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的時候,我很快樂,有錢了,我倒不怎么快樂了#65377;
不過,盡管如此,我還是不拒絕有錢#65377;
我甚至希望有一天我在西雅圖的湖邊買一棟跟比爾·蓋茨毗鄰的房子,每天關在里面回憶貧窮的快樂,憶苦思甜#65377;
洪晃自述說,兒時的一些事情,讓她徹底改變了生活態度,自此她就沒了財路,缺少了對金錢的渴望#65377;當年她去應聘美國一家著名大公司的時候,主管一眼就看出她對金錢不饑餓,不是賺錢的好材料#65377;
由此而感,什么是饑餓?饑餓是求而不得#65377;我不喜歡巧克力和我喜歡巧克力而吃不上,是兩碼事#65377;洪晃可以說她不喜歡錢,因為她從沒有缺錢的感覺#65377;她有經歷過別的孩子三餐不飽#65380;吃點紅燒肉就激動得像過年一樣的艱苦歲月嗎?
我把饑餓分為三個層次,一種是天然饑餓,比方說,非洲難民,瘦到皮連著骨頭,手像貓爪一樣的,那種才叫真正地懂得饑餓,并以擺脫饑餓為奮斗目標#65377;很多下層人民,沒錢上學,被迫打工,眼睜睜看親人病死而無錢救治的,就有對金錢的強烈饑餓感,這種人絕對不會說食物放在眼前不屑一顧,也不會被人認為對食物沒有饑餓感#65377;
第二種是脅迫饑餓,比方說模特,那叫主動體驗饑餓,想吃不能吃#65377;這種饑餓的程度取決于個人的意志,你可以選擇放棄該職業享受生活,也可以選擇堅持一條道走到黑#65377;很多中層人民,介于有錢沒錢之間的,就是這種感受#65377;他們可以選擇金錢饑餓,向上一搏,這種饑餓不是溫飽,而是對更高層次享受的追求,當然他們可以甘于平凡生活,吃飽穿暖就得#65377;
這第三種饑餓是厭世性饑餓,自甘墮落,比方說戴安娜王妃曾一度患厭食癥,比方說洪晃讀著美國的小學,吃著帝國主義的西餐,穿著锃亮的皮鞋,說我對錢不饑餓#65377;
我其實屬于第二層饑餓#65377;但我也不曉得什么時候沾染了臭貴族的對金錢的強烈不饑餓#65377;活了人生三分之一強了,你問我生命中最快樂的記憶是什么,我怎么總停留在兒時席地而坐,在街邊一分錢看一本漫畫書,或是戀愛時兩人總共攜帶三百七十塊錢卻天津北京玩個遍的記憶中#65377;
曾與老公回憶新加坡四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65377;我說印象里最浪漫的一次是來新加坡后八個月第一次回國,因為當時很窮,買的是凌晨起飛的票,早早到機場等候,兩個人坐在候機廳的咖啡館里,一口一口慢慢啜著cappuccino(一種咖啡的名字),吃著cheese cake(奶酪蛋糕),覺得少有的悠閑,時間對我們來說仿佛停滯#65377;以后去了很多咖啡店,再沒喝到那樣美味的cappuccino#65377;
我在來新加坡以后的頭五個月里,除了應聘,基本足不出戶,到哪里都坐公車,看到來往的TAXI,好像根本與自己無關#65377;當時離居住地最近的超市在四站之外,為省點車錢,總是提著重重的東西走回來#65377;我一直問老公,你還記得當時我們的菜譜嗎?基本上有什么吃什么#65377;老公居然回答說:“當時你的廚藝水平是巔峰,你每次往我單位送飯,都引得滿辦公室的人羨慕,為此被他們賴著在家請了好幾次客#65377;”
我說,我很懷念那時候每周二你帶我去看電影,因為周二的票只要五塊,很便宜,雖然每個月都沒什么剩余,錢很緊張,你卻總不忘記給我買很大一桶爆米花,兩個人邊看電影邊在桶里抓來抓去#65377;那漂亮的大大的桶,我都不舍得扔,其中兩個做了我的床頭柜,我把所有的小零碎#65380;針頭線腦都扔里面,另兩個做了垃圾桶#65377;
那時我最常掛在口頭上安慰老公的話就是:“等我工作了,我要買……”老公居然隨著我的夢想,仿佛住上了洋房,開上了直升飛機,一直咧著嘴傻笑,最后無限神往地問一句:“你什么時候開始掙錢啊?”
再后來我真的工作了,再再后來,你也工作了,兩個人可以不必算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一到假期連包都不拎就出去度假,可以大街逛累了隨意點個飯店,可以一次付出大筆現錢做房屋首期付款#65377;
可你問我近幾年最快樂的時候,我總停留在那年的午夜,我們倆不舍得打車,一口氣走了五公里,你提著我的鞋,我光著腳板,無聲拍打著地面,走得太累了,我趴你身上要背背,你說你怕就此癱瘓#65377;過年的時候我要買兩公斤排骨,你沖我大叫:“什么?十八塊!”我撅著嘴巴沖你瞪眼,你又趕緊道歉#65377;后來這筆黑賬我最少跟家長告過五遍,一提就說你虐待我,整八個月讓我吃雞,紅燒,清燉,油炸,干煸,我連排骨的樣子都不記得了,害得媽媽眼淚直流,從我進門起做排骨直到我返回新加坡,吃得我惡心#65377;
我認真反省自己,我覺得我對金錢徹底不饑餓,屬于那種“作”#65377;沒錢的時候幻想有錢,口袋還沒鼓一點,就想過鄉村農婦生活#65377;
沒錢的時候,我很快樂,有錢了,我倒不怎么快樂了#65377;
不過,盡管如此,我還是不拒絕有錢#65377;
我甚至希望有一天我在西雅圖的湖邊買一棟跟比爾·蓋茨毗鄰的房子,每天關在里面回憶貧窮的快樂,憶苦思甜#65377;
總質疑金錢是否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其實草地上光著腳踢皮球的孩子的快樂,一點不比貝克漢姆穿著豪華球衣一場幾十萬掙錢的快樂少#65377;
我做過類似實驗,這在孩子身上有最明顯的體現#65377;你給孩子一樣高科技產品的玩具,與給孩子一樣手工折疊的小飛機,兩個價錢截然不同的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長短是完全相同的#65377;
我不曉得大家是否有同樣的看法,你住著大房子,你開著好汽車,你過著相當好的生活,但你卻常常回憶很久遠以前的快樂,有時候甚至想和孩子一起玩陀螺#65377;
快樂,很多時候并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65377;
(選自《仙蒂瑞拉的主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