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三國的景致各有千秋,就像是鑲嵌在波羅的海、北海、挪威海和巴倫支海之間的三顆明珠。或許是因為在挪威行走期間陽光最為燦爛的緣故,所以,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依舊是挪威那濃濃的北歐風情,樸實、簡約,似乎是一個不修邊幅的山野村夫。

從南歐的巴塞羅那飛抵北歐,突然感覺有些無所適從。之前還在回味打著赤足在巴塞羅那海灘逐浪淘沙的迷人風情,不覺間就到了是一片秋的蕭瑟的挪威。飛機降落時已是夜色籠罩,從機場前往住宿酒店的途中,掠過車窗的是點點昏暗卻倍感溫暖的街燈。天空中飄著細細雨絲,更是給人增添了幾分莫名的期待,帶有幾分興奮,幾分疲倦。這就是挪威留給我的第一印象。
挪威,北方之路上的油畫鄉村
挪威(Norway),意為“通向北方之路”。據傳說古代北歐人來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一條沿島北部海岸的“北路”,所以便有了這個名字。挪威三面臨海,東面自北向南分別與俄羅斯、芬蘭、瑞典接壤。挪威領土南北狹長,形狀如同一只往南游的蝌蚪。由于挪威有許多海峽海灣,因此其海岸線異常曲折,長度達到兩萬多公里。沿海島嶼眾多,大小約15萬個,故被稱為“萬島之國”。
挪威的鄉村田園風光具有濃郁的油畫色彩,秀美異常。有句話說得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身臨其境,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在歐洲產生了如此之多的油畫大師,如梵高、莫奈等。
沿著編號為E18的高速公路,我們穿行在田野、湖泊、森林和峽灣之間。車窗外掠過的是大片大片的牧場和森林。時值仲秋,正是牧草收割季節,割下來的干草被卷成一個個碩大的草卷,遠遠望去像是散落在牧場上的啤酒桶。清新的空氣中不時飄過幾絲干草的香味。在我眼前,這些景致仿佛都化作了大塊大塊的色彩。青綠的,是沒有被割去的青草;金黃的,是已經被割去草莖的草梗;鮮紅的,是爭奇斗艷的鮮花。其間還點綴著各色羊群和牛群,斑斑點點。天,是純正的藍;云,是純正的白。這分明就是一幅濃郁的田園牧歌的油畫!好像是上帝之手不經意間打翻了五彩顏料瓶,各色顏料被傾瀉在大地之上。每一寸土地都被色彩分明的植被覆蓋著,猶如披上了彩裝,盡情地在歡笑……
奧斯陸,迷人而樸實
奧斯陸是挪威的首都,也是一座海濱城市。奧斯陸峽灣就在這座城市的南面。峽灣是水鳥的世界,很遠處就能聽到鳥兒的鳴叫。由于奧斯陸三面被群山叢林環抱,因而它既有海濱城市的旖旎風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而具有的雄渾氣勢,蒼山與綠原交相輝映,十分迷人。城市街道兩旁的樓宇大多只有六七層,帶有濃重的中世紀色彩和獨具一格的北歐風格。
在奧斯陸各處游覽,除了商業街,一般游人都很稀少,絲毫沒有在國內各旅游景點游覽時熙熙攘攘的感覺,這讓人覺得很清凈、悠閑。游覽奧斯陸的第一站是維吉蘭雕塑公園。
維吉蘭雕塑公園以弗洛格納公園的綠地、湖泊為自然背景,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維吉蘭花了40年時間精心設計建造。整個公園以人生為主題,用鑄鐵、銅和花崗巖三種材料雕成500多座雕像。其中最有名的雕像是“生命之柱”?!吧钡袼芊从车氖侨艘簧木秤?。柱高17.3米,直徑3.5米,重270噸,類似中國古代華表那樣的石柱。柱上密密麻麻交疊著雕有121個情態不同、首尾相接、向上盤旋、競求光明、奮力抗爭的裸體人體浮雕塑像,展現人間生老病死的眾生相。此柱由3名石匠根據作者塑造的模型,用14年時間雕刻而成。站在”生命之柱”前,撫今追昔,不禁感嘆生命的輪回。

離開維吉蘭雕塑公園后,我們又驅車前往滑雪圣地霍爾門考倫山。霍爾門考倫山是挪威的滑雪圣地,曾是1994年冬奧會的主會場。從1892年起,每年3月,世界聞名的滑雪大賽都在霍爾門考倫山舉行。如果從遠處眺望奧斯陸城市的輪廓,你會看到霍爾門考倫滑雪跳臺非常醒目地高高聳立在奧斯陸霍爾門考倫山上,在空中呈現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到了冬天,數米深的積雪將山坡覆蓋,滑雪的人們會從高高的跳雪臺上一沖而下,快滑到底時,在落差當中一飛沖天,劃過長長的拋物線以后落下底下的一個平臺。
