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展現平面媒體的魅力,如何抓住更多受眾,是期刊工作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圖片的運用愈來愈得到期刊工作者的重視??v觀群刊,可以說,任何一本優秀的期刊都離不開精致到位的圖片選編。
《讀者》被稱為中國期刊的第一品牌,一貫重視圖片的運用。翻開《讀者》,一幅幅優美的配圖伴著墨香撲面而來,極大地增加了刊物的魅力。隨著新的讀圖時代的來臨,《讀者》又及時地抓住了時機,從一般的讀者群中“剝離”出高端讀者,推出了高品位的讀圖雜志《讀者欣賞》??梢妶D片已經成為期刊不可忽視并且極具發展空間的重要元素。
通過工作實踐,我們認為圖片在刊物中的運用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要注意圖片的導向性。就期刊而言,不僅文字報道有導向的作用,圖片也有一定的導向性。在選編圖片時,要注意所選用圖片對受眾的政治導向和社會導向不能出現錯誤,新聞類刊物尤其要注意圖片的導向性,并要明確所選圖片的出處和保證其真實性?!督础冯s志作為黨刊,一直以來就非常注意選用圖片的導向功能。特別是 “時事政治”版塊,新聞性強,選用圖片繁多,內容包含量大。在眾多的圖片中,無論是“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類的會議圖片,還是“驚濤駭浪,書寫淮河抗洪新篇章”類的新聞圖片,選用的角度都是正面理性的,都給受眾一種嚴肅真實的可信感。
二、圖片對文字的說明作用不能忽視,圖文的配合要和諧。報道中圖片的配發可以起到很強的功效,為文章增姿添色。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這一原則,保持圖片為文章推波助瀾,為主題畫龍點睛的作用。
期刊的圖片對于期刊的文章來說,既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從屬性,一般而言,應以從屬性為主。因此,編輯選取圖片之前,對文稿的內容應進行充分的了解,以免出現圖不對文的現象。有的刊物配圖時僅僅為了美觀,沒有任何意義,甚至與文章意義相左,這樣的圖片選用肯定是失敗的。曾經有本科普讀物,在一篇蛾類分析的文章標題旁,放了幾只鳳尾蝶圖片做裝飾,這樣很容易使讀者誤會,把鳳尾蝶和蛾類錯誤地聯系在一起。
期刊文章因版面所限,篇幅大多不長,而圖片承載的信息量大,常可起到補充文字內容的作用。如筆者在《江淮》2008年1期發表的《在韓國感受韓流》一文,配了三幅插圖。插圖1:韓國傳統舞蹈——扇子舞;插圖2:正在接受韓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小學生;插圖3:在韓國政府歡迎儀式上的中國青年代表團團員的風采。這些圖片充實了文章的背景,為讀者提供了更多有益的信息。
三、圖片的審美功能和趣味性也十分重要。文字稿規定了圖片內容,卻不妨礙圖片在構圖、角度、形象、層次等諸多方面的藝術創作。好的圖片,往往能進一步引發人聯想和深思,和文章彼此呼應、相得益彰。圖片增加了刊物的美感,圖片本身也有一定的審美功能。圖片的形式有很多種,如照片、木刻、銅版畫、刮版畫、油畫、水彩畫、水墨畫、鋼筆畫、剪影畫等,每一種形式都有其特殊的風格。根據文章的內容來選取不同形式、風格的圖片,能起到了圖文相融、珠聯璧合的效果。如在《江淮文摘》雜志中給《閱讀讓人生更精彩》一文配的圖是德國著名漫畫家海尼曼的相關漫畫;給《紅巖背后的真實故事》配的圖是著名木刻家李少言、吳凡的黑白木刻;給趙珩的《碑帖雜記》配的圖是著名畫家盧延光的工筆畫插圖等。
近年來,國內一些刊物越來越多注意配發漫畫類圖片,使版面越發生動有趣,充滿活力,更具親和力。有的新聞期刊還特別開辦了相關的漫畫專欄,如《新聞與寫作》設有專門的“漫畫點評”欄目;《新聞戰線》設有“漫畫之窗”。
四、圖片的質量要保證。從編輯的角度講,圖片的選擇還應該便于制版,印制出來能獲得清晰美觀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圖片的分辨率要和印刷需要保持一致,圖片的色彩飽和度、灰度、對比度等要適中。
五、善于用更新更好的技術處理出有風格的圖片。圖片不僅可以具有獨特的觀賞性和與內文的互利性,而且可以以其特殊的畫面語言詮釋期刊的定位與內容精華,吸引讀者的眼球,從而最大程度地刺激讀者的購買欲望。現代許多專業期刊在設計上越來越重視“設計型”,特別是在封面圖片設計制作上,力求視角新、立意新、設計新,以賦予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從而使讀者拿到刊物后便被吸引,進而產生購買欲望。
這種對圖片風格的追求,往往需要設計軟件的支持。因此,在期刊的發展過程中,也越來越重視新的圖片處理軟件的運用。編輯人員多嘗試各種新的方法和技術,可以使圖片選用更得心應手,圖片的內涵更加深刻、鮮明、生動,同時還可以形成更獨特更適合本刊物的風格,從而抓住讀者的眼睛。
正如達·芬奇說過的那樣:“畫面展示的,比鉆石更可貴”。重視圖片的功能,多在圖片上下功夫,成功的圖片運用將給期刊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p>
(作者單位:江淮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