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是不少抽煙上癮者努力的目標。市場上的戒煙產品很多,但是真正取得了明顯效果的卻很少聽聞。一直聽聞如煙是一款不錯的戒煙產品。當我滿懷好奇,走進如煙集團主席王彥宸先生的辦公室,看到王總手握著如煙,神采奕奕,一股輕霧似乎在眼前縈繞,卻聞不到任何的煙草味道。我們的采訪就在解答好奇的氣氛中開始了。
“難于上青天”,也要戒
在一項調查中顯示,有80%以上的人由于種種原因在不同程度上有戒煙的念頭和戒煙經歷,有的人甚至一直有著非常強烈的戒煙想法,但仍然擺脫不了煙草的誘惑。戒煙難,到底難在什么地方呢?
王總對我們介紹說,其實煙民得的是一種病,一種叫做尼古丁依賴癥的病,人們會在生理、心理以及潛意識的行為上對煙草有巨大的依賴性。由于吸食者長期使用造成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依賴性,一旦戒煙,便會產生一系列的戒斷反應,停止吸煙后的一段時間便開始想吸煙,并感到坐立不安,煩燥,心神不寧,手足無措,繼而出現頭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適,愛發脾氣,困倦及睡眠障礙等癥狀,這些癥狀使戒煙者對煙草的渴求更加強烈。這些癥狀在戒煙開始的時候尤為突出,在一個月后逐漸消失,少數癥狀,如注意力難以集中、困倦可能要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是,所有的癥狀,一經吸煙就會立即緩解甚至逐漸消除。
如何克服戒煙所帶來的心理障礙和生理障礙,以及解決煙民潛意識里對煙草的行為依賴呢?王總說:“這就是我們的‘如煙一號’,這種香煙替代品與普通香煙的外觀相似,并完全模仿香煙的抽吸過程,是一種不需點燃的電子煙。使用者同樣可以提神、過煙癮,產生欣快感、放松感,且完全無害。即使在機場、醫院、公共場所等禁煙場合,也可以抽‘如煙1號’,過把煙癮。美國重要財經雜志《商業2.0》已將‘如煙’列為全世界10大創意產品和產業趨勢之一,天津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則為如煙產品檢測,并給予‘健康無害’的鑒定證書。我們在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申報了專利,目前在歐盟已獲授權,在其他很多地區和國家我們在近日也獲得了發明專利的授權,僅如煙這個產品上就包含了一共14項專利,從發明專利,到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外觀設計。它的特點就是煙感逼真,味道醇厚,無致癌物,既能過煙癮又不傷身體,已成煙民新寵”。
據推算,一支“如煙1號” 是可以代替一條香煙的,王總風趣地說:“其實煙民是一群非常懶的人,他們會覺得更換電池等等十分麻煩,我們不能只給勤快的煙民提供產品,要為更多的懶煙民設計一次性的連續抽1800口以上的產品。一次性使用方便,拿起來就抽,抽到沒有就扔掉。但是沒有二手煙的危害,無焦油以及各種焦油中攜帶的各種有害物質,這是它的根本特點,而且還環保,重要的是煙民對煙草的生理和心理依賴都可以去除了,這就是我們研發如煙的原理。之前也有尼古丁替代療法,但是效果不好,就是因為煙民除了生理需要之外還有心理需要,使用‘如煙’時,煙民下意識的行為需求也解決了,在惟妙惟肖的模仿中讓煙民有了吸煙的感受但沒有吸煙的害處”。
說到這里,王總又秘密地為我們展示了一款新的產品,這就是如煙在繼續研發中取得的新成果,它會在今年秋季上市。
“最后連如煙都不需要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早先人們曾經認定尼古丁是“吸煙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幾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問題并不是這么簡單,抽煙時,真正直接危害人體健康的并不是尼古丁。
北京大學醫學部呼吸科專家趙鳴武教授介紹,煙草共有上千種有害成分,已經明確對人體有傷害的就有幾百種。煙氣中有害成分約占0.6%,其中最為兇殘的有害物質當屬苯比芘、亞硝胺和各種自由基。煙草燃燒后,所產生的苯并芘是導致肺部腫瘤乃至肺癌的元兇。然而以“減煙、替煙、戒煙,雙槍并舉”為口號的如煙集團倡導的是創新科技,健康控煙。“如煙1號”采用的“新版臨界霧化技術”,全程智能化控制霧化輸出,無毒的煙霧輸出量很大卻沒有危害,并且完全滿足吸煙者的生理、心理及行為需求。
面對如煙在戒煙技術上的巨大優勢,王總打趣道:“中國有3—4億煙民,煙民戒煙,最后連如煙都不需要了,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許多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將經歷很長一段時間”
