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所憂慮的是,美元不斷貶值,何時能夠見底?美國究竟會采取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它的經濟走勢會走到什么地步?”
當這樣的擔憂不是出自美國總統布什。而是中國總理溫家寶之口時,足見美元的走低到了怎樣的程度。市場對次貸危機及其對美國經濟總體影響的擔憂加劇了美元的下滑勢頭,而它的廣泛使用更使這種疲軟帶來的影響波及到全球。大幅貶值的美元在給盯住美元的經濟體帶來越來越大的通脹和出口壓力。害怕經濟陷入衰退的央行很可能選擇讓本幣升值而不是緊縮的貨幣政策作為對策,但對持有大量美元的經濟體而言。此舉無異于讓資產貶值。
目前尚難以預言美元何時能擺脫貶值的陰影。只有當經濟前景更為明朗化,美元才能進入新的平穩期。
韓元:比美元更軟
就在美元兌多種貨幣大幅走跌時,卻在3月突破1000韓元的關口。當美元因次貸危機及當地股市下跌撤離韓國時。韓國的經常賬戶收支對進口價格的變化更敏感。一向以出口見長的韓國在今年2月連續第三個月出現貿易逆差。
歐元:進退兩難
歐洲不僅受到次貸危機的波及,歐元匯率兌美元屢創新高正在成為新的問題。美元疲軟直接威脅到歐盟的出口,但強勁的歐元又有助于減輕以美元計價的石油進口的負擔。根本上,歐盟所期望的仍是穩定的匯率和經濟環境。
日元:危險信號
3月13日,美元兌日元12年首次跌破100日元。盡管分析師表示美元的疲軟不等于日元的走強,但低于100日元的匯率不僅重創了日本股市,更使日本經濟的支柱之一出口受到嚴重威脅,且加劇了日本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的可能性。
大宗商品:投機替代品
近期,美元的貶值,加上信貸、股票與證券市場的動蕩及短期實際利率的下跌。使得石油、黃金和谷物等大宗商品成為被追捧的投資對象。大量資金的涌入不僅推高了大宗商品的價格,同時也使這一市場上投機的風險加劇。而當大宗商品價格猛然回落時,被圍攻的美元則得以喘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