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憑心而論,杭維柯的老總馮建榮如此艱辛地在創建自主品牌、打造企業文化的征途中跋涉,不是他的本意。問題在于他所在的公司是意大利依維柯股份公司、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資的企業,問題的問題還在于三家股份不多不少,各占三分之一。換句話說,三家的權利是一樣的,說話的分量是相同的,甚至在形勢好的時候大家的笑聲都差不多,而形勢一旦嚴峻,所有的壓力和冰冷的目光都集中在總經理身上。這樣的股份股權設置世所罕見,馮建榮為此付出了高昂的學費。有一天他忽然大徹大悟:既然股東難以決策,這不等于總經理的權責和風險同時提高了三倍么?2007年,一群教授對此甚感興趣,他們追問:“三方難決聽總經理的,總經理不在了怎么辦?”馮建榮說:“按制度辦事。”聽起來有點玄,像是佛子問如來:“您老人家涅了我們怎么辦?”如來說:“以戒為師。”此語用意高遠,教授們深以為然。他們似乎感覺到有如暗器從耳邊掠過,挾帶著一股寒風。
馮建榮如此千方百計創建開發自主品牌,如此不辭勞苦打造杭維柯的企業文化,并能夠獲得成功,全在于他對自主品牌、對企業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于民族汽車工業一顆忠誠而善良的心。
汽車零部件業的自主品牌
杭維柯十年磨一品
10年前,因為一個電話,馮建榮差點沒有從總經理辦公桌后面的座椅上跳起來。電話里說:蕪湖奇瑞正在物色汽車變速器制造廠家,因為價格、性能、質量、批量、能力因素,一時尚未找到。并且,奇瑞曾派人到杭維柯洽談,未果而終。
天哪!這事就在眼皮底下,難道這是真的?要知道,自從意大利依維柯股份公司的訂單銳減,專門生產輕客和輕卡車變速器的杭維柯已陷入困境,他們早就蓄勢待發尋覓新的合作伙伴,然而光陰虛擲,遍尋無著。如今,商機在即,稍縱即逝,馮建榮不能讓機遇就這樣擦肩而過失之交臂,更不能讓2個億的設備空轉坐等天上掉餡餅!他一躍而起,驅車直抵蕪湖奇瑞。從這以后,馮建榮就開始了人生中長達10年之久的艱難跋涉,不遺余力開發自主產品,打造企業文化。而絕處逢生的杭維柯,遂成為中國齒輪行業的一支新生力量。巔峰時刻,月銷變速器2萬多臺,位列浙江第一、全國第四。企業先后被授予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50強、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百強和中國機械500強等榮譽。2008年9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公布第五屆全國百佳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名單,杭維柯榜上有名。
好好的一個合資企業總經理,為什么要冒險闖關開發自主產品打造企業文化?
馮建榮說:“品牌轉換,形勢逼人,此外別無選擇。”從意大利依維柯到中國奇瑞,品牌的轉變,首先是品牌文化的脫胎換骨。依維柯汽車性能優越,但車型非驢非馬像匹駱駝,中國有錢人不想買,沒錢人買不起,它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失落,首先是文化上的抵觸。如果照抄照搬,必然重蹈覆轍。
從依維柯到杭維柯,催生強勢自主品牌是馮建榮第一個要解決的難題,難就難在不可能把依維柯的變速器對接到任何別的轎車上,性能、結構、尺寸、力量有差異,價格、形狀、安全感、技術指標乃至文化品位不相同,看上去只隔一張紙,實際遠隔千山萬水,馮建榮的責任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從1999年起,馮建榮躍馬揚鞭,風餐露宿,跑商家、訪市場,摸爬滾打,使出了渾身解數,先后主持開發MR6370、AQ015、QR512、H311.5、H313.5、H313.4A、H319.5、H320.5、H238.5、H285.6、6S-380等11個系列轎車變速器,取得5項專利。10年磨一品,馮建榮后發先至,加大研發和技改投入,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全力推進現有裝備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和環保水平,以科技為先導,以質量獲效益,開發自主品牌異軍突起,杭維柯成為國內第一家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商品化生產的企業,奇瑞裝車3萬輛,經受了市場的檢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創建杭維柯的自主品牌,追趕轎車業的先進水平,馮建榮加大技改投入,每年以3000萬元的速度淘汰一批能耗大、噪音高、性能差的陳舊設備,代之以效率高、噪聲小、性能先進的國外一流裝備。“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馮建榮常常這樣說。在強調發揮員工的精神力量的同時,特別注重以最先進的裝備保證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胸中有韜略,手中有利器,所以馮建榮一戰成功。打破了老的壇壇罐罐,杭維柯舊貌換新顏,不僅企業月產能突破2.5萬臺,而且環保、安全水平也躍上新臺階。
