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中午參加了同事的婚禮,那場面是相當的大。16輛婚車披紅戴花浩浩蕩蕩一路駛來,連交警都險些避讓不及;震天響的禮炮差點將大廈的門玻璃震碎;寬大的餐廳里38桌酒席濟濟一堂。在神圣的婚禮進行曲伴奏下,新郎新娘一路微笑款款走來,向父母大人、向來賓、向對方行鞠躬禮。婚禮主持充滿詩意富有煽情的朗誦詞將婚禮氣氛撥弄得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我們在一片碰杯聲中開始了敞開胸懷的喜吃大喝。當時我就想,現在的人真是風光啊。
下午去逛公園,一輛小別克在我身邊嘎然而,止,我的一個親戚探出頭說:“叔,我離婚了,剛剛辦完手續。”
離婚了,怎么可能呢?一個星期前夫妻兩人還在我家吃飯,有說有笑的。不會跟我開玩笑吧?親戚拿出綠皮本本揚了揚:“孩子、房子歸她,車子歸我。”一副輕松無所謂的樣子。
我半天無話。兩年前剛喝完他倆的喜酒,那天的排場也是相當的大,怎么就為幾句爭吵說離就離了?
這個周日有點怪,讓我看到了婚姻的進進出出生生死死。
也不奇怪。哪一天不是這樣:有的人在結婚,有的人在離婚。婚姻就像一扇門,有的人在進去,有的人在出來。那扇門敞開著,進出是自由的,全看你怎樣選擇了。
一位管婚姻登記的朋友告訴我,在我們這個小縣城,結婚與離婚的比例已經在5比1左右了,據說有些地方已經達到3比1,成直線上升態勢。當代人的婚姻究竟怎么啦?是文明之路的必然趨向還是情感與責任的衰落?我不能草率了結論,但我禁不住將目光落到身邊,注視現實生活中婚姻這扇門。
有多少人愛到了死去活來,愛到禁不住牽手跨進門,步入婚姻的殿堂。為了這一刻,不知消耗了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多少情意綿綿。街頭駛過的一長溜一長溜婚車隊,賓館飯店里熱氣騰騰的山珍海味,酒杯里蕩漾著的笑容,都是為了這一刻。我的一個鄉下鄰居,女兒在縣城一家企業做出納,與同企業一個車間主任相識相愛到準備結婚。眼看著身邊的人婚禮那么大排場,自己也不能太寒酸了。女方提出了結婚那天婚車不能少于8輛,不能奔馳打頭也要奧迪A6,酒席擺在上檔次的飯店不能少于15桌……男方越聽越心虛,他知道自己是無能為力,可是為了這一刻,也只能咬咬牙了。婚禮那天也算排場,新郎新娘面帶笑容,面子掙到了,可是里子已經撕破了。我知道他們債臺高筑,也為此鬧了不和。不知道他們現在生活得好嗎?
在豪華婚禮的背后,掩藏了多少無奈多少矛盾;在華麗的婚姻外表下面。掩蓋著多少虛榮多少痛苦。是真愛何必在乎形式,是生活何必為他人而活。我想說的是,當你走近了婚姻這扇門,別急,請留步深思:你準備好了嗎?真的可以白頭偕老嗎?
一對年輕夫婦育有一子,生活本來美滿。一日,妻子看到了老公抽屜底下一張照片,與一位陌生女性坐在一起,于是起疑心并追問老公。老公解釋是若干年前一次同學會上別的同學給拍的,那是一份記憶所以保留著。妻子追問為什么不是別人而是這個人,一定與這人有特別關系。老公無語。從此,老公的行蹤在妻子的關注下,后來老公煩了火了,再后來老公真的與別的女人好了,但不是照片上那個女人。他們終于從婚姻的門里走出來了。他們走了,孩子成了二人的牽掛也成了二人的累贅。
在我住的這幢樓上有一對更年輕的夫婦,女的跟一位小老板好上了,說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去了,男的吞不下這口氣,也與斗位女子好上了。夫妻倆各得其所了,可憐5歲的女兒有了爸就沒了媽,有了媽就沒了爸。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那小女孩在媽那里看見媽不是跟爸睡。而是跟一個叔叔睡了;在爸那里看見爸不是跟媽睡了,而是跟一個阿姨睡。年輕的父母們是否意識到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已經打下了怎樣的烙印?后來這對年輕的夫婦也從婚姻的門里走出來了,小女孩天天哭著要媽媽要爸爸;兩人的心被女兒的哭聲哭碎了。
婚姻不是兒戲,你想好了再做。婚姻是一扇門,那門敞開著,想進去的人,你三思后再進;想出來的人,你要慎之又慎……
編輯 朱小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