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新的水彩畫帶給大家的是一段美妙的審美歷程,看著他的畫,真真有種遠離塵囂,寄居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感,妙不可言。
王維新1938年1月出生于浙江溫州。195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附中,1963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198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協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獲獎。1988年1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王維新作品展”,廣受好評。《歸途》獲美國華盛頓州藝術節繪畫一等獎。1992年法國拉維魯尼市當代藝術博物館專門設立了“王維新作品陳列館”,并授予“榮譽市民”稱號,中國水彩畫在國際上獲此殊榮者,王維新是第一人。
王維新的多幅作品為大英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曾擔任全國第九、第十屆美展評委和全國第三至八屆水彩水粉畫展評委。著有《銅版畫技法研究》、《論水彩藝術》、《水彩的藝術表現》等。出版有《王維新畫集》、《王維新作品集》、《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王維新水彩》等畫冊。
王維新青年時期就十分鐘情于水彩畫,在浙江美院讀書時養成了“朝畫晨曦晚畫霞云”的多年不斷的習慣。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期間,他曾多次帶領學生遠赴敦煌、新疆、青藏高原等地寫生。他嚴于律己,對學生也有相當嚴格的要求。他每次寫生回來,都會帶回大批水彩畫作品。這些墨色濃厚并帶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特色的作品,表現出了他對少數民族地區極大的激情。這些作品在北京及各省市的藝術交流中,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他那如意傳神的畫作,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維新先生對秀麗明媚的江南水鄉和廣袤的大海情有獨鐘。于是在他的妙筆下,這些風物更加具有詩情畫意。如《姑蘇之霧》、《海邊小鎮》、《清晨》、《太湖雨》、《鄉路》等,是那樣地出神入化,深深打動著讀者。再如《泉港漁島》,縱目四望,周圍是一片多么秀麗的景色啊!遠處,可以望見碧波萬里的大海,近處,可以看到島邊的綠樹緊連著寧靜的漁民房。隨著目之所及,由遠而近,又由近及遠,有層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基調明朗、健康,表現了畫家愛自然、愛大海、愛生活的思想感情。畫家對自然美有敏銳的感受和洞察力,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動靜結合,進行層次分明的描繪,給觀者以美的藝術享受。整個畫面意境全出,自然而空靈。
“藝海無涯,前路無窮,行者如我。”這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是王維新先生在藝術道路上積攢數十年實踐經驗所得出的總結,這足以說明一位大藝術家的胸懷。王維新先生的水彩畫,給人以疾筆速寫之感,但絕不是草草了之,而是對物象與特定的情景進行深入了解后,以美的感受繪出簡潔生動的畫面及蘊味綿長的意境。王維新先生的水彩畫繼承了民族傳統中線的運用,并靈活借鑒了外國各名家的特點,從而形成了簡潔、概括、生動、狀物傳神的風格。他的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國內的優秀名作,而且引起了世界各國藝術界的關注。在藝術形式的探索上,則是全身心投入,將東西優秀文化融會貫通,創新不斷。
意境是衡量藝術美的一個重要標準。所謂繪畫的意境表現,實際上是創作主體借助某種物質,將其所感、所悟、所思轉化為可以為人所感知的一種視覺信息。藝術家的氣質修養不同,對自然物象的感悟和表達也就迥然不同,從而形成藝術上豐富多彩的形式與風格,產生不同的意境美同時,自然物質存在形式的多樣性又決定了藝術家造型語言的萬千幻變。在王維新先生的生花妙筆之下,人與自然的虛實變幻,在水彩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水與彩在相互交織、流淌、滲透、浸潤,從而形成了特有的難以名狀、自然天成、亦幻亦真、神奇美妙的意境美,就像一曲奇妙的變奏,能把人和自然中的景象表現到極致,尤其適合于表現空靈透暢的境界,不似人為,竟似天成。
王維新先生對他的故鄉飽含著無限深情,他的作品總是透露出濃郁的詩情與鄉情,即便是從畫題上也能令人感到一種敏捷的思緒。縱然是輕輕掠過或者驚鴻一瞥,都無法逃脫畫家的眉眼,如《起風了》、《小鎮冬雨》、《漁村春早》《海島郵路之艱》……王維新先生對大海亦頗具迷戀,他的多幅反映濱海風光的作品,調子明亮,色彩朗朗。那燦爛明快的色調充滿了畫家對新生活熱烈擁抱的激情與活力。在他的《肖厝海灣》、《泊》等作品中,沖擊你視覺神經的首先是那些柔和、細美的線條。它們完美相融,形成了穩定、美麗又自然的畫面意境。進而,是畫家從長期實踐中奠定的水彩嫻熟技法,他采用油畫般厚重、細膩、豐富多變的筆觸和微妙的色階變化技巧,將帆船、陰影、陽光的斑駁、空氣的質感都著力地細致刻畫,尋求著和諧中的變化,對比中的和諧。此刻,光與色的變奏形成了誘人的色彩韻律。同時,又以水彩畫溫潤透明的濕畫法,用水色流動的特點營造出了多姿、朦朧、靈動的襯景和遠景,如詩一般的意境和交響樂般的色彩效果,便如此在畫面中交織產生了。
