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我們媒體,就是要以創新精神推進報業更好更快發展。創新,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報業新局面的不竭源泉。當前,報業集團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把創新作為報業發展的戰略基點和前進動力,沖破一切束縛報業發展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機制弊端,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創新思路中走出新路,進一步把握報業發展規律,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創新活力,煥發創新激情,營造創新氛圍,建設創新隊伍,不斷增強報業創新能力和整體實力,推動報業再上新臺階。
一是著力推進發展理念創新。
觀念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在創新的觀念和思路之下,才能夠深刻審視報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機遇,打破陳規,求變圖存。必須看到,創新已經是報業不能回避的選擇,誰能應對新形勢提出新思路,誰就有可能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而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就難逃被淘汰出局的命運。在新的時代起點上,推動蕪湖報業更好更快發展,必須把轉變觀念貫穿于報業創新的全過程,堅決沖破束縛報業發展的不合適宜的觀念和意識,牢固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發展觀,不斷強化改革創新、開放合作、實踐探索和科學發展意識、市場經濟意識,敢為人先,勇于探索,善于實踐,以思想的解放帶動創造力的釋放,以觀念的更新帶動工作的創新。
二是著力推進發展思路創新。
緊緊抓住解放和發展報業生產力、提高輿論引導力、擴大社會影響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這條主線,以改革創新統攬全局,發展方式在品牌立報、市場興報、資本強報上創新;發展模式在新技術、新媒體、新市場上開拓;營銷市場范圍在跨區域、跨行業、跨媒體上突破;把握導向、突出優勢、做響品牌、做強主業、多元經營、外向發展、做透市場、做大產業,做大做強平面媒體,積極發展網絡媒體和分眾媒體,推動媒體快速成長,努力形成報業集團集群化、規模化的媒體布局,實現辦報、辦網、辦刊水平快速提高,市場能力快速提升,媒體資源快速整合,做到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辦一流媒體。努力把報業集團打造成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和凝聚人心的重要陣地。
三是著力推進媒體品牌創新。
媒體是報業集團的主業,是集團影響力的基礎。打造媒體集群優勢、擴大產業規模、創新媒體品牌,是當前報業集團發展突出課題。不斷加大對媒體發展的投入力度,進一步確立“導向是生命力、品牌是生產力”的強社理念,堅持把導向當生命,把質量當政治,把服務當宗旨,把細節當大節,著力打造媒體品牌和媒體集群優勢,特別是突出集團各媒體的個性特點,實行差異辦報、錯位經營戰略,并在媒體間形成優勢互補,明確相應的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對各媒體的市場層次進行明確分工。《蕪湖日報》以打造一流黨報為目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快改進創新步伐,始終占領高端市場,有力引導主流人群,成為蕪湖報業的旗幟,集團發展的龍頭。《大江晚報》《金周刊》《蕪湖廣播電視》以差異化為發展重點,大力開發細分市場,不斷開拓增值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受眾覆蓋面,增強社會影響力,成為蕪湖報業的先鋒,集團效益增長的主力。新聞網、手機報等各媒體以調整報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為抓手,構建行業信息、資源平臺,成為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集團合理調控下,通過各媒體聯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既發揮媒體的集群優勢,又各領風騷,形成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傳播業態,進一步構建定位準確、資源共享、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共生共贏的蕪湖報業發展新格局。
四是著力推進報業文化內容創新。
內容為王,內容是報業永遠的主題,內容創新是報業創新的核心。在新的傳播格局中,內容提供商將占據產業鏈的上游,高質量的內容將成為報業的動力之源。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報業內容和表現形式多元化的趨勢,不斷挖掘報業內容產品的文化內涵,并創新其表現形式,不斷創造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堅持“三貼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產品,把思想性與藝術性、知識性與趣味性、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統一的優秀內容精品奉獻給受眾。
五是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
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突破報業改革的重點、難點,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實質性進展,不斷解放和發展報業生產力,充分激發報業創造力。對經營性的印刷廠等報業文化單位積極穩妥做好轉企改制工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以市場為導向,創新體制,轉換機制,在公司組織結構、勞動人事、績效考核、薪酬體系等微觀運行機制上深化改革,形成充滿生機活力與競爭力的微觀運行機制,培育具有雄厚實力、較強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占有較好市場份額和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市場主體。對公益性媒體等,加大內部管理、人事、勞動、分配、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堅持完善總編負責制和年薪制,繼續推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和普通職工雙向選擇上崗、新進人員考試制、勞動關系聘用制、人事關系代理制、在編職工崗位聘任制、全員聘用制,所有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在全員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實現崗位聘用,按崗定酬,崗變薪變,逐步加大工資收入中活的部分比例。切實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
