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博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有關美國夢的故事,描寫了蓋茨比的悲劇,也就是美國理想主義的破滅。那個年代的美國作家當中,能夠體驗到美國現(xiàn)代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恐怕要算司各特#8226;菲茨杰拉德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大蕭條爆發(fā)的十年里,物質(zhì)條件明顯改善,但經(jīng)濟危機加深了,價值觀和道德觀瓦解了。人們對物質(zhì)的渴望使他們相信,只有金錢才會使他們快樂幸福。在那個被稱為歷史上最會縱樂的年代,最講炫耀的時代里,人們欣賞無拘無束地陶醉于燈紅酒綠的生活。同時,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只有擁有金錢,擁有財富,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才能實現(xiàn)他們的種種夢想。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們,不斷的努力,就是想要爬到經(jīng)濟階梯的頂端。《了不起的蓋茨比》也可以說是一部愛情小說,一部結(jié)局悲慘的愛情小說,其悲慘在于文中的人物為追求上流社會的浮燥的愛情甚至犧牲生命。在本文中有著同樣命運的除了主人公蓋茨比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充當配角的茉特爾#8226;威爾遜。雖然她的角色是不起眼的下層公民,但在命運與追求愛情的方式上以及所代表的美國夢的主題上與主人公蓋茨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二者的相同之處:
二者第一個相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是被壓迫的階級,沒有社會地位。蓋茨比出生在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的一個小鎮(zhèn)的貧苦的家庭, 他隨時都會在政府的一聲令下奔赴戰(zhàn)場。父親是一個“表情嚴肅的老頭,非常可憐,也很頹喪,……裹著一件廉價的長外衣”,長著“疏疏落落的胡子”,碌碌無為的莊稼人。他原名叫詹姆斯。蓋茨在十七歲時遇到丹#8226;科迪,一個靠內(nèi)華達州的銀礦和加拿大州育空金礦發(fā)跡的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崇拜他,追隨他,把自己的名字也改為蓋茨比。豐滿性感的茉特爾#8226;威爾遜則是那垃圾場上的一個用戶。二人在這樣一個階級分層嚴重的社會里,出身的卑微則預示著他們生活的艱辛與不平等。
相同之處二在于二者同為別人的情人,而且對于情人的感情可以說是非常的至真。但是這份情感并非是純真的愛情,其中有著借助這種所謂的愛情來實現(xiàn)自己成為上流社會一員的輕浮與虛榮。兩人的這份情感中夾雜著金錢與利益,得到各自理想中的情人,也便意味著在社會中地位的提高,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名望。
其三在于二者均為情人而死。說起二者的死,似乎還有一些聯(lián)系。先來看看茉特爾#8226;威爾遜,當她得知他的情人湯姆要離開當?shù)貢r,心情非常激動。看到了情人的車開過來就不計后果的沖上前去,可是被車軋死,非常慘烈。而駕車的人恰巧是黛西。本應該停車的黛西由于驚慌失措不但沒有停車,反而加大馬力疾馳逃離現(xiàn)場。這一后果為蓋茨比的死埋下伏筆。黛西回到家中后,對此事不但沒有任何的悔意,反而與丈夫湯姆策劃密謀陷害蓋茨比。這些過程只有他們心知肚明,對于善良的茉特爾#8226;威爾遜的丈夫來說全然不知他們的陰謀。為妻子報仇念頭成為唯一讓他活下去的理由,這也是蓋茨比最終死于非命的原因。由此可見蓋茨比和威爾遜都間接的死于情人之手。
二者的不同之處:
其一是蓋茨比是先爭取金錢來贏得愛情,而茉特爾#8226;威爾遜是靠爭取來的愛情來滿足她對金錢與地位的向往。蓋茨比出身寒微,如鄉(xiāng)間之野草,而黛西則棲身“名門貴族”,似庭院之玫瑰。黛西則是他碰到的第一個“大家閨秀”,尤其惹人喜愛。她住的房子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那種漂亮的房子。每個人都渴望被人愛,而在蓋茨比的眼里金錢成為了通往愛情路上的絆腳石。如果沒有錢,就不會有這種生活,也就不會有這種愛情。在蓋茨比的理想之夢中,既有顯赫的地位,也有人類亙古以來始終追求的愛情之夢,這兩者的結(jié)合構(gòu)成了蓋茨比向往的完美生活。他為了得到金錢,做一些違法的生意,從而發(fā)家,成為有錢人。而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贏得他理想中的愛情。
