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國家受到的沖擊只是稍許滯后而已
12月間的智利中部,已是夏日融融。汽車沿著安第斯山脈盤旋,道路一直延伸到世界最大地下銅礦El Teniente底部。沿途工廠運作如舊,雖未見傳說中的停工,但經濟危機已成為工人們必談的話題;旁邊數十公里的Sewell小鎮本為享有“聯合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譽的旅游勝地,如今卻是游人稀少。
從10月下旬到12月初,《財經》記者兩赴智利進行實地采訪,參加有關拉美地區經濟的會議,并先后訪問了一批專家學者。兩次采訪之隔不到三周,當地氣候由晚春至初夏越來越暖;而經濟社會的信心逆時節而變,處在急速冷卻之中。
多年前深受地區性泡沫破裂、通貨膨脹和債務危機之苦的拉丁美洲,數月前還以為可以躲過這次來自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機。
就在《財經》記者造訪的10月間,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商界看去一派祥和。在《財經》記者參加的經濟研討會上,與會的當地公司“老總們”只是想了解萬里之外的中國:中國的經濟能不能保持增長?是不是還需要更多的智利銅?
時至12月,危機情緒已經在當地彌漫開來。記者造訪的智利國有銅公司,也已經啟動了節儉開支以應付變局的緊急預案。
在過去的數周中,人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經濟重創之痛。這是一場多少有些讓人始料未及的危機,時至年終,可以看到隨著大宗產品價格陡然滑落,拉美諸多依賴原材料出口的國家都已繁榮不再。
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2008年拉美經常項目順差將由去年的270億美元銳減至80億美元。國際金融機構對拉美經濟增長的預期在不斷下調,世界銀行12月間所作對明年增長的預測已經降至2.1%。智利央行行長Jose de Gregorio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008年智利也將結束連續數年4.5%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降到2%-3%左右。
雖然拉美經濟由于經過多次經濟危機的風雨歷練,經濟結構相對已較為穩定,政府調控能力逐漸加強,過去五年的持續穩定增長也創造了來之不易的穩定宏觀經濟環境,然而面對這場發自華爾街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正如智利央行行長Gregorio所言,智利和拉美都不能幸免。智利女總統巴切萊特更稱,在這場危機面前,貧國富國已經沒有區別。
遭遇寒流
智利銅產量占全球的35%左右,也是拉美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出口國,農產品出口亦首屈一指,且由于其長期努力形成的開放、透明的經濟、政治制度,智利被稱為拉美經濟的“模范生”。
即便如此,在這場金融風暴中,智利亦已難以獨善其身。2008年經濟危機剛開始在拉美蔓延時,智利政府和當地媒體仍普遍樂觀,然而短短數月,樂觀不再。
智利經濟支出產業之一銅礦工業首當其沖。
據智利國有銅業委員會近期公布的市場報告,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現貨銅價格于12月5日下跌9.2%至每磅1.38美元,創2004年12月10日以來的價格新低。而銅現貨價格自2005年曾一路攀升至每磅3.3美元以上,2008年9月底以來銅價下跌跌幅已過半。
智利國有銅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經理人員向《財經》記者透露,截至2008年10月,該公司的利潤為近48億美元,預計到年底該數目也僅僅是55億美元左右;較2007年下滑近半。預計2009年該公司利潤還將繼續下滑。
Teniente礦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他們預期,價格將在兩年之內完成下調過程,沒想到兩個月內就完成,實在“措手不及”。就在上周,在智利的另外兩家大型銅公司已宣布將縮減產量。智利國家礦業協會12月4日也稱,智利銅礦公司或將削減銅金屬產量來修正市場供求不平衡狀況。
葡萄酒業、旅游業、房地產業等多個實體經濟領域也都正遭遇寒流。智利葡萄酒協會會長向《財經》記者表示,從10月以來的第四季度智利葡萄酒銷量急劇下跌,過往同期四季度都是最快速增長的一季。
智利華商協會副會長、鴻展商貿服務公司總經理沈詠菡向記者透露,從服務行業影響來看,旅游業壞影響已然顯現,其鴻展公司年底旅游業務較同期即下降了20%。
