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為競爭對手的安踏和李寧曖昧共享著一名NBA球員的品牌價值。
設想一下,如果耐克的營銷人員看到自己的簽約明星,比如喬丹,在公眾場合穿著一件阿迪達斯的運動服,他應該作何感受?
這就是安踏公司品牌總監徐陽最近的心情。2007年9月底,為了簽下休斯頓火箭隊的大前鋒路易斯·斯科拉(Luis Scola),徐陽拎著十幾雙安踏鞋、忍受著被美國海關誤以為是鞋販子的歧視、靠誠意打動了這位2004年奧運會上阿根廷隊奪冠的重要功臣。11月初,雙方締結一紙契約。
徐陽的努力似乎是值得的。簽約時,斯科拉還只是一名新秀球員,待命的“板凳匪徒”,進人2008年,他已經成為球隊主力,且逐漸成為NBA新秀榜上的前排人物。而當姚明受傷,斯科拉成為火箭隊繼續其連勝之旅的關鍵之一。短短幾個月間,中國的籃球迷們已經對這個留著長發、假動作紛繁的阿根廷人喜愛有加,而在網絡論壇上,因斯科拉諧音為“四克拉”,他經常被球迷們昵稱為“鉆石”。

順理成章的,斯科拉的電視廣告和球鞋被安踏排上了日程。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徐陽一手策劃的電視廣告還未推廣,電視上已經出現了一支以斯科拉為主角的運動廣告,而這支廣告屬于安踏最大的對手之一李寧。
為什么一個球員可以同時屬于安踏和李寧兩家運動品牌?這得益于李寧更早之前與阿根廷國家籃球隊簽下的球衣贊助合同,由此,李寧擁有阿根廷籃球隊三人以上的集體肖像使用權。于是,這條在央視奧運頻道熱播的李寧品牌廣告上出現了和隊友沖破重重阻撓、完成傳接配合并最終飛身爆扣的斯科拉。
“郁悶”,這是徐陽對《環球企業家》回憶第一次看到這則廣告時的感受。他覺得被戲弄了,并第一時間聯系了斯科拉的經紀人。得到的回復并不樂觀:安踏與斯科拉的合同中并未涉及阿根廷國家隊相關事宜,而且,斯科拉極為愛國,“他無法拒絕國家隊的合理要求”。
“我們至少在2007年初就確定了目前的宣傳方案,6、7月份就擬定了拍攝計劃和人選。”李寧品牌公關部經理王世永如此向本刊解釋。王說,李寧和阿根廷籃球隊進行過協調,但“不會和安踏直接接觸,這不符合商業規則”。
關于這顆“鉆石”的所有權,就這樣曖昧的一分為二。安踏的斯科拉電視廣告將在2008年4月展開推廣,與李寧的品牌形象廣告不同,安踏的廣告將主打相關產品。徐陽玩笑說,他甚至希望李寧能夠簽約更長的時間,因為以后,“觀眾看到斯科拉,就會想起安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