王維新先生的水彩畫能讓你感到清風朗潤,白云悠悠,空氣在顫動。流動的空氣中你仿佛能聽到樹葉在颯颯響,又仿佛能嗅到草葉的清香。此時,畫者已非事物表象的描摹,而是在借景物細心地推敲大自然的光線與色彩的內在聯系,并借景生情地把色彩,光線,速度以及畫家的思緒都巧妙地表現在了作品之中。如果能擁有這極具觀賞和裝飾價值的藝術品來點綴人們的生活,提高文化品位,那真的是情趣倍添,陶冶情操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水彩畫總是給人水色淋漓、透明清新的迷人景象,再現詩般的意境,重溫浪漫的場景。而王維新先生的水彩畫完美詮釋了畫家對自然和生命的頓悟,是畫家對哲學和審美的重新思考,也是畫家心境的自然流露。在確定大色調關系的前提下,亦會注重局部的色彩變化,豐富色彩內容,使得畫面層次清晰,意境盎然,這些細節之處無不表現出畫家內心流淌的激情和對寧靜致遠的無限向往。自然的美包涵了太多的人文含義,對人類世界是離不開的生命棲息地,那么對于繪畫,風景是一個無窮盡的內容。王維新先生不是被動地去復制自然,不管是風景、靜物、人物素材、眼前美的相關事項,他只畫真實處境中的真切感受,把自然中獲得的啟示,遵循自身的感受,貼近理想趣味加以提煉,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創造出一個個有據可依的心緣世界。王維新先生真正做到了能把世人眼里再平淡無奇的景物塑造出獨特的視覺美感,挖掘出其深層次的內涵。那不是僅僅靠技法就能達到的境界,那是畫家數十年來對生活的認知,和對藝術的修煉與沉淀。
王維新先生在創作中,苦思、追求、探索,并深深地注入其詩一般的情懷;他常常巧妙地運用形式語言,來賦予作品的感人魅力.他善于尋找到一個又一個極好的主題,并孕育出具有獨特文化韻味的畫題。王維新先生沒有高深莫測的名人氣派,直面人生從容淡定,洞察藝事不失本真,其明哲、堅毅、中正為人所尊重,真摯、潛心、高雅令人珍視,在藝術圈、教育圈有極好的口碑,讓后學等等獲得對藝術和人生的豐富教義。在他數十載的潛心修為中,汲取著博大精深的中西文化,表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不僅洞悉東西方繪畫大師的形式風格的精粹,造就了深厚的繪畫造詣,且對成熟和完備的任何一種“描摹”意識具有了免疫。所以他重視藝術的自我改造和延伸、超越。王維新先生貫注時代的感性認識,主動滲入生活的理性感悟,藉以自我的思想靈感。由寫實而寫意,由具象而印象,變幻萬千。作品脫離了題材景物的限制性和典型性,淡化了客觀存在的因素和痕跡,強調象征性,呈現了個人內蓄情結的神性表達,創造了更大的聯想空間。那些意象的景致或神秘、或寧靜、或典雅、或飄逸,帶給觀者種種擬人的非現實的視覺和心里體驗,一個個脫離庸常時空的清新世界,詮釋著嶄新的意識和念想。王維新先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傳統和世界文化進行著全面交流,他確信“一個時代的藝術家是這個時代藝術的真正創造者”。他的理想是“要在多樣性中尋找兼容性和統一性”,同時是要“使自身文化融入世界,從而產生出更具創造力的民族性的文化“。
王維新先生自然地隨時貼近著,隨遇意會著,隨性游弋著,隨意堅持著,看似單純,卻是豐富的有機,吸引力旺盛,始終喂養著他思想的激情,激發創作的欲望。他的心暢亮如鏡,可鑒淳樸、平和、寬容,厚德,融合了中國畫家熱愛祖國山川、文化,憂患國家的優渥精神,于社會抱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他的作品小題材蘊含著大感情,操守源于他內心的執著追求。王維新先生作品的取材、構圖、立意、線條等見其高深造詣,更見其變化由心放縱想象的功力,趣味,意象,氣節,靈魂都有深深的寄托,澄懷觀道,以千錘百煉的藝術手法和深度造就,達到心靈的解放。他深厚的藝術底蘊,先知先覺的自然心態和精神,這在藝術中的要義,或許要遠遠大于筆墨技巧并富于生命力。
縱觀王維新先生的水彩畫,他曾為用線而研究臨摹過吳道子、陳老蓮等的白描畫稿,也曾研究過荷爾拜音、波提切利以及印象派畫家凡·高和現代藝術大師畢加索、馬蒂斯等的速寫和畫稿中線的不同運用,從而找出適合表現自己所追求的生動線條在畫面上的韻律構成,并成了自己所特有的鮮明風格。王維新先生認為,國人在線條方面有天賦,中國繪畫是線的藝術,線在水彩畫中的作用有很大的挖掘空間。看外國的藝術越多,反而更強烈地感覺到中國東西的高妙,那是非常優秀的東西。接觸外國藝術越多,就越渴望回到民族藝術里去。他的作品中,既有印象主義的表現精髓,又有粗獷奔放的特點。但他從未去模仿某個特定的畫家,而是深入研究了各派之所長,而后創立了烙有民族特征的藝術語言,去表現所有他所熱愛與追求的物象。即便有不成熟之處,卻也拙樸可愛。在《月夜》、《咖啡館》中,王維新先生以流暢的渲染烘托了特定的時空光色,以淡雅墨色的渲染突出了光影交錯,月色蒙蒙的效果。在那富有表現力的筆墨中,使觀者凝視不移。
王維新先生對美的敏感和把持事無巨細,引人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時代的脈搏,享受親和美麗,獲得盎然詩意,追求精神升華。他的水彩畫帶給大家的是一段美妙的審美歷程,看著他的畫,真真有種遠離塵囂,寄居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感,妙不可言。在他的作品中,能夠看出中國水墨畫高雅的情趣,又能品味出現代藝術流派的形式美感,尤其是在色彩運用上別具匠心,或淡雅與雄渾相應,或雨霧蒙蒙優雅動人,或流暢淋漓,揮毫潑灑,確確實實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