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發夜間旅游是增強開封旅游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開封在資源、客源、環境等方面有開發夜間旅游的優勢。開封夜間旅游的開發要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優化環境、營造氛圍,主要是構建夜游主題園區。挖掘水域休閑功能,打造文化和水域旅游產品。
關鍵詞:夜間旅游;開發;開封市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B
一、問題的提出和研究回顧
夜間旅游作為一項休閑活動已經成為現代城市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夜間旅游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得到快速發展。如世界著名的主題公園迪斯尼樂園,夜間的大型巡游把一天的游園活動推向高潮。再如我國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桂林推出的大型山水實景歌舞劇《印象·劉三姐》,又成為繼桂林山水之后又一吸引物而列入游客的日程。夜間旅游的開發能豐富游客的行程,延長游客的滯留時間,增加游客的消費支出,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導致城市和景區各種設施利用率提高,就業機會增多,經濟總量增加,由此也提升了城市旅游競爭力和延長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廣州、北京、武漢等地或延長景區點開放時間,或開辟專門的旅游線路,或打造有特色的夜間表演項目,或營造有特色的夜間消費區來推動夜間旅游的發展。同時,各種類型、各具特點的品牌化大型文化演藝項目正迅速成為全國很多城市和旅游地的全新亮點,從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到楊麗萍的《云南映像》,從杭州的《宋城千古情》到北京最新打造《金面王朝》,品牌化的大型文化演藝項目正在形成新的旅游亮點。夜色和夜幕下的城市文化正在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載體。
開封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黃“三點一線”黃金旅游線路3大中心城市之一。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使開封享有七朝都會、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勝名。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旅游業的長足發展,開封旅游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圖1)。特別是近年來,開封市委、市政府確立旅游帶動戰略之后,旅游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成為開封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最具競爭力的產業。但是開封旅游發展速度緩慢,來汴旅游者人均消費較低,停留時間短,是一個典型的旅游線點型城市,在河南省旅游發展的整體格局中。開封旅游的地位處于下降的態勢,旅游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開封宋城古都的夜色、悠久的歷史文化、小吃、工藝品和景區等發展夜間旅游,以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提高旅游資源的時間含量,促進城市旅游的發展將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途徑。
二、夜間旅游的產生和開發開封夜間旅游的意義
(一)夜間旅游的產生
夜間旅游是相對于白天旅游而言的,它一般指游客在晚上19點到24點的旅游活動。夜間旅游具有人文性、集聚性和時間性的特點,是休閑旅游的一種重要形式,它不僅包括外來游客的夜間旅游活動,也包括當地居民的晚間休閑旅游活動。夜間旅游是在旅游者消費需求的轉變和城市居民休閑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產生的(圖2),它的出現實現了與白天旅游的差異化競爭,不但縮小了城市旅游所面對的競爭群體,而且填補了游客夜間旅游需求的空白,豐富了游客的晚間生活,具有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增加旅游經濟收入等作用,因而也有可能成為城市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開發開封夜間旅游的意義