中國政府在控煙方面的舉措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通贊揚,世界衛生組織控煙高級協調員伯克·菲時博恩先生說:“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在控制煙草方面取得的成績是令人矚目的,中國政府已簽署《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據我所知,中國政府正努力使這個公約得到立法機構的批準,這說明中國是在切實地落實在控制煙草方面所做出的承諾,當然,許多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將經歷很長一段時間。”
王總說到國內的控煙現狀,內心似乎仍舊是復雜而憂慮的,他說:“中國的控煙歷史悠久,有很多先知先覺并且對煙草深惡痛絕的人,一直在做中國控煙協會,以前叫吸煙與健康協會,這些專家們都做了很多工作,如雨后春筍般的也出現了很多控煙產品,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戒嚴靈、戒煙貼、戒煙糖等等,過去做的比較好的如中脈煙克等,但是中國控煙產業還是沒有形成一個規模,還是步履維艱的。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過去從政府層面對控煙產業的推動著力不多,第二個是對于控煙方面的教育和危害宣傳各方面所做的工作不是太多。所以造成了全民性的對香煙的誤解,西方等發達國家很早就已經意識到吸煙的壞處,十幾年前就有了戒煙門診,北京今年三甲醫院才剛有了戒煙門診。”
他接著說:“由于這兩個原因,所以中國的控煙產業還沒有完全形成規模,而現在可喜的是,中國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168個國家簽署了這個公約,中國是重要的簽約國之一。現在中國各個城市也在立法,今年5月1日北京已經明確立法在公共場合不許吸煙了,當然很多公共場所還是在吸煙,這個可以理解,這是一個過程。對于中國國情來講,可能更人性化一點。西方早就不允許抽煙了,法國有17—18萬的煙警,就抓抽煙的人。香港立法不許抽煙之后,在餐廳勸阻你抽煙不聽的話他就會報警,罰款或者坐牢,執法力度比較強。在國內遲早有一天也會這樣的,這是趨勢。”
作為中國控煙第一品牌的“如煙”在這場趨勢中擔當了重要助力。在今年5月31日,第21個“世界無煙日”,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與如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青少年遠離煙草行動”在人民大會堂啟動。他們希望通過開展全國控煙圖片巡展、“世界無煙日”主題征文、百城萬校“控煙先鋒”培訓等控煙宣傳教育活動,讓青少年清晰認識吸煙的危害,遠離煙草,珍愛生命。
在活動中很多人看到圖片感到觸目驚心,王總說:“香煙從明年1月初開始不能再作為禮品贈送了,當它不能當作禮品饋贈的時候我相信煙草公司的競爭就不再是美輪美奐包裝的競爭了,也許應該是在低價上的競爭了。香煙會迅速的離開禮品市場,這些都會對中國的煙草業形成一個巨大的沖擊。中國的控煙產業的歷史和現狀是沒有哪個控煙產品能持續下去,中國控煙產業在這種形式下蓄勢待發。按照公約要求,煙草的生產每年還要遞減百分之一,國家稅收會受到更明顯的影響。誰來填補這百分之一?也就是八十到一百億這樣很大的一個市場空間。中國控煙產業會隨著這個時機再次崛起,來填補煙草日減的空白,會逐漸形成此消彼長的過程。在政府的各種政策出臺,還有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香煙的生產會逐漸下降,而代替香煙的控煙禁煙產品會連帶著控煙產業而興起。”
“似煙非煙,如煙福煙”
說到北京奧運會這個輕松的話題王總才舒展出了笑容,“這次奧運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弘揚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巨大成就。綠色奧運是一個很重要的提倡,環保意識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應該根深蒂固,這是我們精神文明的體現。”
雖然如煙在2006、2007年之間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是在一系列消毒和正名的措施之后,如煙已進入全球市場并取得了長遠進步進入了美國市場。這是如煙自身的努力成果,也是產品自身效果所帶來的自然而然的口碑宣傳。就像王總最后對如煙產品做的那句精煉的概括一樣:“似煙非煙,如煙福煙!”。
編輯 拜 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