ORAD,再一個是挪威的Vizrt。通過這個奧運會新奧特的銷售量已經是這兩家賣的和,這已經能充分說明我們的國際競爭力;
在數據格式方面,可以與國際上的大型數據庫對接以及體育賽事的報道專業知識系統,和技術一起整合形成產品,運行維護能力。
用這些技術我們能做的事:
絕大部分的體育賽事,技術上都能支持,比如十一月份到十二月份在澳門的葡語運動會,再下來是東亞運動會,這些都是洲際綜合賽事。例如虛擬體育技術,目前游泳的各賽道已經數字化,通過現場攝像機,從各個角度取得圖像。經過扣像技術、疊加技術,最后合成輸出,第一道是哪個國家,第二道是誰。在后端處理,實時直播顯示出的來的各國國旗;
虛擬演播室,應用在各級政府中,可以做到異地會議,政務實時發布,便于官方網站登載或者媒體報導;
各種終端,像是公交上的移動電視,數字公交亭,無線網站發來的信息都會限時疊加在上面。北京的第三航站樓有三塊很大的高清屏幕,加載的時事資訊,也是用的這個技術。這就是說,航站、車站、碼頭都可以用到。電視上游走的財經、實事信息、氣象也是這個系統衍生出來的,等等。
在市場競爭中,我們已經有了一定優勢。1990年前這塊市場是日本的天下,沒中國的。新奧特從90年亞運會做起,到93年SONNY開始慢慢萎縮,到95年96年已經基本看不到它了。97年做出來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在圖文字幕方面的成就是國外公司也做不了的。像一個節目結束,字幕滾屏,他們是用人工打時間點的方式與音頻與口形對上的,而我們是實時自動的。美國的Avid公司收購Pinnacle,Apple也買了幾家軟件公司,也在參與競爭。各公司都有自己技術最核心的最適合自己的工程規范,世界上沒有一家是能完全與別家對接,如何互通互聯一直是個大問題。我們的非編系統與Avid合作四年,現在能全部兼容了。
我國的廣電行業,基本已經是中國企業的天下。
如果說要使我國的信息技術再上一層樓,還是需要國家級的整合力量。新奧特已經得到了科技部、科委、科技園區各個層級的大力幫助。但要集合各領域的科技成果,跨行業的合作,要有上面的牽頭才能整合。只要廣電充許,在汽車工業可以架設終端,聯合電信運營商,能做的事就更多了。這樣通聯的大規模合作,今天看起來很大膽很遠,可奧運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那么多原以為不能做,或短期做不到的事,不都實現了么?我希望我們今天的困惑會在不斷前行中一一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