1 增加旅游資源時間含量
雖然開封旅游資源豐富,但目前利用效率較低,開發層次較為淺表,加上景型相對單調,缺乏自然和休閑環境,游客參與性項目少,使目前開封市的旅游活動主要集中白天。游客停留時間較短,由此導致開封旅游發展較為緩慢,已明顯受到焦作、南陽、安陽、信陽等地競爭威脅(圖3)。開發夜間旅游是對開封現有旅游資源進行再開發的道路之一,通過增加夜間歌舞表演和休閑娛樂等活動,能夠有效地延長游客的游覽時間,調整旅游資源的時間結構,從而增加旅游產品的時間含量,提升產品經營效率。
2 延長旅游產業鏈
近年來,盡管開封旅游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旅游行業結構收入分布不均勻(表1)。景點收入是旅游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住宿和旅游商品銷售等收入偏低,旅游娛樂的消費更低,這就造成旅游產業鏈條過短,旅游業綜合效益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通過開發夜間旅游,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演藝項目,充分發揮開封小吃、購物的優勢,完成吃、住、行、游、購、娛的一體化服務鏈接,將會有效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從而提高旅游的綜合效益。
3 增加游客旅游體驗
夜間旅游的開發一方面直接增加了開封旅游產品的總量,為游客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另一方面,通過選擇夜間旅游產品可讓游客體驗不同于傳統日間旅游的獨特經歷,使游客實現了不同時間段的旅游差異體驗,順應了日前旅游消費潮流中追求“新、奇、異”的趨勢。
4 豐富當地居民精神生活
目前,隨著閑暇時間的增多,開封城市居民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日益增多,尤其是晚間,幾乎有近5個小時的空閑時間,然而,在這5個小時的漫長時間內,很多市民卻是以吃飯、打牌、看電視等來度過,對一些中老年人而言,晚上可以休閑娛樂消費的項目就更少了,夜生活單一,休閑娛樂空間較小,制約著生活質量的提高。通過發展夜間旅游,能夠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廣闊的夜生活空間和場所,豐富其精神生活和物質文化生活,從而引領城市居民走向自然、走向歷史。
三、開發開封夜間旅游的條件分析
(一)資源豐富,載體較多
開封具有豐富的夜游資源,具體體現在: (1)旅游資源豐富,“夜游開封”已初步形成品牌。開封有文物古跡237處,擁有8家國家4A級景區(點)。《清明上河圖》、《九帝迎賓》等一大批形式新穎、游客喜聞樂見、觀賞性和參與性強的表演節目,已在景區演出,深受游客好評。(2)全國聞名的夜市。開封夜市歷史悠久,全國聞名。目前,有夜市40余處,500多家經營戶,小吃品種有上百個。(3)眾多的休閑娛樂文化場所。據統計,開封市有文化產業單位7137個,藝術表演場所6個,各類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4個,加之類似卡拉OK歌舞廳、保齡球館、-夜總會、茶樓、溫泉等休閑場所,使晚間的游客有了更多的去處。(4)豐富多彩的市井文化。開封的盤鼓、斗雞、斗狗、評書、說唱等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增加了游客晚間休閑消費的選擇。此外,還有眾多購物場所如書店街、馬道街、寺后街、雙龍巷、鼓樓街、徐府街等匯集上萬種商品,提供了晚間購物的去處。
(二)客源市場豐富
開封市一個典型的消費型城市,居民大都有晚間外出休閑消費的習慣。據調查,目前,43.9%的開封市民有晚間外出休閑娛樂的習慣,從年齡段來看,20~45歲的人群經常出去玩的比例達到了62.5%;從休閑消費的頻度來看,一周內外出休閑消費3次以上的比例為6.4%,3次的為18.6%,2次為21.3%,1次的為36.8%,0次的為15.9%,可見開封夜間當地居民的巨大消費市場。更為重要的是鄭開大道的開通和鄭汴一體化的大力推進為開封夜間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鄭汴一體化的實施將給兩地市民鄭汴同城的概念意識,鄭州上班,開封休閑將成為許多人的現實生活,由此也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開封旅游、休閑、體驗夜生活,再加上外地游客,將使開封夜游有著廣闊的市場。
