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對中國鐵路人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全長12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通車運營。至此,歷經3年時間建設的中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際鐵路正式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他是中國鐵路建設新的里程碑,拉開了中國高速鐵路建設、運營的序幕。
京津走向同城時代
隨著這條鐵路的開通運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北京和天津兩市指定區域間開通“EMS京津當日遞”業務,每日11點前交寄的文件類速遞郵件,在當日1 8點前就能投遞到收件人,如此速度,這還是兩個直轄市之間的快遞嗎?仿佛就是一個城市。
這一切都是現實,全程運行30分鐘,京津間初期每天47對列車密集發車,讓兩座直轄市走得更近,“半小時經濟圈”已經開始形成了。旅客的熱情同樣高漲,在開通后的第2天就有近萬人乘坐城際列車往返京津兩地,顯示了旅客的高度熱情。
“中午從北京到天津吃頓包子,下午回去還不耽誤上班。”著名藝術家閻肅在乘坐了京津城際鐵路后,作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描述。有了京津城際鐵路后,京津兩地的百姓對居住、工作、教育、娛樂等方面的選擇將更加廣泛,文化、休閑的資源將在城市間實現共享。
小宋熱愛音樂,時常關注北京音樂會的演出信息?!氨本┑拇笮蛣霰容^多,音樂會、話劇幾乎每個月都有,從天津跑過去享受一下是經常的事。”小宋以前常坐的是動車組列車,70分鐘的行程不算長也不算短,但加上趕往火車站的時間、等候下一班列車的時間,怎么也要三個小時。
“現在一切都方便了,這么短的行車間隔,不用再考慮提前多久到火車站了,一切都可以隨著自己的安排走。即使是演出結束后10點多,也不用趕時間、趕車次了……”
將要改變的,遠不止京津
一切都因這條鐵路的開通而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在全國范圍里還會陸續展現。
京津城際鐵路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第一條通車運營的城際鐵路,也是環渤海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這一規劃,到2010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9萬公里以上,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專線達到7000公里,快速客運網達到20000公里以上。
到2020年,基本實現中國鐵路的現代化,客運專線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所有的省會城市和大中城市間都有快速客運鐵路,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更會形成公交化的城際快速客運網。
“京津城際的開通,只是拉開了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的序幕,在它的背后,是正在編織著的中國高速鐵路網,和正在實現的中國經濟的再一次跨越性發展?!辫F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指出。
截至目前,除京津城際鐵路外,在建和已建成的鐵路客運專線項目達18個。它們分別是合寧、溫福、合武、甬臺溫、廈深、福廈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石太、武廣、鄭西、廣深(港)、哈大、膠濟客運專線,廣珠、九江南昌、滬寧、海南東環、長春吉林城際鐵路。
“這些客運專線,工期均為3年至5年,有的已基本建成。這樣一個龐大的網絡,將以京津城際鐵路為先導,最遲到2012年左右陸續投入運營。”張曙光如是說。
未來的幾年里,我們將陸續見證中國鐵路的跨越式發展,未來更加精彩,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