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的黃海明珠——青島,風光秀麗中飄逸著濃郁的大海氣息。2008年北京奧運會青島帆船比賽分賽場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陡增了這兒的人文情懷。日發運量可達4萬人次的青島新火車站,紅瓦黃墻的德式風格建筑群、大跨度無站臺柱透明雨棚、太陽能發電節能裝置,將“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特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創下了中國四個之最:唯一仿歐式鐵路車站;風雨棚跨度全國最大;地下候車室全國最大;全國最高規格車站貴賓室。繪就成中國鐵路邁向高速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這座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車站設計者,就是中鐵濟南勘察設計咨詢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濟南設計院)
始建于1953年的中鐵濟南設計院,計劃經濟時期勘察設計企業一成不變的體制機制,使設計院僅管“山河依舊在”,但卻未見“舊貌換新顏”。
2001年,改革戰鼓在設計院擂響,設計院率先改制成為有限公司,這是全國鐵路設計系統一次大膽的改革嘗試。2003年,公司隸屬關系由濟南鐵路局整體劃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公司社會背景擴大了,但面臨的形勢卻更具有了挑戰性,因為昔日“旱澇保收”的生存環境被打破了,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開始讓他們飽嘗“自負盈虧”的酸甜苦辣。
進軍市場需要膽略,占領市場需要智慧。
圓規法則
——無論圓規怎樣張弛,
但如果沒有一個點作為支撐,那它永遠也畫不出理想的圓圈。
對于較晚接觸并嘗試市場經濟的中國人來說,眼花繚亂的經濟現象初期時令人實在有些手忙腳亂。中鐵濟南設計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就曾經以五花八門的經營形式,形成了“諸侯分割、各霸一方”的格局。當時全院成立了10多個經營組織,經營業務形形色色,經營方式雖活且亂。但其結果是整個設計院沒有得到大發展,反而因為力量分散,導致主力不強、輔業不精。
經驗與教訓像開鍋的水在院內沸騰。改革之舉勢在必行。
當公司制法人治理結構走進院內后,公司領導班子承擔重任,舞起了企業改革發展的時代龍頭。
圓規法則應運而生
公司領導大膽實施改革,將原有10多個經營組織逐一清理整頓,果斷砍掉與設計院主業毫無關系甚至關系不緊密的經營組織,著力強化勘察設計力量;保留并新建一批與主業關系緊密的子公司。按照李勝華總經理的戰略思想,設計院發展必須牢牢依靠一個堅強有力的支撐,這個支撐就是勘察設計,它猶如一支圓規,當支點確立后,另一邊無論怎樣擴張,都會繪出理想的圓圈。而轉動的那一邊,既是支撐點的延伸,更是支撐點的擴大,其根均源自支撐點;不允許任何脫離支撐點的發展。一句話,一切與主業相關的業務必須大力發展,一切與主業無關的項目堅決摒棄。
圓規法則成為中鐵濟南設計院實用有效的基本路徑。依據這一路徑,公司發展形勢開始了新變化。
主營業務做精做強
鐵路、房屋建筑和市政道路橋梁勘察設計,成為中鐵濟南設計院主攻的重中之重。公司切實加強與濟南鐵路局、地方政府、廠礦企業及各大港口關系,牢牢站穩濟南鐵路局管內的地方鐵路和區域內企業專用線市場。同時,積極向外拓展,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公司與大專院校聯合經營,努力在鐵道長大干線勘察設計上獲取更多市場份額;依托集團公司經營優勢,積極參與長大干線鐵路、客運專線的勘察設計;依托集團公司資質優勢,借雞下蛋;依托集團公司品牌優勢,爭取在地鐵、橋梁設計方面有所建樹;依托集團公司技術、人才優勢,為公司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持。通過多方努力,公司主營業務形勢喜人。2007年,公司本部完成勘察設計項目105項,同比增漲31%;完成設計文件306件,同比增漲19%;折合概算價值58億元,同比增漲66%。其中,完成的橫南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是公司第一次作為總體院承擔的國家長大干線項目,受到了集團公司好評,為公司下一步承接長大干線鐵路項目勘察設計積累了科學經驗。
延伸業務深挖廣拓
鞏固主營業務,擴大延伸業務,在依托勘察設計技術優勢中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中鐵濟南設計院主動進軍工程總承包、工程監理、巖土工程等延伸業務領域,使經營觸角在“點”的基礎上向“面”擴張。工程總承包依據“領先路局、服務業主、實現雙贏”為指導,以“小聯合、大聯合、綜合聯合”為基本經營模式,推進工程總承包做大做強。按照李勝華總經理的經營原則,小型工程實行“小聯合”,大中型工程實行“大聯合”,特殊工程與其他設計院“綜合聯合”;充分利用公司區域優勢,對鐵路客運專線和長大干線以及常規鐵路項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房屋建筑項目等主動界入工程監理;對工程監測、巖土工程咨詢、地質環境評價等實施科學整治。公司先后對青島大煉油項目廠內鐵路工程、淄博鐵源集團鐵路專用線工程、山東華能辛店發電公司二期鐵路專用線工程等實施工程總承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先后對哈大客運專線太中銀鐵路工程、廣州地鐵五號線工程、洛湛鐵路工程等實施工程監理,獲得了社會及業主多方好評。
實踐證明,鞏固主業的支撐作用,開拓主業的延伸業務,更有利于勘察設計企業生存與發展。截止2007年底,公司主營業務與延伸業務各占經濟的半壁江山,延伸業務成為了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支撐點。