(三)發展環境良好
近年來,開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夜間旅游的發展。首先出臺了打造夜游開封的相關措施。并對相關景區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改造;其次,對夜市進行了統一規范管理,出臺了夜市經營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標準。此外,還不斷進行夜間旅游載體的建設,新建了一批廣場,并對城墻、河湖水系進行了改造,如今朱雀苑、玉津苑、金明廣場、午門廣場、包公堤、濱河岸園林小區、環城墻風光帶、水系游覽帶等,已成為景區外的風景線。同時,一大批休閑娛樂場所如茶肆酒樓、咖啡屋、歌舞廳、曲藝館等也不斷被完善,城市環境不斷被改善,城區環境正在向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方向邁進,從而為發展夜間旅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開封市夜間旅游的開發
(一)開發原則
1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即要充分整合開封的旅游資源,劃分功能區,形成一批既有地方特色、較高文化品位,又有較強趣味性、觀賞性的夜間旅游景區(點),使之既有各自鮮明的特點,又能統一于整個城市的旅游形象之中。
2 特色性原則。要堅持以市場為基礎開發特色項目,面向游客和當地居民,摸清不同地域、不同工種、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游客的心理,精心組織。從而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開發適銷對路的旅游產品。
3 要加強配套建設,與景區相互帶動。旅游是個大概念,包含吃、住、行、娛、購、游等諸多要素。“夜游”同樣應該包含這些內容,要想讓游客欣然“客居”,僅靠華美的夜間燈飾是不夠的。還要在景區(點)增加獨具特色的娛樂節目,讓游客真正“夜有所樂”。同時,工藝品商店等購物場所應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風味小吃夜市應進一步整合、規范和合理設置,只有做到商貿結合,文化與經濟結合,才能使人們體會到夜間消費的樂趣。
4 環境優化原則。即要做好景區周邊的環境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夜游環境。公安、工商、城管、公用、文化、旅游等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通力配合,認真做好夜間景區周邊的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旅游秩序管理,加強景區周邊的亮化、美化、綠化,為游客參加夜游提供良好的環境,開辟綠色通道。
(二)開發模式和主要途徑
開發模式。目前,我國城市夜間旅游已經形成了四種比較典型的開發模式,形成了四種典型的旅游產品類型,結合開封的實際情況,目前開封也可以推出類似的旅游產品類型(表2)。
具體如下:
1 大宋文化旅游演藝欣賞。旅游演藝項目的開發要順應旅游者“求知、求新、求異、求特”的特征,突出宋文化特色;要融入現有旅游線路中,在內容設計、場地選擇、接待服務、時間安排、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常規旅游形式接軌,方便游客觀賞和旅行社操作;要適合大眾的旅游需求。目前,此類產品主要在清明上河園、龍亭等進行。清明上河園除了定期推出現代歌舞劇《清明上河圖》、旅游演藝項目《大宋東京夢華》外,還要根據季節的特點,結合宋代民俗文化,推出不同的夜間旅游參與活動;龍亭可以推出以皇宮文化為主題的表現和參與項目,把一些白天的表演項目如《九帝迎賓》、《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楊八姐游春》等進行進一步整合,配合龍亭夜色和景區表演推出獨特的夜游項目。
