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親身上繼承下來的,除了血緣和基因,還有那些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后還持續#65380;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65380;行為風格#65380;感情生活和人際關系的東西#65377;
1943年,匈牙利,一名5歲的猶太小男孩被母親帶去摘除扁桃腺#65377;
母親答應他,做完手術后可以吃很多冰淇淋#65377;于是,他被放到一張大皮椅上,沉重的膠皮從脖子蓋到膝蓋,接下去,護士用一個冰冷的金屬托架把他的嘴撐大,拉緊下巴,把另一個冰冷的長金屬儀器深入他的嘴里,雖然不疼,但過了一會兒,鮮血就從他嘴里噴了出來,從胸前一直流到地上#65377;“那非常嚇人#65377;”小男孩成人后回憶#65377;可是,母親并沒有握著他的手,給他些許安慰,連事后承諾的冰淇淋也因為德軍的襲擊而變得難以兌現#65377;
幾乎同一時期的1940年,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名5歲小男孩抽泣著跑回家,跑到廚房,他充滿熱情和活力的愛爾蘭母親正在忙碌:“寶貝,怎么啦?”“小小#65380;小伙伴笑我口吃……”母親“哈哈”大笑起來,蹲下來盯著男孩迷惑的眼睛說:“咳,我還以為什么了不起的事呢!這是因為你太聰明了,沒有任何人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瓜#65377;”兩年后,男孩放學回家,把成績單交給母親,四個A和一個B#65377;母親抬起頭,問道:“哦,為什么有一科是B,而不是五個A呢?”男孩深諳母親的嚴格,早就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65377;于是,母親說:“不管怎么說,祝賀你取得四個A#65377;過來,讓我抱一下,相信只要你想拿五個A,一定會成功#65377;”
他們都是享譽世界的傳奇領袖#65377;1976年,第一個男孩安迪·格魯夫成為英特爾首席運營官,掌舵英特爾幾十年,帶給投資者巨大的回報#65377;在自傳里,他回憶了童年動蕩不安的生活,像是個旁觀者,靜靜觀察著自己和母親的恐懼#65380;隔離#65380;冷漠以及周圍其他人的生活#65377;他在通篇文字中,沒有提到一個“愛”宇,只說道:“任何不適當的行動都可能使我和母親突然之間失去生命,所以我們特別警覺#65377;如果說一個人長期處于非常危險的環境中,這種警覺就會成為你一種不可分割的本性,成為你的第二本能#65377;”
1981年,第二個男孩杰克·韋爾奇45歲成為通用電氣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65377;他在自傳里用充滿感激和愛的語言回憶了童年和母親:“母親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到我身上,就仿佛我是被人意外發現的瑰寶一樣#65377;她知道怎樣對我嚴厲,同時也知道如何擁抱我#65380;親吻我#65377;她讓我確信自己是被需要和被愛的#65377;”當過籃球隊后衛的韋爾奇,個頭幾乎只有其他幾位隊員的四分之三,幾十年后他翻看當時的舊照片,才發現自己就像一粒小蝦米,“可笑的是,我竟然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個子小#65377;這一點充分說明母親可以為你帶來多大的影響#65377;”
“家庭是我們最先開始學習發展‘關系’的地方,心智健康的人,才有能力與他人建立深刻的關系#65377;”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Dr.Stephan B.Poulter)說道#65377;在過去23年中,他跟蹤研究了2200對親子關系,在今年年初出版的《母親效應》一書,總結了五種不同的母親教養模式,這五種母親以她們各自獨有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態度,影響著子女成年后的生活和工作#65377;
模式1
“完美主義”母親
顧名思義,完美主義母親的典型表現是:她們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要求一切如想象般完美#65380;事事如意,對周圍世界表現出過度的控制欲,否則就會變得恐懼#65380;焦慮和狂躁#65377;完美主義母親往往來自于你同樣完美主義的外婆,因為從小受到控制,她長大后也習慣性地喜歡控制孩子#65377;
“注重形象”和“一定要贏”是她灌輸給你的價值觀,你一定要看起來優秀,而不是你自己感覺舒適幸福#65377;母親忽略你內心的訴求和精神需要,常常要求你是完美的,而你也從小學會壓抑自己內心的渴求和童年愿望,習慣性地取悅母親,失敗變得不能被接受,更別說激勵和忍耐了#65377;
錯位的價值觀給你的人際交往帶來困擾,以得到別人認可和贊美成為首要生活目標#65377;而不管別人看到的你有多完美#65380;多優秀,你每天都還是痛恨自己,感覺自己是有缺陷的,老是擔心自己不夠好#65380;不夠聰明#65380;不夠有錢,不夠成功,這種恐懼的情緒常常把你推入“羞愧”的深淵#65377;