戰略決定出路。圓規法則既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戰略。
“三化”揚鞭
——執行是落實,制度是保證,機制是能量,
戰略一當確定,制度、機制、執行便成為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
市場憑合力取勝,藍圖靠執行實現。
如果說以點擴面的發展戰略成為中鐵濟南設計院的基本路徑,那么“管理精細化”、“經營一體化”、“服務全程化”則成為實現戰略的科學手段與方法。
管理精細化
把企業管理作為生產力進行科學經營,將計劃經濟時期的初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推進,這是中鐵濟南設計院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重要標志。管理精細化重點凸顯智能化與數字化,從戰略管理、生產組織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企業文化管理和風險管理共八個方面明確責任、數字描述、智能控制。全院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信息集成為核心,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建成了覆蓋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系統,既為各種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高效運作提供了便捷,大大提高了公司競爭能力。目前,公司辦公大樓設計并開通了萬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百兆進互聯網的網絡布線系統,100%實現了CAD出圖,真可謂“鼠標在手,設計全有”,不但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時間,更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設計質量。僅2007年,公司就獲得山東省優秀測繪產品一等獎2項、集團公司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山東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優秀QC成果國家級2項、鐵道部1項、山東省6項、集團公司2項。
持續改進的勘察設計質量,使公司勘察設計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經營一體化
結束“各自為鎮”的游擊戰歷史,公司經營方式轉向了集中統一下的部門與分子公司分權分責的新階段。公司推出獨立經營、依托經營、聯合經營和全員經營四種經營方式,既體現經營的靈活性,又強化經營的集中制,其效甚佳。設計院不但獨立經營完成了傳統優勢業務鐵路領域內的勘察設計,還聯合路外設計院跨區域、跨行業實施了市政道路橋梁和房屋建筑勘察設計,創造了徐州市和平路斜拉橋、濟南站大跨度雨棚和青島、煙臺站房的優質品牌;依托集團公司優勢,參與了橫南線、德龍煙等鐵路長大干線和沈陽地鐵勘察設計,以及遵小、臨策、兩伊線的施工配合;聯合中鐵十四局參與了阿富汗鐵路項目開發,聯合首創龍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土庫曼斯坦260公里新建鐵路130座公路橋涵投標項目的方案設計。公司良好的信譽與高度的責任感,贏得了業主嘖嘖稱贊。
服務全程化
做一項業務結一批朋友,搞一個項目樹一座豐碑。中鐵濟南設計院主動把后期服務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善于在納建中完善勘察設計、在現場跟蹤中提升工程質量,贏得了施工單位贊許。公司出臺的《施工配合管理辦法》,有效實施了協調、溝通,及時解決和處理了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與勘察設計有關的各種問題,極大地提升了設計院社會信譽度與美譽度。2007年,中鐵濟南設計院被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評為首批全國工程勘察與巖土行業“誠信單位”;2008年上半年,公司獲得集團公司級以上各種優秀勘察、設計、咨詢、測繪獎14項,其中,省部級獎6項。
“三化”揚鞭,中鐵濟南設計院在塑造新形象、打造新環境、實現新發展的進軍中正在將目標逐一變為現實。
借力打力
——政治優勢是國企獨特優勢,
充分打造和利用這一優勢,國企就擁有了比競爭對手高出一籌的法碼。
中鐵濟南設計院黨委以“五個工程建設”為載體,借力打力,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步、員工追求與企業命運同心、企業獲利與員工分享同樂的和諧發展。
“龍頭工程”率先垂范
公司黨委以把公司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強領導集體為目標,切實加強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學風建設,重點在“三抓三加強”上下功夫:一抓根本,加強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二抓基礎,加強班子制度建設;三抓形象,加強班子作風建設。努力促進領導班子成員身正、行端、言實。領導班子成員自覺做到“三必須,三親自”,即:必須經常深入現場,親自督促檢查安全生產質量情況和職工生活情況;必須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要求宣講好,親自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親自走訪客戶,承攬項目,開發經營。此舉既增強了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為廣大員工樹立了率先垂范的榜樣。公司黨委被集團公司評為先進黨委。
