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礦業公司(原南桐礦務局)勝利走過了70年光輝歷程,如今闊步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公司員工在公司黨政的帶領下,正圍繞發展大局,凝聚智慧力量,為加快建設和諧礦區而努力奮斗。
公司2003年底改制5年來,是扭虧脫困、面貌改變的5年,也是公司開拓創新、快速發展的5年,原煤生產、冶煉精煤、掘進進尺等任務全面完成,公司資產、產值、員工收入等指標在2003年的基礎上均實現了翻番。
積極實施固本擴張戰略
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公司面對礦井開采水平逐步加深、開采難度不斷增大、本部煤炭資源逐漸減少的現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力實施固本擴張戰略。
對內,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進步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二是全面推進三大生產后勁補欠工程,從2006年起實施的采掘部署、瓦斯治理、安全裝備等3年補欠任務均提前半年全面完成,礦井采、掘、解、抽四大比例關系逐步協調;三是加快技改擴能,使老礦煥發青春。
對外,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寬發展新領域,打造創業新平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5年開工建設的年產60萬噸的興隆煤礦正在緊張施工當中,今年底即將出煤,2009年全面完成建設任務;在能源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實現了貴州黔北地區5個礦井300萬噸/年生產規模的控股權,遵義地區柿花田煤礦、木孔煤礦已正常開工建設,廟新煤礦也即將開工建設,新井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公司對上述礦井煤炭資源的獲取,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努力構建安全長效機制
企業安全生產大環境明顯改善
公司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始終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有效地控制住了安全局勢。
公司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爭取國債安全技改項目,新建或改造礦井瓦斯監測與抽放以及防火、防塵、排水等系統,更新、改造安全大型設施設備,各礦井安全基礎尤其是“一通三防”裝備得到較大改善,瓦斯綜合治理取得明顯進展。同時礦井質量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齊抓共管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各級黨組織牽頭開展的安全文化建設已形成濃烈氛圍;關注安全、關愛生命、以人為本的安全大環境正在形成,企業安全狀況逐年好轉。
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為適應煤炭市場需求變化,有效應對復雜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因勢而變,搶抓機遇,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綜合經濟效益最大化。
調整品種結構,挖掘內部潛力,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堅持科技興礦,大力發展機械化采煤,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突出優勢,找準項目,非煤產業發展開創了新局面;立足現狀,落實責任,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實效。
堅持不懈深化各項改革
企業發展內在動力不斷增強
幾年來,公司不斷加大各項改革力度,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提效益。
改革改制、主輔分離、社會職能移交等取得實質性進展,使企業減債減負,得以輕裝前進;不斷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企業管理向科學化邁進;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進了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不斷深化勞動用工制度改革,推行了全員崗位工資,實行了員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與社會接軌,解除了員工后顧之憂。
千方百計為員工謀福利
企業凝聚力向心力明顯提升

公司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的宗旨,千方百計為員工家屬謀利益,切實做到了民思我想、民呼我應、民困我幫、民需我為,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穩定。
一是公司黨委切實關心貧困員工和離退休、工病亡遺屬等特殊群體,建立了幫扶基金,積極開展扶貧助困送溫暖等活動。二是積極籌措資金改善員工生活條件,讓員工享受企業改革發展成果。 三是加大礦區環境整治力度,提升企業整體形象。四是在保證企業不斷發展、強化安全生產投入的前提下,努力實現員工收入與全市奔小康步伐同步。
全面提升黨組織領導力
政治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公司黨委堅持黨建也是生產力的理念,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努力加強黨的建設,使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5年來,公司各級黨組織思想建設得到加強,組織建設得到提升,班子建設得到提高, 廉政建設成績斐然,宣傳思想工作扎實有力,人才建設穩步推進 ,群團工作蓬勃開展,穩定工作卓有成效,公司班子榮獲重慶市國資委黨委“四好班子”榮譽稱號。
大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
礦區文明程度有新提高
公司在繼承了企業近20年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學習、借鑒,聚集員工智慧,于2004年確立了公司企業文化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構架,其目標定位為“以人為本、以文化人、以文興企、創造和諧”。公司在繼承原礦務局企業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企業理念識別(MI)系統,提煉形成了“采集光熱、共創卓越”的核心理念,“頑強進取、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以人為本、安全為天”的安全理念,“生產圍著營銷轉、營銷圍著市場轉”的經營理念,“學以致用,勤于實踐”的學習理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人才理念,“以煤為業、共生共融”的環境理念,“愛企愛崗,盡職盡責”的職業理念,在干部員工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習和宣傳。
公司以安全質量標準化、準軍事化、精細化為切入點,以人性化、系統化、科學化為核心,注重從精神、制度、物質、行為等多層次抓好安全文化建設;同時努力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到團隊日常管理中去,推動了礦井區隊文化建設;組織員工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以及文藝演出等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促進了群眾文化建設。
圍繞發展大局凝聚智慧力量
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今后5年,公司將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創業發展為中心,以安全生產為關鍵,以改革創新為重點,以先進文化為引領,以員工利益為基點,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大力實施固本擴張戰略,全面推進強企富民工程,著力提高公司員工隊伍素質、市場競爭力、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經濟實力,努力把公司建成具有極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優強企業,以及員工生活質量逐步提高的和諧新礦區。其戰略發展目標是:
擴張發展目標:在2012年之內,南桐煤礦、紅巖煤礦、東林煤礦、新田灣煤礦四對礦井技改擴能目標全部實現,公司本部生產能力提高到300萬噸/年以上;規劃新建的興隆煤礦和貴州板塊五對礦井基本建成,初步形成黔北新區300萬噸/年以上的年生產規模;特水公司技改擴能、九鍋箐資源綜合開發等重點項目按期完成,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
生產安全目標:全面推進高產高效工作,確保公司原煤年產量達500萬噸以上;杜絕重特大事故,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2人左右,初步建成本質安全型礦井,實現公司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經濟運行目標:通過5年的奮斗,到2012年,原煤全員工效達到2噸/工以上;產值達30億元,資產達50億元,確保產量、產值、資產總額在2007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并做到資產優良、負債合理、競爭有力、良性循環。
人才建設目標:制定并實施“十、百、千”人才戰略工程,即到2012年,培養10名集團公司級拔尖專家,300名知識型、創新型、復合型的專業技術人員,3000名一專多能的技術工人,形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隊伍,員工隊伍素質基本適應公司跨越發展需要。
文化建設目標:企業文化建設重點要繼續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為抓手,以構建本質安全型企業為目標,努力實現公司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的進一步提高,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塑造參與市場競爭的良好外部形象。
收入增長目標:在提高經濟效益前提下,在崗員工年收入將隨著公司效益的增長而增加,其增長幅度與全市奔小康步伐保持一致。
黨的建設目標:各級黨組織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更加適應企業創業發展要求,保持公司黨委市國資委“四好班子”稱號;開展“雙向培養”活動,使公司黨員數量穩步增加,結構更加合理;把發揮傳統優勢與積極探索創新相結合,黨委系統工作塑造出新的精神文明拳頭產品;強化信訪穩定工作,把影響企業穩定、不利于和諧礦區建設的各種因素減少到最低限度。
精神文明建設目標:保持和鞏固已取得的文明單位創建成果,公司爭創市級文明單位;公司工會保持“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公司團委保持市級“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并爭創重慶市十佳“五四”紅旗團委。
通過上述目標的實現,努力把企業初步建成重慶的主焦煤基地、動力煤和化工煤基地以及集團公司的建材基地、旅游休閑度假基地和醫療救護基地,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