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讀者的天下。自2000年《天下》創刊以來,以“關注國事、家事、天下事,聚焦熱點、難點、困惑點”為主旨,擷英集粹,頗受讀者青睞。省新聞出版局2004年報刊動態第二期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一周一期的《天下》,熔政治、經濟、文化、民俗軼聞趣事于一爐,雖純屬文摘,但選編講究,知識性、趣味性兼備,又有一定的文化品味”。
《天下》的成功,作為主編者,我們認為得益于準確的定位和特色專版的精心打造。
見人所均見言人所未言
什么樣的內容可以作要聞版頭條?我們認為具有指導性,結合熱點和難點、聯系實際、解疑釋惑,時效性強、角度新、寫作新穎,針砭時弊、監督性強的稿件,如改革舉措、反腐倡廉、扶貧救困、領導作風、抗災救災乃至工資、物價、房改、醫改等等,均可作為頭條新聞的選稿范圍。
見人所均見,言人所未言。針對《天下》大多數讀者群都在企業,我們有目的地選擇有關企業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頭條。如2005年,多次發生一些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在這些安全事故中,作為工會一級組織,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大家都很關注。我們及時刊出了“工會為何在礦難中失語”評論性文章,雖然對工會工作是批評,但有理有據有說服力,深受工會系統的讀者歡迎,對改進工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服務百姓重視維權
視點版高舉服務維權大旗。我們以事關國計民生、受眾普遍關注而又困惑不解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為對象,深度報道“以今日之事態,核對昨日的背景,從而說出明日的意義”,展現人間真情,披露大案要案,追蹤社會熱點,描述奇聞趣事。
在新聞導向正確的前提下,受眾會不會關注,與受眾的關系大不大,受眾是不是愛看,受眾能不能受感染,我們題材的選擇圍繞此進行。諸如國企改革、失業下崗、官員腐敗、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社會治安、行業壟斷、高消費與貧困化、社會保障、民工潮、素質教育、民主與法制、青少年問題、消費者權益、大眾娛樂、黃賭毒黑等,構成了社會轉型時期可以“立此存照”的媒介話題。我們還兼顧本地的經濟生活水平、讀者群素質和風俗民情,盡量選擇能在本地找到“影子”的稿件,社會新聞如此,生活新聞更要對本地有實用價值。
圍繞防病選稿做足養生文章
我們給康健版做了以下的定位:一是防患于未然,做足養生文章。從日常生活入手告訴人們怎樣攝生、怎樣保健,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如常設以下欄目:“健康晴雨表”、“保健不求人”、“飲食療法”、“我的養生經”、“病榻經”等。特別針對近年來,洪昭光先生的養生講座在全國掀起熱潮,及時編發了“怎樣活過100歲”的系列文章。二是病后的治療,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常設的專欄為:“醫生指導”、“尋醫問藥”、“專家解答”、“醫生手記”等。三是針對懷著保健延年實用需求心理的受眾在健康資訊受眾里有不小的比例,康健版開設了“科學養生”、“常見病防治”、“民間驗方”等欄目。
傳播幸福哲學帶著感情去編
《天下》情感版以“真情話題,陽光品位、平民視角,人文關懷”的角度,選擇與當下的社會當下的人們所思所想所需密切相關的文章,讓讀者通過讀報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告訴讀者正視社會現實,掌握自身命運;幫助讀者了解現實狀態,尋找破解途徑。
對于一些簡短的讀者疑問,我們還開設了一個“情感問答”小欄目,查資料找專家,力求給提問者一個理性的幫助。為更好地向讀者灌輸一種健康的情感觀念,我們在版面上又開設一小塊思想園地“愛情格言”,將古今名人的愛情觀、婚姻觀發表,每周一兩句話,對讀者起到警醒的作用。
準確把握“三性”努力做活做新
編輯文史版時堅持政治性、真實性、可讀性三者相結合,努力將之做活做新。
一是在重大政治原則性問題上,在事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大問題上,在對待黨的歷史和黨的領導人物評價等問題上,同中央保持一致。
二是弘揚主旋律,結合歷史上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紀念性日子,大量刊發謳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主義先鋒戰士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輝業績的文章,使讀者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能藉輕松愉快的閱讀,了解許多鮮為人知的黨史知識。2004年8月22日是小平同志百年誕辰,文史版都以大量的篇幅刊發紀念文章,其中,
《鄧小平在黃山》等文章,史料鮮活且突出本地特色,贏得廣泛好評。三是嚴把政治關,切實把握“六不登”原則,即:有違背黨的現行路線、方針、政策傾向的稿子一律不登;有損黨的形象、黨的領袖人物形象的稿子一律不登;涉及領袖人物個人隱私的稿子一律不登;涉及黨史人物之間個人恩怨的稿子一律不登;反映黨史上過“左”做法的稿子不登;總結經驗教訓,反映黨“走麥城”的稿子不登。在保證文章史實準確的前提下,我們努力使“嚴肅題材生動化,趣味題材哲理化,專業題材大眾化”。
總之,《天下》推崇勵志,倡導和諧,內容健康、品位高尚,服務到位,杜絕曝光、案件、桃色等矯情傾向;通過活生生的事例,為讀者提供了暢所欲言的平臺,提供了編讀互動的機會,效果非常好。■
(作者單位:安徽工人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