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韓國A公司與中國山東的B公司簽訂了購買2000t蘑菇的合同。價格條件為CIF大丘,總價款105萬美元,起運港為青島。合同約定:中國B公司負責訂艙,韓國A公司則向大丘銀行申請開立以中國B公司為受益人,有效期為2007年11月15日的不可撤銷的即期信用證,裝船日期不遲于2007年10月30日。
2007年11月15日承運貨物的V輪抵大丘港,韓國A公司收到的提單上,載明裝船日期為10月31日,根據該輪到港時間,韓國A公司初步確認V輪倒簽了提單。后查明該輪10月30日才從大丘返回青島,11月6日抵達裝運港,11月7日裝貨完畢后啟航。為此,韓國A公司隨后兩次電告中國B公司,指出不能接受倒簽的提單,要求其根據市場行情將貨物每噸降價40美元,否則拒收貨物,中國B公司對韓國A公司的要求遲遲不復,于2007年11月15日向議付行提交了信用證項下的全部單據,取得了貨款。貨物一直存放于大丘港口倉庫,為避免更大的損失,無奈之下,韓國A公司于2008年4月15日付款贖單并銷售了貨物。
2008年4月10日,韓國A公司訴至大丘法院,請求判決被告V輪賠付其各種損失共計30萬美元。被告V輪辯稱,韓國A公司對其沒有權起訴,因“本案完全是買賣雙方間的糾紛,與船東無關”。
案例分析
在國際貿易中,倒簽提單就是倒填提單中的裝船日期,是賣方為了掩蓋真實的裝船日期或為了符合信用證關于裝船日期的規定,要求承運人(即船方)不按真實的裝船日期簽發提單。
倒簽提單屬于賣方與承運人(船方)合謀欲騙買方的欺詐行為,按照國際貿易慣例,這種違法行為引起的法律后果無論對賣方還是對船方都是十分嚴重的。買方一旦有證據證明提單的裝船日期是偽造的,就有權拒絕接受單據和拒收貨物、拒付貨款,即使貨款已支付,買方亦有權要求賣方退還,買方也有權要求賠償因倒簽提單而造成的損失。
本案中,韓國A公司對V輪有起訴權。首先,根據國際班輪運輸的法律關系,提單是承運人和托運人訂立運輸合同的證據。當該托運人同時是貨物的賣方時,賣方根據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將提單背書轉讓給收貨人。這樣,提單就成為承運人和收貨人(買方)之間的運輸合同了。實際上無論收貨人是在貨物到港之前,還是到港之后收到提單,都不影響收貨人基于提單而與承運人之間已確立的運輸合同關系,一旦承運人違反提單的義務,收貨人就有權依其與承運人之間的運輸合同關系提起違約之訴。
本案中,中國B公司既是托運人,也是賣方;韓國A公司既是收貨人,又是買方,韓國A公司與承運人V輪之間的法律關系就比較清楚了,它當然有權向V輪行使起訴權。
其次,倒簽提單是承運人與托運人串通而損害收貨人利益的欺詐行為,在民法理論上屬侵權行為,而侵權之訴的成立無需依附于合同。收貨人如果提起侵權之訴,則承運人V輪和托運人中國B公司都屬侵權行為人,收貨人當然對共同或其中之一享有起訴權。本案中,V輪接受中國B公司的保函,倒簽提單,其法律后果是幫助B公司掩蓋了逾期裝船的事實,使其在違約的情況下獲取了本不應獲取的原告所付的全部貨款。因此,V輪的行為直接侵害了韓國A公司的合法權益,韓國A公司的起訴權不容置疑。
但在本案中,中國B公司與船公司的合伙欺詐行為,雖不是嚴重欺詐,但給國外公司也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使得國外合作方對中國公司的看法有所改變。這種建立在非誠信互利基礎上的貿易,是不可取的,它不僅影響了中國公司的未來貿易發展,也會間接地影響中國公司在國際中的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