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投資》編輯部:
我很想創業,但現在還沒有具體項目。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剛創業的人是不是都只想著賺錢?我現在有一種疑問,我創業是賺錢還是賺經驗,哪一點重要呢?如果創業初期我想失敗賺經驗,這種想法可取嗎?
姜先生
姜先生:
你的想法非常有意思,我們也是第一次碰到。考慮一下你這個想法,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未慮勝,先慮敗”,但是從做一件事情伊始,就想奔著失敗去的,你大概是第一個。從我們的角度看,將近10年辦刊過程中對無數創業者的觀察,即便是失敗,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也未必就能夠得到什么經驗。因為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就拿經驗來說,也是包含多個方面,到底你的一次失敗,能得到幾個方面的經驗呢?而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又有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去不斷經歷這樣的失敗以獲取有益的經驗呢?你這一次失敗獲取的經驗對于下一次創業,又到底有多少借鑒價值呢?這都是問題。所以我們想,創業,從一開始就盡力奔著成功去爭取,為此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作好多方面的準備—包括失敗,這樣的話,即便萬一不幸,真的失敗,也至少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有利于積蓄信心再戰,我們認為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另一方面,創業如果不想著賺錢,不是為了賺錢,那你是為了什么呢?只有一種人可能創業開始就不是為了賺錢的,像劉永好的兒子在北京南山弄個滑雪場,投資幾百萬元,劉永好就公開宣稱,讓兒子去創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他多一份人生的閱歷,多一些做商業的經驗。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你得有個好爸爸,不怕讓你賠錢,你即使這次賠了,只要你想干,下回還有人立即給你把資金接濟上;要不然,就是你自己擁有足夠的積蓄,經得起自己無數次毫無獲勝把握而言的折騰。除此之外,奔著賺錢去創業就是一個正確的想法。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假如你是一個擁有大志氣的人,胸懷天下,你也得首先讓自己“達”,而后才能去“兼濟天下”,這個“達”,在商業上說就是賺到錢,而且合理合法賺到盡可能多的錢。李嘉誠、邵逸夫都是自己先“達”了,然后才去兼濟天下,然后獲得億萬人景仰,一般人的恐怕也走不出別的路,這是我們的意見。
《科學投資》編輯部
《科學投資》編輯部:
一直想創業,但一直被人嚇唬,說創業如何如何的不易,如何如何的艱難,創業真的有這么難嗎?
夏先生
夏先生:
創業難與不難,是個相對的問題。有些人一蹴而就,對他們來說,創業似乎是件很簡單的事;有的人經過百戰千戰,但屢戰屢敗,最終落個人去財空,身心俱疲。所以我們覺得,如果你有心創業,首先應該考慮的不是創業難與不難的問題,而是為你的創業作好充分的準備。這個準備,包括知識上的、資金上的、精神上的、社會關系上的、技能技巧上的、創業方面上的、項目選擇上的,等等。準備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創業就越不難;反之,創業就越難。
關于創業的具體準備事項及準備方法,請關注《科學投資》雜志,對眾多涉及創業的疑難問題,均有詳細解答,肯定能助你在創業道路上事半而功倍。
《科學投資》編輯部
《科學投資》編輯部:
我高中畢業后五六年都在深圳打工,拿的工資非常低,除了吃飯,幾乎剩不下什么積蓄。而且工廠環境畢竟惡劣,人事關系復雜,感覺在這里長期呆下去,也學不到什么東西。加上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真害怕自己到了30歲仍舊一事無成,那時就是想打工也打不成了。所以現在想自己創業,做點事情,但我只有很少的一點資金。我自己幾年下來的積蓄,加上父母資助一點,借了一點,總共估計最多也不會超過5萬元。這點資金夠創業嗎?如果可以的話,我應該做點什么?謝謝你們的幫助!
