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會計控制的涵義和作用
近年來,加強內部控制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可以說,加強內部控制既是經濟健康發展的迫切呼喚,也是規范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國際潮流,更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加強內部控制,必須有一個內部控制規范,作為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依據和基本參照。但迄今為止,還缺乏一套對事業單位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指導性規范。
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進行的控制。新《會計法》明確指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是貫徹《會計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計內部控制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內部會計控制與內部控制是有區別的,前者是后者的一個重要方面,內部控制貫穿于單位的整個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然而內部會計控制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即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實現防止錯弊,提高單位資金的使用效率等,還是需要各種會計手段、管理手段的配合,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參與。
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首先是要保障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如《會計法》,以此全方位、多角度、科學系統地為信息相關者提供規范的會計信息和非會計信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正確可靠的會計數據是單位管理者了解過去、控制目前、預測未來、科學決策的必要條件,而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通過科學的職責分工,使會計資料在相互牽制的條件下產生,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三是保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設計,通過采取授權、分工、定期盤點等內部會計控制手段,防止舞弊行為,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四是保證單位高效率地發揮自己的內部各個職能。制定科學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通過對單位內部各個職能部門和人員進行分工控制、協調和考核,促使各部門及人員履行職責、明確目標,保證單位有序、高效完成工作任務。
二、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方法
內部會計控制應該與崗位責任制、經濟責任制相結合,遵循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帳分離、帳物分離的原則,做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確保內部會計控制成效。這其中的牽制和監督應該存在于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和崗位之間,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上級審批,下級經辦,使上下級相互監督和牽制,第二,主管部門審批,有關部門經辦,使部門之間受到監督和牽制;第三,一個崗位經辦,另外一個崗位復核,使崗位之間形成相互監督和牽制。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崗位分工的控制。崗位分離控制是將不相容崗位分別由不同的人負責,以達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的一種控制方法。比如貨幣資金收支與記賬分離,貨幣資金收支與編制記賬憑證分離,空白支票與印章保管分離,法人章與財務章保管分離,銀行對賬單取回、余額調節表編制分離與復核分離等等。在具體運用中,應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根據成本與效益原則設置各控制崗位。實踐證明,機構不健全、崗位設置不合理是導致職務犯罪、貪污和挪用公款等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主要原因。二是授權審批的控制。單位要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明確審批人對所授權審批業務的審批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業務的職責范圍和業務要求。審批人不得越級審批,嚴禁未經授權的機構和業務員辦理業務。三是各種印鑒(章)、票據的控制。銀行預留印鑒中的財務專用章應由專人保管,個人名章應該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票據的購買、保管、領用等,要專門設置登記簿進行記錄,防止空白票據的遺失和被盜用。四是出納員的控制。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的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面的登記工作。五是監督檢查制的控制。單位應當建立監督監察機構,使其明確職責,定期或不定期對有關的內部控制進行檢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作用的發揮。
強化內部會計控制,充分發揮會計工作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增強資產和資金效率,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客觀需要;建立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就是必須要在事業單位內部的崗位分工、責任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財產物資管理等有關管理制度中,都具體地體現出內部控制的要求。
(一)嚴格執行崗位分離控制制度,明確會計崗位職責
一是各機構之間和各個崗位之間必須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二是嚴禁一人多崗,身兼數職的“一肩挑”;三是授權批準人員不能“事必躬親”,親自經辦自己批準的經濟業務。崗位設置部門應明確規定每一個崗位責任和義務。
(二)做好會計記錄工作,加強票據、印鑒等的管理,為內部控制做好基礎工作
會計記錄控制是實現內部會計控制的關鍵,是確保會計住處資料準確、真實和完整的關鍵一環。事業單位使用的收款票據比較多,如財政部門發放的收費收款收據、內部往來結算收據、罰沒收入、收款收據、稅務部門的經營性發票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收款收據等。這些收款憑證各有其使用范圍,款項的性質不同,會計核算方法也不同。所以加強收款票據的管理,空白票據的保管、填開、收款和審核要分工負責‘各司其職,要正確使用票據,按收款性質和內容使用票據,填寫票據要規范,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
(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
通過培訓,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得到不斷更新、補充、拓展,進一步掌握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制度和財政政策,增強會計法制概念,提高守法意識和財務管理水平,正確行使會計人員的職責權利。
(四)加強審計監督職能
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后能否切實實施,需要內部審計部門和外部力量共同予以保證。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部分,也是監督內部控制其他環節的主要力量。內部審計通過監督控制環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監督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并及時反饋有關執行結果的情況,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更有效地實現預期控制目標。同時,在監控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促進控制環境的建立、為改進控制制度提供建設性建議,為組織成功地達到所需要的內部控制水平服務。另外還可以借助外部審計機關再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審計。
(作者單位:中國水運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