茉特爾#8226;威爾遜是一個墮落的女人。身為一個有夫之婦,在火車上第一次遇見湯姆布坎南便頓覺難舍難分,并自此成了他的情婦,且自欺欺人地扮起了貴婦。在紐約車站,她放過了四輛出租汽車,最后才選中一輛淡紫色的新車;她在半途中停下來買一只難以確定品種的小狗,卻以過分委婉的方式詢問狗的性別;在到達與布坎南幽會的公寓時,她更是擺出一副皇后回宮的神氣,趾高氣場地走了進去;然后馬上召集一個派對,在朋友面前顯示自己目空一切的傲慢,她的笑聲,她的姿勢,她的言談,每一刻都變得越來越矯揉造作,后來,她好像坐在一個吱吱喳喳的木軸上不停地轉(zhuǎn)動。在短短的一段時間里,她就換了三條裙子,并說第二天還要再去買一條;倚仗情夫布坎南的金錢和權(quán)勢,她開派對,模仿富人,并變得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這些事實能夠證明她渴望像其它富人一樣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而只靠她現(xiàn)在的地位與身份,想得到這一切也只有去做別人的情婦。可見她是想讓她所謂的愛情滿足她現(xiàn)有的一切虛榮。
蓋茨比所做的一切可以說都是為了贏得黛西。他做非法的生意,大筆大筆的賺錢,開派對來顯示自己的家業(yè)與財富,在黛西面前展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甚至在黛西的車肇事逃逸后被黛西陷害,最后至死。又有誰知道他在死的那一剎那是否明白他自己為何而死,如果明白了,是對他所做的一切感到后悔還是仍然心甘情愿呢?其實蓋茨比雖然成為了有錢人,但他無法躍入上流社會,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階級的鴻溝是不能只靠金錢來跨越的,金錢并不像想象的那樣會給人們帶來幸福。金錢是孤獨的根源,蓋茨比正是這樣一個孤獨的有錢人。他和黛西之所以能相愛,完全是因為他欺騙了她,他虛幻了他的家財萬貫給她故意造成了一種安全感。他相信他和她是同屬于一個社會階層的人,實際上他并沒有這種能力。雖然他一時占有了她,但是階級的差距和鴻溝迫使他們不得不分開。黛西則是那種愛慕虛榮的貴婦人的典型代表,在金錢與利益面前她只會屈服。這也是為什么在她肇事后將這一切嫁禍于蓋茨比,使他死于非命,不但如此,在他的葬禮中也沒有出現(xiàn),沒有一點悔過之意。這就是黛西能夠給于蓋茨比的,那就是賜他一死。與蓋茨比不同的是茉特爾有一個忠誠于她的丈夫,雖然她殘酷地踐踏了那份忠誠。茉特爾在做湯姆情人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貴,以至在眾人面前羞辱他:“我嫁給了他,是因為我以為他是個上等人,我以為他還有點教養(yǎng),不料他連舔我的鞋都不配”。她是這樣對待她的丈夫的,可是當她被黛西的車軋過去一命嗚呼的時候,最終為她報仇的還是她生前最瞧不起的她的丈夫,并且自己也以自殺去追隨他的妻子。從這一點來看,她與蓋茨比相比較,茉特爾并不孤獨,至少她有一個生死的追隨者。
如果說茉特爾死得意外,那么蓋茨比死得就是必然。茉特爾只是得知情人湯姆要離開這里,心情激動,于是看到他的車從遠處開來就奔向前去,她一定是以為車里坐的是湯姆,是想問個明白或者是懇求他不要離去。但是意外的是車里的人不是湯姆,而且更意外的是她會死在自己情人的車輪下。而蓋茨比則不同,當時他與黛西都坐在車里,黛西撞死人一時不知所措,當蓋茨比護送她到家后,晚上看到了尼克還對他說:“她一定會說是我干的”。可見蓋茨比深知自己將成為替罪羊。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司各特#8226;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作為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他生活在戰(zhàn)后美國經(jīng)濟繁榮的時期,不但體驗到“喧囂的二十年代”的表面繁榮,而且預感到它的好景不會長久。他了解所處歷史時期的每天的生活細節(jié),以細膩的筆觸反映出了時代的脈搏。菲茨杰拉德的這部作品的巧妙之處便在于他沒有虛用每一個人物角色,蓋茨比認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的固執(zhí)與天真,茉特爾認為進入上流社會便可以擁有金錢過上貴婦的生活的自欺欺人,以及在筆者文中沒有詳細解釋的黛西,她的見利忘義與虛偽,還有她的丈夫湯姆的卑鄙無恥,加上每一個出現(xiàn)的小人物的形象,他們要么就是唯利是圖的小市民,要么就是打著上流社會的旗號,做一些齷齪之事的虛偽之輩,要么就是整天過著燈紅酒綠生活,完全沒有思想可言的貴族,所有的這些人物形象在菲茨杰拉德的筆下活靈活現(xiàn),人物對比鮮明,深刻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文中所體現(xiàn)出的美國夢隨著一聲槍響與蓋茨比同歸于盡,而這一切都是一個時代賦予人的命運。作為社會的下層公民,美麗的夢想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只能化為泡影,社會的現(xiàn)實無法改變,窮人的命運永遠都只是荒蕪的土地里一根飄搖不定的野草。即使是有錢的上層公民,他們可以享受到豐富的物質(zhì)上的滿足,似乎可以用金錢買來自己所向往或理想中的生活,可是在他們?nèi)A麗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虛偽的心,在一切的浮華與享樂過后,留給他們的只有無窮無盡的痛苦,留給整個社會的更是道德風尚的無限瓦解與頹敗。
參考文獻:
[1]鄧炎昌.現(xiàn)代美國社會與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
[3]庫普曼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劉 博(1982—),女,碩士,助教,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工作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