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想要創業的人來說,缺少的往往不是勇氣和激情,而是正確選擇創業方向的眼光。對于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初始資金都是有限的,選擇把他們投入到哪個項目,哪種商品才能夠取得收益,這就要看你對行業的判斷,也就是你的眼光。這里我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
創業,你的目光要盯住四點
真正想創業又希望有把握的話,一定要對某一行業愈熟悉愈好,不要光憑想象、沖勁做事。若立志投身一項事業,不妨在該行業做一年半載,摸清路子再開業也不遲。雖然這比較花時間,但總比開業后不賺錢好。創業前的考察工作的重點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你所選擇的最好是利潤與銷售緊密相聯的行業,如當銷售額增長20%時,凈福利可以增長50%的行業;
二、對其他行業依賴性小,有較強的獨立性的行業;
三、有連續不斷的市場需求的行業;
四、少有破產、倒閉事件發生的行業。
選擇,前人為你指點迷津
前面四點是個總的原則,下面為您提供一些小道消息,這些可都是有過創業成功經歷的人的經驗之談。
大型不如小型
大型項目運行后,單位成本低,技術基礎強,容易形成支柱產業,但資金需求量大,管理經營難度大。而一般的投資者,哪怕你已經是百萬富翁,只要是做民間性質的投資,就宜選擇投資小見效快,技術難度系數低的投資方向。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民間投資項目種類千差萬別,經營方式無奇不有,但上千萬的大項目卻是寥若晨星。
重工不如輕工
重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輕工業卻是發展的龍頭。重工業投資周期長,回收慢,一般不是民間資本角逐的領域,而是國有企業的一統天下。無論是生產加工,還是流通貿易,經營輕工產品尤其是消費品,風險小,投資強度、難度小,容易在短期內見效,因此特別適合于民間資本。
用品不如食品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有聞名世界的飲食文化。千家萬戶的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食品市場是十分龐大而持久不衰的。而且政府除了技術監督、衛生管理外,對食品的規模、品種、布局、結構,一般不予干涉。食品業投資可大可小,切入容易,選擇余地大。
男人不如女人
西方商界有句口頭禪:做女人的生意,掏女人的腰包。市場調查早已表明,社會購買力70%以上是掌握在女人手中。女人不但執掌著大部分中國家庭的“財政大權”,而且相當部分商品是由女人直接消費的。高檔時裝、鞋帽、名貴首飾、化妝品、無不是女人的世界。所以,你若在消費品領域投資,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把你的客戶定向于女人,你就會發現更多的機會。
大人不如孩子
小孩代表未來,獨生子女在中國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因此中國的兒童消費品市場是很有特色的。在零售食品、用品方面,很大一部分是兒童消費品的市場。兒童消費品市場彈性大,隨機購買力強,加上容易受廣告、情緒、環境的影響,向這種市場投資,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選擇。尤其要看到,在中國,滿足了小孩的需求,在很大程度就是滿足了他們父母的需求。
綜合不如專業
品種豐富,大眾買賣,這已經是一般投資者的思維定勢。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是計劃經濟中上下認同的模式。市場經濟是綜合化發展的,不過這更多的是一種宏觀的態勢和整體格局,微觀領域往往要靠專業化取勝。專業化生產和流通容易形成技術和批量經營的市場特色,廠商有競爭的環境,用戶有較大的選擇余地。
內地不如沿海
內地有資源,投資市場潛力大,但沿海投資環境好,信息靈敏,交通方便,資金流通性強,市場活躍。近年來,我國東南沿海已形成投資熱帶,機會多,資金容易找到項目,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兼而有之。因此,資金投向著眼沿海,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當然內地也有不少投資機會,但沒有投資大氣候,成功概率比沿海地區低得多。
文章來源 中國創業致富網、天涯網創業家園版
編輯 拜 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