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遠離非理性的國內股市的困擾,不妨借道網絡去直接參與全球最規范資本市場。
目前,政策明確允許的中國居民投資境外市場的渠道仍限于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在最早只允許投資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后,各家中外資QDII產品現在已被許可投資境外股票市場,中國國內投資者由此間接持有了國外上市公司的股票。但QDII產品表現多不如人意,據統計,基金系QDII產品平均虧損30%左右,其中民生銀行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在虧損5096以后已經成為首個被迫清盤的QDII產品,專家理財的優勢并沒有充分體現。
2007年8月,為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減緩國內股票市場過熱的勢頭,中國政府對國內居民直接投資境外股票市場政策上曾經放松,并選擇天津濱海新區進行試點,投資對象為香港證交所公開上市的證券品種,但后來因各種原因暫緩。而從最近中美經濟戰略對話達成放寬投資美國證券市場的協議判斷,“港股直通車”政策有可能恢復。
事實上,即使在目前,普通的中國公民只要擁有幾個基本條件,就可以提前邁出投資海外股票市場的第一步。第一,擁有外匯,要知道海外市場并不像內地A股市場一樣使用人民幣計價;第二,私人護照,你需要在海外開立股票賬戶,這需要提供身份證明,護照就是你的國際身份證;第三,在目前,如果選擇直接買賣境外股票,互聯網將是主要的操作平臺,開通電子投資理財或者互聯網投資理財的通路和使用許可是你以后一切操作的基礎。
接下來,你需要找一家可以提供境外股票交易服務并且可以信賴的證券經紀商。相比證券公司實實在在的交易大廳,如何判斷那些只在網頁上存在的證券公司的真假?一些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把那些最不靠譜的公司先行剔除,所有美國證券商都受到美國證監會(SEC)或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監管,投資者可以到FINRA網站www.finra.org查找該證券商是否為登記會員,同時可以查出其商業歷史和營運規模。

數一下分支機構數量是非常實用的辨別手段,通常分支機構多,券商實力較強,交易相對有保障。是否提供中文服務也是測試指標之一,能夠提供中文服務不僅便于交易,也能看出看出該券商對中國市場和中國投資者的重視程度。不能面對面的話不妨打個電話,和券商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就可以感受對方的誠意和專業程度。
當然,聞名不如見面,如果能委托國外的親友現場察看、了解情況,可信度就能大大提高。
另外,經紀商會對每筆證券交易收取傭金,如果頻繁交易再加上維持股票賬戶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同券商收費標準差別可能很大,這也是選擇券商要考慮的因素。
具體步驟可以用史考特證券(Scottrade Inc)作為例子。這家超過2S年歷史的美國股票經紀公司的網站除了英文頁面,提供的唯一外語服務就是中文。
網站列舉了開戶手續:下載并填寫申請表格,影印護照,選擇任意影印一張帶有姓名與地址的水電或銀行賬單傳真到史考特公司,或將掃描文件電郵到史考特的電子郵箱,當天或者第二天申請人會收到含有賬號密碼的通知信,然后到郵局將之前資料的正本郵寄到史考特,并銀行電匯。史考特收到資料時,就會通知申請者可以進行交易。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周。
相比從未踏上美國的人來說,曾在美國留學、工作、出差的人炒美股就更加便利。他們中很多在國外期間已經辦好了賬戶,并存入了一定的運作資金。福州工作的肖微在美國就讀時,就在美國經紀公司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開了一個賬戶。在肖微看來,“網上委托這種形式很方便,有時凌晨2點鐘起床委托一下。不行的話,可以打一個對方付費的電話過去,幾分鐘就可以辦完”。
不過要做到時刻關注美國股市即時交易畢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時差,美國股市在北京時間晚上9點半到次日凌晨4點開市交易。因此,一些投資者更熱衷炒港股。
從現實難度講,炒港股比炒美股要容易很多,內地居民甚至不必親身去香港開戶。香港恒豐證券在深圳設有分公司,其客服人員稱: “香港會認可大陸的身份證號碼。我們還會給您寄股東卡。”按照客服人員的說法,一旦接到申請表格,就會通過香港的總公司為客戶開立港股賬戶,并通知客戶上網修改密碼和匯款。
分析人士認為投資港股比A股有一些優勢:國內證券市場經過大幅飆升,很多股票估值過高,投資風險驟增。而相對中國大陸股市二三十倍的市盈率,香港股市的市盈率只有10多倍;將要回歸A股的大型國企藍籌股可能存在較大贏利機會;香港市場對IPO融資承受能力強;香港證券市場交易品種豐富,全方位的金融服務以及高度嚴格、規范的監管法律體系明顯強于A股市場。
但在沒有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投資境外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風險。“因為香港沒有外匯資本管制,因此內地的投資者和香港本地的投資者沒有分別。”港交所發言人陳涓涓對《環球企業家》說, “但是他們來的時候,必須首先清楚自己的居住地有沒有限制到境外投資。”
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中國監管部門目前尚未與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監管部門簽署相關協議,到目前為止,中國公民到外國進行金融投資屬于隨時可能被取締的狀態,不受法律法規保護。換言之,直接參與境外股票市場,造成的任何風險由投資人自行承擔,其中也包括投資決策風險。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投資者認為他們不具備投資全球市場必需的知識或技能,而首批從事海外投資的QDII基金去年末以來超過20%的跌幅也能有力地印證這種悲觀看法。
至于一些投資者為了投資境外股票與地下錢莊打交道所產生的風險更難以估量。 “這些機構沒有資質,沒有任何信用。”趙錫軍說,“從大的方面來說,這種行為威脅到了正常的金融安全,從小的方面來說可能會引發各種詐騙,風險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