從霍爾門考倫山下山時已近中午。中午12時,我們剛好趕到挪威王宮前觀看了王宮衛隊換崗儀式。挪威王宮位于卡爾約翰大街頂端的山坡上。在一片高大樹木環繞中,有一座黃顏色四層高的建筑物,這就是挪威王宮。王宮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金碧輝煌、雄偉壯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王宮前的廣場竟然是沙土地!王宮前矗立的是挪威獨立后的首位國王卡爾約翰的雕像。國王身披戎裝,跨騎高頭大馬,神態威武英俊,兩眼炯炯直視前方,仿佛仍在指揮著千軍萬馬。為了紀念卡爾約翰國王,挪威人將奧斯陸的一條最主要的商業街命名為卡爾約翰大街。
要想了解挪威人的歷史,不能不去奧斯陸的海盜博物館。古代挪威人被稱為維京人。說起維京人,就會聯想到兇狠的海盜。對于祖先的歷史,挪威人卻還頗為自豪,認為海盜是勇敢者的化身,是不畏艱險、勇于開拓
進取的象征。挪威人專門建立了海盜博物館以宣揚海洋文化。海盜博物館所陳列的展品均是從奧斯陸峽灣地區維京人墓穴中發現的,其中最為壯觀的是三艘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建于公元9世紀的木制海盜船。海盜船首尾尖細,向上翹起,氣勢雄偉,造型美觀。博物館中還展示了維京人的許多出土用品,包括馬車、炊具等。
海盜博物館旁邊是民俗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館,集中展示了整個挪威的民風民情。民俗博物館陳列著從全國各地原物移來的153 座古式房屋和教堂,反映了當時挪威人的生活和建筑風格。我們在參觀這些古式民居時,發現一個奇特現象,就是在這些民居的屋頂上都長著一層厚厚的植被。經過了解才得知其中的奧妙。原來,挪威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古代挪威人遂想出給屋頂植草以保暖房屋的辦法。
卑爾根,嬌艷而多姿
卑爾根,挪威語意為“山中牧場”、“山城”之意,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挪威西南部,是一座建于山丘上的城市,靠山面海,周圍量古建筑。但是,在挪威政府和人民的精心保護下,許多歷史的古建筑得以完好保存。
乘纜車登上海拔300多米的弗洛揚山,從山頂鳥瞰峽灣、沙灘、森林、湖泊,山清水秀,風景如畫。近處滿眼是碧綠的森林,紅頂白墻的房舍,點綴其間,若隱若現;遠處碧波浩渺,游艇穿梭,白帆點點。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搭乘纜車是體驗這種自然環境的最佳方式,僅需8分鐘,便可升至300多米的高度,抵達高踞在城市上方的富樂園。
卑爾根城區有圓石鋪成的小巷,有中世紀古老木屋的碼頭區、露天的魚市場,富有海濱古城旖旎而古樸的魅力。城市至今仍保存著許多中世紀的城堡,其中最有名的為卑爾根胡斯城堡,傳說系挪威海盜王宮,建于1261 年。此外,著名的古建筑還有13世紀維京人舉行宴會的霍昆廳,羅馬式的圣瑪麗教堂,全部木結構的范托夫特教堂等等。在保存的古建筑群中,現代化碼頭上完整保存的一簇木屋,古色古香,結構奇特,樣式別致,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流連忘返。這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筑集中地——布呂根鎮古建筑群,它是14世紀一些德國商人組成的政治商業同盟——漢薩同盟——在卑爾根的據點。小鎮多為三層建筑,狹長的窗戶,陡峭的屋頂,其山墻都用木條拼成,每座建筑物都有一個或兩個院落,還有石砌的地下室?,F在我們所看到的是1702年經卑爾根大火后重建的。
卑爾根也是歐洲九大文化名城之一。卑爾根洋溢著獨特的文化氣氛,乃至于當地居民自稱“卑爾根人”,而不是挪威人。在內向性格居多的挪威,卑爾根人卻開朗奔放,富于進取精神,其方言的發音和音調也十分獨特,甚至被稱為“卑爾根語”。另外,卑爾根還養育了被稱作“北歐的巨人”、“北歐的莫里哀”的文學家路德維克·赫爾伯格,以及挪威風光為題材,為世界創造出優美樂曲的作曲家艾德華·格里各等眾多人才,開辟了挪威文化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