解決方案
把“不完美”引入生活
體驗一下沒有任何控制#65380;沒有人強迫你“完美”的自由和快樂#65377;戒斷對工作#65380;下屬#65380;同事#65380;親密愛人的時間#65380;行蹤#65380;生活了如指掌的強烈欲望,嘗試讓計劃#65380;行程#65380;對話和所有細節問題自然而然地發生#65377;
偶爾干點以前從來不做的“壞事”,甚至故意犯點小錯,你會發現世界并不會因此改變#65377;體驗新的情緒,讓生活變輕松,并為此新設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你已擁有新的思維#65377;
模式2
“戲劇”母親
這類母親總是伴隨很多沖突#65380;宿命#65380;災難和主觀臆斷,她們自己制造危機,把生活變得戲劇化,并把這種不安全感和焦慮傳遞給子女#65377;其行為背后其實是對被遺棄#65380;被忽視及不被愛的恐懼,于是以不斷制造混亂的局面來引起朋友#65380;家人的關心,而從不問問自己如何才能不過度情緒化#65380;不走極端#65377;
兒子成長后,或許會認為女人都是莫名其妙且瘋狂的,有安全感#65380;穩定的男女關系只是個童話#65377;這種模式下的子女總希望能夠保護和照顧母親,因而發展出對他人的敏感和責任心,他們更能體察他人情緒的變化和情感需要#65377;同時,他們最大的情感問題就是依賴,他們不理解也不關注自己在一份關系中擁有的力量,并不僅僅是成為所有人的“母親”#65377;
解決方案
說出你的故事
把不曾暴露#65380;不曾回憶過的痛苦經歷梳理清楚,整理成簡潔的小故事,找一個無人處,大聲地把它說出來#65377;你不需要一個真正的聽眾,但必須假裝在對一個評判官講述一切,告訴他,你童年中最恐怖的部分#65380;最孤獨的體驗#65377;看重自己的意見,告訴自己:你的想法最有價值#65377;這樣從他人處尋求支持的習慣慢慢會遠離你,取而代之是你開始愛自己#65377;
模式3:
“自我為中心”母親
“自我為中心”母親在當今社會非常普遍,她從不把孩子當做獨立于自己和自己生活之外的個體看待,子女一定要迎合她#65380;贊同她#65380;聽從她,她才會滿意#65377;但小孩在6歲以后就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思想#65380;觀點#65380;行為和朋友圈子,這些都在母親的控制之外,一旦被她發現,就會被懲罰#65377;
子女為了博取母親歡心,常常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觀點,這導致了他們自尊的缺失,長此以往,他們對自己做抉擇的能力產生懷疑,整個人生都在尋找成長過程中缺失的被愛和被支持的感覺#65377;
解決方案
你才是自己的主宰者,而非你母親#65377;
學會對你的母親說“不”,試著去忍耐對拒絕的恐懼#65377;愛你的母親,但無需放棄自己的想法#65380;意見和感情#65377;你的母親沒有權力決定你的人生怎么過#65377;
“正確”不一定重要,“感覺對”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對#65377;因為你對了,人們未必就崇拜你#65380;愛你#65380;接受你,而你錯了,他們未必不愛你#65380;不接納你#65377;人際關系是否相處得好比你感覺是否正確更為重要#65377;
模式4
“好朋友”型母親
做孩子的好朋友?聽起來似乎很不錯,但好朋友型母親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教養方式,因為母親是對子女設定限制#65380;說不允許的人,是子女情感的安全紐帶和模范;而好朋友則是和子女一同叛逆干壞事#65380;說悄悄話的人#65377;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女人常常面臨兩難境地:在全職專業人士和全職母親之間搖擺,而好朋友型母親大多是這些兩邊都不能全情投入的職業婦女,她們不明白做母親該擔當的東西#65377;這類模式最容易帶來的問題就是,子女從母親處分離,塑造獨立人格的時間推遲或者并不徹底,比如某些男人的戀母情結,常常讓他和妻子之間發生沖突#65377;
解決方案
接受母親的局限性
接受母親的局限性,理解你的母親因她自身情感#65380;性格和成長的障礙而無法給予你想要的保護#65380;支持#65380;愛和指引,接受你母親原本的樣子和能力的不足#65377;
模式5
“全能”型母親
全能型母親是一個接納和包容差異#65380;尊重每個人獨特性的母親,有賞識別人不同感覺#65380;行為#65380;決定和選擇的氣度,能消除不安情緒帶來的依賴習慣,她們培養子女的心理能力#65380;洞察力#65380;清晰的思維,并讓他們學會理解#65380;尊重#65380;賞識其他有自己觀點的人#65377;
解決方案
養成全能型母親的品質
認識到情緒的存在,在情緒爆發之前就知道如何處理它;學會回應情緒,知道如何去回應和陳述一個牽涉情緒的問題或事件;成為參與者和支持者,而不只是傾聽同事#65380;朋友表達他的擔憂,應該從感情上幫助#65380;支持對方#65377;
(選自《職場》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