2 夜色下的景區風光游。構建清明上河園——龍亭皇家風范夜景區、開封府——包公祠包公文化夜景區、鐵塔一城墻夜色觀光帶等。同時,在夜色欣賞中要融入旅游活動和參與性的旅游項目,如夜游汴河賞大宋夜景,龍亭泛舟于潘楊二湖夜思北宋歷史,夜游包公湖聽評書包拯判案等,增加主題夜游園區的文化性、娛樂性以及游客的互動參與性,從而加強夜游的吸引力。此外,還可在景區景點之內,根據某一特色發揮創意而形成局部景點,例如根據水域特色,通過資源整合和設施建造構建“水上創意園區”,這一點清明上河園的水心榭作為一個娛樂表演點非常有特點,而借此也可在包公湖處設水中評書亭,講包公判案,在龍亭潘楊二湖也可設點演繹皇家及楊家將戲劇等。規劃環城墻游憩帶,對城墻周邊進行綠化美化,構成環形休閑空間,讓游客乘坐三輪車或徒步沿城墻走一圈,既欣賞了古城美景,也放松了身心。
3 開封美食游。以鼓樓夜市為重點,進一步增加夜市的特色,突出開封小吃的傳統色彩與地方獨特風味,增加小吃的文化品位和與景區的結合力。如在景區開展一些美食節活動,在夜市安放大屏幕,播放汴梁風情,讓顧客吃著風味小吃,品著宋都文化;開發水上夜市,充分利用開封水面廣闊的,把開封著名的夜市搬到水上,就在游客的船上,游客在觀賞節目的同時吃到美味可口的小吃。開發1—2處具有開封餐飲特色的大型美食街(城),匯集開封市名吃、名菜、名點;同時,開展特色文藝演出,使人們邊就餐,邊欣賞,形成大型特色餐飲文化旅游項目。
4 夜游北方水城。開封水資源豐富,素有“北方水城”之稱,因此,挖掘水域的休閑娛樂功能,必將會使夜生活更燦爛。把開封水域分為四個功能區,分別進行展示:一是民俗參與表演區,即潘家湖水面;二是大宋繁華展示區,即楊家湖水面;三是靜態雅文化展示區,即水道兩旁;四是“印象開封”大型歌舞與餐飲娛樂區,即西北湖。各個功能區在自身產品的設計上,立足于“求新”、“求異”,深入挖掘歷史上極具特色的民俗娛樂活動與皇家娛樂項目,與現有周圍景區形成差異性與互補性。
、
5 夜間休閑購物游。開辟一個書畫珍玩大市場,集中展賣古玩、字畫、年畫、雕刻、繡品、古書、古樂器、花鳥蟲魚、土特產品、特色小吃等,表演曲藝、雜技、戲曲等,使那些不管喜歡雅文化還是喜歡俗文化的游客和市民都能在這里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馬道街、寺后街、書店街、御街等從店鋪裝飾、匾額懸掛到經營范圍,都要進一步突出特色,烘托氣氛,延長營業時間,開辟宋詞吟唱場所,把戲劇表演、雜技藝術、盤鼓表演等集中展示,建設與旅游業相配套的大型旅游購物區和夜間娛樂區,改變目前旅游購物和夜間娛樂項目偏少的局面,建設旅游商業一條街、娛樂一條街、小吃名吃一條街、夜市一條街等,把開封建成“旅游城、休閑城、消費城、不夜城”,從而進一步拉長旅游產業鏈,發展夜間休閑購物旅游。
(三)開發對策
1 政府扶持,培育夜間旅游開發的市場環境。一方面,政府通過對開封本地特色產品的宣傳使市民和游客深切感受到夜游產品的魅力,從而產生好奇之情與求知欲望,同時通過開展參與性的活動調動民眾參與與設計策劃夜游產品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夜游產品設計的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在夜游資源整合、夜游紀念品設計、夜游產品營銷等方面開展評選活動等方式,樹立創新意識并增強對夜游產品設計開發的重視和渴求,為夜游產品的開發奠定基礎。
2 為夜間旅游的開發提供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第一,為旅游業和產品設計產業之間的合作搭建良好的平臺。通過打造夜游專業產品品牌和創建夜游產品展示中心等方式促進雙方在理念上、行動上和場所上切實融合。第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夜游產品設計理念,加強對優秀夜游產品的借鑒和推廣,為傳統旅游產品的開發創新提供政策支持。第三,為中小旅游企業的夜游產品創新設計開發在研發投入、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鼓勵優秀夜游產品的產生并充分挖掘產品的開發潛力和商機。
3 完善配套設施,優化夜游環境。延長公共交通工具的運營時間,合理增調交通線路及運營時間,方便游客夜間旅游出行;商業、餐飲、文化娛樂等企業應該推廣夜間延時服務;大力實施“照亮開封”工程,在全市的重要道路、高層建筑、公園廣場、服務網點等廣泛推行燈亮工程,使夜晚的開封更加燈火輝煌、絢麗多彩;綠化美化城市環境,以優美的外部環境吸引人,以整潔的市容市貌留住人;逐步提高市民文化素養,待客熱情友好,服務禮貌周到,以真誠的態度感動人。同時,各旅行社要積極宣傳和推介開封夜游旅游項目,要把夜游開封活動納入旅游線路,形成旅游產品。各新聞媒體要加強宣傳報道,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參與到夜游古城的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