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1955年生于北京,中國新文人畫派畫家,1994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中國畫名家研修班。作品曾三次入選全國美展并兩次獲得銅獎;曾赴臺灣、馬來西亞舉辦畫展及藝術交流;曾參加新文人畫一系列重要展覽。出版有《于水畫集》。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晚報》總編室副主任。
邂逅發生在十八樓。
我與她邂逅,欣賞她在一年四季里不斷更改的容顏。她像一幅多彩的畫,映在十八樓上,我的落地窗中。
夏天的她,神態嬌媚。熾熱的陽光照在她身上,反射出的光芒就變得清涼。她在夏天是一條河,是一條兩岸夾著厚重石岸的苔蘚綠色的河。兩岸上是一線柳樹,枝條輕拂水面,這時她便微笑,于是河面便泛起一圈漣漪,仿佛她嘴角微陷的酒窩。夏風吹過,閃亮亮的一片鱗波久久不散。在夏天與她邂逅,就覺得一陣清涼沁人心脾,煩躁、不安的心情一下子煙消云散了。夏天的她,清涼溫柔。
入秋的她,艷麗動人。九月的落葉掠過她的發梢,卷起一絲一縷的淡淡憂傷。她在秋天是一片云,隨風飄蕩。形態輕盈,卻顯得那么脆弱。夕陽給她繪上紅妝,一別往日的素凈,然而卻顯得恰到好處。所謂:“淡妝濃抹總相宜”。大概就是這樣吧。盡管她很美,但在這個季節里總透出一絲憂傷,秋風里的她顯得無依無靠,被風支配,步履慌亂。入秋的她,凄美憂傷。
冬夜的她,靜雅脫俗。清冷的冬夜包裹了她,她默默地佇立,等待著她的等待。她在冬夜是一盞昏黃的路燈。她堅定地站在街角,散發著溫暖的橘黃色光芒,這光就像她的想念,蔓延在黑色的寒風中,融化了一片冰凍的空氣。她僅有這些能量。我知道她等待的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她在等待春天的到來。冬夜的她,安靜堅定。
春日的她,綻放活力。春天清晨的陽光很清澈,讓凍僵了的她漸漸復蘇,她終于等到了這個美好的季節。她在春天,是岸邊的草坪。暖風擦去一些枯黃,露出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嫩綠。這一片枯黃中點綴著零星綠色的外衣,讓她顯得很有精神。鳥落在她肩頭笑,她覺得一切都變得美好。春日的她,充滿向往。
這是我與她一年四季里的邂逅。
她就是我窗外的風景。她一年四季都有打動我的地方,能與她邂逅,這的確是我的榮幸,我感覺生活很美好。
我覺得四季是一個輪回,有生機勃勃的春日,也有淡淡憂傷的秋天。其實,人生也像四季一樣是個輪回,你會邂逅悲傷與坎坷,但請不要忘記,悲傷坎坷后面,你也將邂逅幸福與快樂。
生活是美好的。


編輯 汪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