六是著力推進經營模式創新。
按照“強化集團主體地位,明確集團權責關系,優化集團資源配置”的思路,大膽創新內部運行模式。一要逐步全面整合廣告、發行,建立“一體三位”的運營模式。按照媒體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雙重要求,以黨報為主組建的報業集團,既要承擔黨和人民喉舌的重要功能,又要承擔經營發展的重任。目前,集團已基本確立了廣告、發行運行體制,積極創造條件,對各媒體全面實施辦報、經營“兩分開”的組織架構。各媒體編輯部集中精力辦好媒體,不直接經營廣告、發行業務,由廣告、發行中心統一承擔各媒體廣告、發行工作,將原來媒體層采編、廣告、發行“三位一體”的傳統模式,改變為集團層面上的“一體三位”的整合運營模式,將辦報、經營“兩分開”落到實處。實行采編部門與經營部門分離,產品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形成既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又互相制約和監督的態勢。二要適應整合經營模式,改革核算體系。根據整合經營模式的新要求,集團創新和完善分級核算和分段核算相結合的核算體系。“分級核算”即在縱向上集團對各媒體、公司、中心采取內部兩級核算,考核指標每年由集團下達;“分段核算”即在橫向上對每個媒體均從編輯部、廣告、發行、印務等四個專業工序分別進行核算,并通過經濟效益和利益分配將“四個分段”有機聯系起來,最后形成完整的財務報告,形成“辦報、經營緊密結合,經濟指標雙重考核,成本費用自我約束,利益風險共享共擔”的機制,增強集團經營合力,在采編、廣告、發行、印務等部門之間形成有效的利益聯結、價值創造鏈條,促進集團整體發展。
七是著力推進報業發展戰略創新。
在整個報業發展戰略的創新的內涵中,抓好四個重點:
一要擁抱新興媒體,向傳媒集團化方向轉型。新興媒體是新技術驅動的媒體,新技術首先催生了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新的傳播載體,改變了受眾的閱讀和消費習慣。要積極應用新技術,重新認識媒體的產品形式和傳播渠道,實現多媒體發展,轉變成為由平面媒體、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興媒體和多元產業構成的綜合性傳媒集團。
二要內外整合并舉,延伸文化產業鏈。積極整合報業集團的信息、人才、客戶、渠道、品種等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內容和資本為紐帶,向文化出版、藝術演出等大文化產業領域滲透。通過內外整合,利用股份合作、資產置換、兼并收購等方式,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在更大范圍內尋找、鏈接有利于報業發展的各種資源和市場空間,形成最佳資源組合。通過媒體營銷和延伸產品的增值開發,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和經濟增長點。
三要優化組織結構,轉變增長模式。新一輪的報業改革與發展,有著規模擴張、整合資源的特點,要么整合別人,要么被別人整合。報業集團必須優化組織結構,重塑市場主體,推動報業由內斂式、增量式增長模式向規模型、效益型增長模式轉變。
四要運用資本手段,拓展經營空間。通過創新報業融投資體制,在廣告、發行、印務等經營領域引進戰略投資者,為集團發展打通融資渠道,滿足媒體發展、項目開發的資金需求,并推動剝離后的經營實體進行股份制改造,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通過多元化拓展市場空間,逐步提高報刊以外的利潤比例,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營質量。
八是著力推進報業文化業態創新。
一要大力提高傳統報業生產經營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數字化、計算機等新技術的運用,提高報業技術裝備水平,促進傳統報業產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報業產品和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的效率。
二要大力發展新興報業文化產業。順應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傳播技術影響下內容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文化產業,運用電子出版、網絡傳輸等現代技術催生新的報業文化業態,拓展行業內涵和外延,構建數字化、網絡化信息資源聚合平臺,發展數字化內容產品,開拓增值服務業務,改變傳播形態,推動報業與新興媒體的融合,開辟更多的細分市場和盈利模式。
三要大力提高報業文化自主創新能力。構建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報業文化創新體系,努力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報業企業,加強報業文化生產和傳播核心技術研發、引進和利用,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報業文化產品與品牌,把集團報業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報業產業優勢。
九是著力推進報業文化形式創新。
報業創新不僅需要內容創新,而且需要在形式和手段上不斷創新。要不斷為傳統報業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新的報業文化品種,大力推進方式與方法創新,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現代傳媒的發展變化和受眾的接受能力,不斷推出受眾喜聞樂見的報業文化新形式,不斷創造社會廣泛接受的報業文化新方法,改進和提高報業文化表現形式。
十是著力推進報業隊伍建設創新。
大力打造一支講創新、善創新、能創新的報業團隊,不斷提高集團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報業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保證。■
(作者系蕪湖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