房地產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房地產商為了促銷更是“奇招”不斷。沈詠菡稱,房地產商除了降價促銷,現在更常用的促銷手段是免費入住體驗,最長的免費入住體驗期長達半年。銀行更可提供長達12期,即整整一年的免息信用貸款。
智利阿道夫·伊瓦涅斯大學進行的調查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在11月比2007年同期39.19點降低了16點。最受影響的是建筑業,信心指數下降了24.47點。
智利最大私營銀行智利銀行董事會成員Francisco Garces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最近數月,那些敏感的智利企業及企業家們都受到影響,都重新修正了他們的國際及國內的戰略。“我們尚不能確認,這次危機是否已經到了能夠最終給出結論的時候,但是最近的數據及經濟活動表明,這種不確定性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努力控制風險。”
拉美滯后型沖擊
與實體經濟相比,拉美國家金融領域受創程度更烈。
“黑色10月”間,拉美貨幣大幅貶值。如以2008年1月31日和10月30日匯率計算,除委內瑞拉外,拉丁美洲地區各國貨幣對美元均有較大幅度貶值,以智利、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尤為突出。其中,智利比索貶值了44.35%、巴西雷亞爾貶值了23.59%,墨西哥比索在10月中旬一周內便對美元貶值了近25%,其中跌幅最大的一天就貶值4.39%,創近十年最大單日跌幅。
隨之而來的是,由于恐慌性拋售以及資金外逃導致的股市大跌。2008年以來,巴西、阿根廷主要股指跌幅均超過30%,巴西圣保羅股市的市值縮水50%左右,以穩定和低風險著稱的智利股指跌幅于12月初亦已達到23%。阿根廷在10月內的債券和證券市場價格分別下跌了60%和40%。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的一個月內,巴西央行便緊急動用了數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對匯市進行干預。美洲開發銀行、安第斯開發協會等地區機構10月向拉美提供了107億美元緊急貸款。世界銀行也決定將2008年對拉美地區的貸款額從原先的50億美元增至100億美元。
在穩定匯市的同時,拉美國家紛紛出臺促進投資和信貸等刺激經濟計劃。巴西準備動用16.2億美元外匯儲備扶持出口行業。阿根廷啟動了總額為132億比索(1美元約合3.41比索)的經濟振興計劃,重點為農業和制造業,此前該國已推出了總額為210億比索的公共投資計劃。 墨西哥政府宣布了228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秘魯政府推出了政府注資和擴大公共投資的計劃,其中包括向當地金融機構注資30億美元。
不過,拉美國家各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大不相同。委內瑞拉與阿根廷前幾年盡享大宗商品繁榮之利但積累有限,目前很難在財政政策上大有作為。智利政府則不同,在銅價高漲時建立了特殊的基金,規模在210億美元左右。智利財政部長Andres Velasco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智利國會已經通過財政部2009年擴張性財政預案,將開展公共工程的建造和基礎設施的投資,總額達20億美元。
拉美十余個國家中,智利、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秘魯等資源型國家由于長期依賴原料出口,受原料價格如銅礦、農產品等價格的持續下跌影響較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測算,國際市場的初級產品價格每下降10%,拉美經濟的增速就將減少0.75個百分點。
以墨西哥為代表的另一類國家對美國經濟的依賴更為直接。2008年8月,墨西哥僑匯額驟減12%,為1995年以來最大降幅。據IMF預測,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實際僑匯收入將出現八年來首次下滑,該地區僑匯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去年的2%降至1.8%。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所所長助理、經濟室主任吳國平認為,金融危機對拉美經濟的影響有滯后性。由于全球金融危機仍處在不斷演變中,其未來發展存在許多變數。他認為,拉美經濟的增長與其直接投資流量和外匯收入的變化密切相關,跨國資本流出可能導致拉美國家流動性全面趨緊。拉美國家推出的高投資保增長的計劃有可能落空,個別國家可能會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