“基礎工程”強筋健體
公司黨委針對在建立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積極探索和實踐與之相適應的黨建工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公司把政工工作與行政工作納入一體,同時研究部署,同時運作落實,同時檢查考核,構建了目標同向、渠道各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機制和工作格局。公司黨委還積極探索新體制下黨管干部和黨管人才的方式方法,把黨管干部和黨管人才原則同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管理者以及經營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權結合起來,積極支持人力資源部門完善人事管理配套制度,按照德才兼備、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堅持注重工作實績與公開選拔任用干部相結合,建立民主評議、政績考核為主要內容的評定制度,根據民主評議和政績考核結果,提出任免意見或建議,既保證董事會、總經理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又體現公司黨委考察研究把關權,從組織上保證了黨管干部和黨管人才原則的貫徹實施。
“堡壘工程”彰顯作用
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精神動力。公司黨委緊緊圍繞生產經營,在黨支部中大力開展“創崗建區”、“創先爭優”、“三保一創”等活動,全面加強黨支部建設,使黨支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有了新增強,支部組織生活、活動質量和基礎管理有了新提高,支部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改進,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在抗“非典”時期、實施鐵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工程、公司整體移交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實施企業重組和四川發生強烈地震災害的特殊時期,公司所屬各支部黨員沖鋒在前,踴躍貢獻,為企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素質工程”提升能力
公司黨委大力開展“四靠”教育,即:出路靠改革、效益靠市場、崗位靠競爭、收入靠貢獻;廣泛開展“四個不一樣”大討論,即:素質高低,使用不一樣;管理好壞,待遇不一樣;技能強弱,崗位不一樣;貢獻大小,收入不一樣。為公司的改革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在全院廣泛開展的“用新理念引導新出路,靠新機制激發新活力,以新產品塑造新形象”的“三新”活動,激發了員工為公司改革和發展貢獻力量的熱情和干勁。公司組織開展的各類培訓、講座、繼續教育、學術交流,促進了員工業務素質的大提升。
“品牌工程”塑造形象
按照建立一支“三高一適應”的黨員隊伍目標,公司黨委在黨員中廣泛開展了搞一項設計、做一項工作、創一個品牌、樹一面旗幟的“品牌工程”建設,要求廣大黨員在日常工作中亮出牌子、甩開膀子、干出樣子,以傳承“精心設計、注重質量、熱情服務、嚴格管理、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鑄就精品,奉獻至誠”的企業理念、光大“治學唯新,敬業唯勤,協作唯誠,服務唯實”的企業精神、追求“提供優質服務,鑄就精品工程”的企業使命,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管理精細、技術優良、服務周全、區域著名、行業知名的勘察設計咨詢公司。公司繼榮獲山東省首屆“十佳”設計院稱號之后,再接再厲,軟件開發受到國家建設部表揚獎勵,被山東省評為應用電子計算機先進單位,企業被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授予建立鐵路職工互助合作保障體系先進單位,先后獲得了山東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山東省企業設備管理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迅速增長的中鐵濟南設計院軟實力,有力促進了企業硬實力發展。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比2006年增長21%,利潤增長11%;營業收入是2003年公司重組時的2.6倍,利潤是2003年的2.39倍。公司自行設計、新建的面積達20000平方米的辦公樓、1500平方米的單身宿舍樓和2000平方米的職工食堂,人性化、智能化、現代化特征彰顯出公司不同凡響的風姿。職工單身宿舍賓館化,職工食堂家庭化,職工保險社會化,全面落實“三不讓”承諾。全院1/8的職工購買了私家車,1/4的職工購買了商品房。職工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中洋溢著濃濃的幸福之感:心里有想頭,眼里有盼頭,工作有干頭,事業有拼頭,前途有奔頭。公司真正實現了:讓大家的工作快樂起來、日子紅火起來、素質提升起來、人生充實起來。
中鐵濟南設計院,中國勘察設計企業中一顆正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
(責任編輯:仲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