陸先生
陸先生:
創業沒有一定之規,資金多有資金多的做法,資金少有資金少的做法。就一般而言,對于資金匱乏的創業者,要實現創業理想,需要把握幾條:第一,穩。雖然創業有風險,創業也要冒險,但是相對條件而言的,不要被誤導。要尋找最穩當的項目,有發展前景又比較保險的行業,譬如衣、食、住、行這類循環消費較多的行業,中國十幾億人口,每天吃穿住行要花的錢可以說是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先將項目鎖定在這些范圍,然后進一步權衡,客觀來說,貿易型項目比較適合資金匱乏的創業者,即開店。店門一開,生意就會來,是多是少看經營,見仁見智。第二,低。缺少資金千萬別選中高檔消費品經營,否則后續追加的投入以及隨之增加的經營成本、費用等會把你壓得喘不過氣,步入惡性循環。中國人還是窮的多,滿大街一抓一大把,瞄準這些人,經營廉價商品,薄利多銷,成本低,對運營條件要求不高,是可以達到賺錢目的的。你看看做小商品、便宜貨、廢品回收的都哪些人,他們中間賺到肥得流油的多的是,而這些都是很多人瞧不起的生意。第三,快。無論做什么生意,原材料或者貨都要有一定的庫存,再小的庫存都需要科學管理。進貨不求多,要精,好銷的適當多進,主流的貨品走量,搭配的貨品走利潤,不要一味求價格低而盲目進貨量大,資金周轉不靈,猶如背上大石頭跑步,速度會把你打敗。第四,現金為王。要選擇一開張就立刻能夠產生現金流的產品,以資金的周轉速度彌補資金總額的不足,實現滾動發展。
《科學投資》編輯部
《科學投資》編輯部:
目前很多地方都時興一種格子店出租,就是在一個大商場里面把面積分割成很多的小格子,最小的一個格子的面積甚至不到一平米,租金也很少。我看到有很多人租這樣的格子柜臺,生意都不錯。我也想租一個這樣的格子柜臺,但是發現銷路好的東西似乎都已經有人在賣了,不知道你們有什么好推薦?
趙女士
趙女士:
格子柜臺確是一種新興的商業形式,是一些有眼力的商人根據現在失業人口眾多而多數人手中資金十分有限,又想做點什么,賺點錢貼補家用或養活自己推出的,效果很好,大多數都可以做到了雙贏。經營這樣的格子柜臺,按尋常小生意的模式,找一些生產廠家進貨或批發市場進貨,然后自己銷售,中間賺些差價,但是對經營者來說,一般效益都不會太好。因為柜臺面積少,又要具備一定的品種數量,進貨時量就不可能太大,在價格上很難降下來,批零之間利差有限。以我們了解,最理想的一種方法是自己設計、自己加工或找人加工制作,然后通過格子柜臺進行銷售,也就是賣個性產品,效益一般都會不錯。對創業者來說,不要被“個性產品”這幾個字嚇倒,你自己設計的、自己制作的,與眾不同,外面找不到同種樣子的產品,就可以稱作是個性產品。未必一定要是專業化人才進行專門性設計的產品,才可以被稱作是個性產品。這個時代,每個人的興趣、想法都不一樣,只要你找好方向,這個方向最好也是潮流方向,而且緊抓實用、別出心裁、與眾不同幾個關鍵詞,產品總是會有人感興趣的;對現有產品進行產品組合,比如購進別人設計的包,加上以你的眼光選擇的裝飾進行組合,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就趙女士來說,你不妨自己先做出一些產品,然后拿到朋友中間去試試,聽聽朋友們的反映,檢驗一下你自己是否適合做這一行。如果朋友們反映良好,你就可以動手了;如果不行,你再想想,看看能否找到這樣一個具有時尚感覺和設計能力的朋友(兼職就可以),大家一起來做,合伙分利,也是可行的辦法。祝你成功!
《科學投資》編輯部
《科學投資》編輯部:
我是你們的一名讀者。現在想創業,我想向你們請教兩個問題:第一,在北京創業能否以個人創業計劃作價入股,如果可以該如何操作? 第二,北京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公司都有哪幾家?
張先生
張先生:
就你的問題答復如下:
第一,在北京創業能否以個人創業計劃作價入股,如果可以該如何操作?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答案:一,如果你的合作伙伴同意你以自己的創業計劃入股,那么,你們的團隊可以為你的創業計劃共同進行評估和作價,只要你們之間能取得一致,就不涉及工商部門的問題,但在進行工商注冊時,為你的創業計劃作價的這一部分資金,需要你的創業伙伴在注冊時拿出來。二,如果只是一個創業計劃,而其中并不涉及到國家認可的、可以以資金量進行價值評估的專利發明、專有技術等內容,那么,在進行工商登記時,工商部門是不允許其作為無形資產作價入股的。
第二,北京專業的無形資產評估公司都有哪幾家?這個可太多了,隨便從網上找找,就有一大堆。這項工作,你自己就可以很方便地做了,為節約讀者時間,我們在此就不再贅言了。
《科學投資》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