杭維柯在自主品牌開發方面的意義,在于打破國外技術對中國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壟斷,為促進中國中級轎車的普及和國產化作了貢獻。在馮建榮看來,就是要擁有自主產權和自主品牌,而不是依樣畫葫蘆。發展民族工業,必須從創建自主品牌做起。
杭維柯的企業文化
打造之路步步堅實
事實上,在杭維柯全心開發自主品牌的背后,創建企業文化不可須臾或缺。從杭維柯成立的那天起,馮建榮就為企業確立了誠信為本、誠信立企的價值觀。2007年4月,企業有8000萬元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在資金周轉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杭維柯仍然堅持按合同向供方如期付款。“寧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馮建榮堅持誠信理念,恪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贏得了眾多合作企業的普遍尊重,杭維柯在同行中聲名鵲起,馮建榮成為打造企業文化的先行者。
打造企業文化的先行者不是獨行俠,開發自主品牌必須立體作戰,聯合行動,合作雙贏。馮建榮與主機廠奇瑞、力帆合作,瞄準國內尖端技術,聯合吉林大學、上海交大攻關轎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DCT項目,2006年底被列為國家863計劃,2008年6月16日,首臺DCT樣機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鑒定。10年中,馮建榮在打造企業文化的征途中結識了眾多同路人,他同安徽奇瑞、重慶力帆、一汽海馬、河北長城、安徽江淮等汽車廠家合作開發自主產品“靠得牢”,與意大利、巴西、美國、俄羅斯等國汽車零部件巨人“引得進”,在國內國際的產業集群創造雙贏機會“聯得起”。“要擺脫低價競爭,必須沖上自主品牌的制高點,”這是馮建榮的內心獨白:“沒有企業文化優勢,就將永遠受制于人。”
打造企業文化的先行者,必然同時是一個無所畏懼的開拓者。事實上,意大利依維柯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文化,恰恰是杭維柯管理文化中最值得借鑒的。不能設想,一個身著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手執長矛的勇士,能夠在長三角的平原上打贏任何一場現代戰爭!馮建榮打造企業文化的艱辛開拓歷程,就在于改革計劃經濟下的傳統管理模式,形成獨具一格的杭維柯現代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第一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下采購配套、科研開發、工藝技術、市場營銷、計量檢測等新的運行體系;第二步成本核算到班組,外購物資招投標,適應汽車零部件微利化趨勢;第三步準時化生產,零庫存管理,物流軟件化,倉儲、生產、運輸微機化;第四步以西點軍校執行力文化培訓企業骨干,“完成任務不等于結果”,“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五步精益生產貫徹始終,規范員工職業行為。10年中,馮建榮打造企業文化的五步戰略,步步艱難而步步堅實,五步之后,杭維柯由中世紀的勇士變成現代化的巨人。
蓽露藍縷,以啟山林。一個在創建自主品牌打造企業文化的征途中艱辛跋涉的人,不可能風光無限,所以馮建榮永遠是一個低調的先行者和樸實的樵夫。10年來,馮建榮全力開發自主產品,突顯高新技術與企業文化特色,主張企業管理人與物、人與制度切合和諧,力求企業發展與環境與社會協調融洽,引導員工在企業文化的氛圍中努力實現自身價值。他們中間有許多默默無聞的孺子牛,而在圍攻技術、管理、生產、經營難關時,突然變成了一群咆哮如雷兇猛無比的藏獒。然而,就是這個在生活上低調在工作上低調甚至在企業長足發展時仍保持低調的人,卻出手如電突然在2007年購置蕭山經濟開發區首期137畝風水寶地,總投資7.2億元,謀劃年產80萬臺汽車變速器的宏偉前景。
在創建企業自主品牌、打造企業文化先行者馮建榮的腳下,原來是堅實的土地和365里長路。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