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抗氧化脫腥發明專利技術開發的海洋保健產品
所屬年份:2005
成果完成單位:中山大學
合作形式:技術入股
成果摘要:該項目對具有廣東特色已規模化養(繁)殖的海洋生物資源(海馬、鮑魚、鰻魚、鱷魚)進行活性提取、抗氧化脫腥處理,克服原有海產品提取液易氧化出現腥臭味的缺點,同時利用天然無毒的黃酮類化合物苯環上的酚羥基與海產品提取液中的銅、鉛等重金屬離子結合形成沉淀物,去除海產品提取液中的重金屬污染,保持原有海洋活性物質的藥理活性,成功開發出十多種保健產品。該項目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帶動廣東水產養殖業及深加工業的發展。
市場與競爭:該成果在深入研究大海馬養殖生物學、生態學基礎上,建立了工藝流程,成功實現了名優種類——大海馬的工廠化養殖,為我國的藥源生物的大量養殖提供了一個范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很好地發揮了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加速了該成果的產業化進程,擁有十分良好的市場前景,對于改善我國水產養殖業結構、提高殖物生命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發團隊:中山大學是一所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學校有一批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擁有“光電材料與技術”、“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華南腫瘤學”、“眼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程”、“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數字家庭”、“眼科學”、“腫瘤相關基因與抗腫瘤藥物研究”、“熱帶病防治研究”、“干細胞”等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新型環保阻燃劑DOPO系列產業化技術研究
所屬年份:2006
所屬行業:功能精細化學品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成果完成單位或個人: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成果摘要:該項目對DOPO系列新型阻燃劑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研究的重點:DOPO母體結構的產業化合成技術的研究;DOPO衍生結構的設計及其產業化合成技術的研究;含磷雜環化學環合技術研究;最終產品的純化技術研究。
市場與競爭:DOPO系列產品已經應用于各個領域:作為新型阻燃劑已經出口日本;作為特種高溫耐熱陶瓷中的無煙添加劑正在國內陶瓷化工企業試驗使用;作為林業滅火產品中的阻燃添加劑正在林業部門企業試驗使用;作為中間體合成各種新型阻燃劑以及其它精細化學品。以上應用領域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DOPO系列產品作為具有雄厚科研實力的上海化學試劑研究所開發的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將會相當廣闊。
研發團隊:上?;瘜W試劑研究所是從事各種化學試劑和精細化工產品的研制、開發和生產的專業性研究所。本所成立于1979年,現有職T150余人,其中技術人員80多人,高中級工程師45名,并擁有一批優秀的化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資深化學專家。上?;瘜W試劑研究所具有雄厚的技術開發力量,配有齊全的分析測試儀器和先進的測試手段,為全國三大試劑研究所之一。
再生塑料基劍麻增強建筑模板復合材料的研究
所屬年份:2005
所屬行業: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術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成果完成單位或個人:武漢科技學院
合作方式:合作開發
項目與產品:該課題分析了劍麻的特殊的理化性能,以及劍麻織物的柔曲性和高模量,高強度,得出了用劍麻織物來增強廢舊PVC的思路,以回收再生的廢舊PVC為基體,研制出了劍麻纖維及織物增強聚合物復合建筑模板,解決了木、竹模板性能不足的問題。課題通過分析復合材料界面粘接的機理,對劍麻織物纖維表面進行改性處理,然后來增強廢舊PVC。通過控制織物的經緯疏密度使PVC熔體在織物間產生鉚釘效應,從而增強材料的力學性能,采用一些無機填料和廉價天然纖維來增強再生的回收PVC塑料,形成了低密度、高比強度的基體,并采用劍麻織物的柔曲性和高模量的特征,通過層壓工藝,制備出了板狀模板,并可一次成型制備曲形狀態的異型建筑模板。
市場與競爭:當前國內的紡織、服裝業正處在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急需該領域內的高新技術的創新發展,用以大幅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再生塑料基劍麻增強建筑模板復合材料的研究無疑順應了這種形式,也必將取得較大的市場優勢。
研發團隊:武漢科技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擁有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 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42個本科專業。學校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863重大科技專項、國家支撐計劃等一批國家級科研項目。一批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具有一定的科研實力。
液相原位表面修飾法制備可分散性納米二氧化硅
關鍵詞:二氧化硅納米
所屬年份:2005
所屬行業:人工晶體生長技術
成果類型:應用技術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成果完成單位或個人:河南濟高化工有限公司
合作方式:技術服務
成果摘要:該項目采用液相原位表面修飾法合成可分散性納米二氧化硅,在液相反應過程中在納米微粒初生成時將表面修飾劑經共價鍵或其他強化學鍵的方式結合于SiO2納米微粒的表面使其于液體介質中具有分散性。原位表面修飾技術改變了納米微粒的表面微觀結構,從而保證納米微粒以單個微粒的形態分散在介質中。按使用要求選擇不同的配方和工藝,通過改變修飾劑及其所含官能團,可實現納米微粒結構的可設計性,達到在不同介質中分散的目的。性能指標:采用液相原位表面修飾法合成可分散性納米二氧化硅平均粒徑為10~20nm(納米)。在1%液體石蠟中分散度(透光率T%)大于85%。
市場與競爭:目前公司擁有年產量達1000噸的表面改性二氧化硅生產線,生產工藝居國際先進水平,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用戶覆蓋全國各地,跨多種行業。隨著該領域的迅猛發展,產品需求量也將進一步擴大,可分散性納米二氧化硅作為一種高附加值的產品市場將會相當廣闊。
團隊優勢:河南濟高化工有限公司是河南大學與濟源煤炭高壓開關有限公司合作興建的高新化工材料企業。公司依托河南省納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河南省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大學),采用原位表面修飾技術生產多種可分散性納米材料。本公司還可根據用戶的特殊需求提供特種結構和性能的納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