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法制報》從1983年創刊以來,版面形式從四開四版小報到對開黑白大報,再到今天的瘦身彩色大報,歷經多次變革。每次形式變化的背后無不是為了適應改革步伐和市場競爭的需要。“求變則新”,《安徽法制報》醞釀著一次次的變革,“他以什么新的形式亮相”、“他有什么新的設計理念”、“他的‘第一眼效應’是什么”、“他的版面語言為何”……一直是我作為美術編輯不斷求索的問題。通過幾年的學習和實踐,《安徽法制報》的版面大為改觀,筆者設計的版面在2004年和2005年兩獲安徽新聞獎二等獎,2006年獲安徽新聞獎一等獎。
一、現代媒體版面革新的核心是什么——提高版面效率,采用模塊化設計
綜觀國內的版面革新,我們可以看出核心原則是充分提高版面效率,這樣就使得各大報紙普遍走向標準化、規范化的版面設計方式。從2005年起,本報開始采用瘦身彩色大報的形式,即開始嘗試采用“模塊化設計”。
在模塊式的設計中,每一個長方形便是一個模塊,每個模塊內是一篇或一組稿件。這種版式強調“人”是設計的出發點。實行電腦組版以后,模塊式版面的組版過程仍明顯快于穿插式,因為每一個模塊只需用鼠標拉一個矩形即可,而穿插式版面中一篇文章往往需要拉多個矩形方能完成。對于編輯來說,模塊式的運用也帶來不少方便。當然,采用模塊式版面設計最大的好處是方便讀者閱讀。現代讀者讀報時,視線在版面上停留往往只是瞬間。為此,模塊式將每篇稿件都框進模塊里,獨立成塊,不與其他稿件交叉,這樣就能將讀者的視線鎖定在模塊里,讀完一欄自然轉到下一欄。我在版式設計的實際操作中,模塊式表現在它通過矩形模塊對同類或相關的稿件進行組織、包裝,大大提高了組版的時間和效率,也為讀者帶來了極其方便的閱讀。
因此,必須以提高版面效率為核心,采用模塊化設計為原則的設計思路和理念,才能與內容改革相得益彰。
二、瘦報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便于讀者閱讀,符合設計走勢,降低生產成本
所謂“瘦報”,即在傳統的對開或四開報紙的基礎上加長、縮窄,使報紙在外形上顯得更加苗條。“瘦報”起源于美國。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報紙版面變化較大,除了“圖片增多變大”以外,“報紙變窄”是另一顯著變化。在內地,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都市快報》開“瘦報”先河。《都市快報》創刊時就是一份4開的“瘦報”,版心高38.5厘米,寬24厘米,比正常4開報要高3.5厘米,自然顯得更瘦、更挺拔。浙江日報報業集團2000年創辦的《今日早報》也是同樣規格的“瘦報”。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的《新聞晚報》也在2001年4月從四開報紙改為對開“瘦報”,除了這幾家報紙之外,《公益時報》、《華夏時報》等,也都采用了這種國際報業流行款式。
“瘦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方便讀者。報紙改為“瘦報”的最大好處就是方便讀者閱讀。中國讀者有在公共汽車、地鐵和其他公共場所閱讀報紙的習慣,這些地方大多比較擁擠,如果開張過大,報紙就不易挺直,會讓讀者感覺不太方便。報紙變“瘦”以后,最大的優點是方便人們在地鐵、公交車廂內閱讀,也更便于攜帶,因為其幅面窄了,雙手拿著報紙展開閱讀時,展開的寬度恰與手臂寬度適合,在擁擠的車廂內閱讀,也不容易妨礙左右鄰近的人。
2、符合環保要求。在環保方面,“瘦報”也有所體現。在內容不減的情況下,尺寸有所變化的報紙在紙張上會節約8%左右。
3、符合審美要求。改為“瘦報”以后,基本欄從8欄改為5欄或6欄,版面語言更為簡潔,給讀者的印象是更為苗條,更富有靈性,給人以更強烈的美感。
4、有利于與國際接軌。報紙變“瘦”顯示著一種姿態,那就是銳意進取,勇敢面對挑戰的精神。
三、《安徽法制報》的版面設計理念和定位是什么?——通過主色彩和主結構(模塊),確立相對穩定的視覺識別
報紙的設計一切是為了閱讀,所以我們的設計的目的一方面是愉悅讀者的眼球,另一方面要體現編輯思路,讓讀者能夠更直接的獲取信息。即使再完美的設計,如果影響到讀者閱讀都是設計失敗的。中國傳統的版式設計強調每天都有新面孔,今天橫頭條明天就得豎頭條。但在當前的媒體環境和市環境下,則不利受眾對報紙形成整體識別。因此,確立報紙的視覺識別還需要自身形象系統的連貫,這就是歷時穩定。因此,當報紙尋找到符合自身定位的獨特的視覺表現符號后,就應該將之穩定下來,形成自己的風格,通過每天的報紙版面不斷強化,才能在多種媒體競爭共存的市場上為受眾所識別。可以說,相對穩定的版式設計是確立視覺識別的重要途徑。
作為法制報,版式定位是給讀者一張明快、清新而不失重量的版面;在文化的定位中,它的受眾群是從事法律的工作者和關注法律的讀者群;而設計原則的定位,是代表著單位整體的定位原則。在版面設計中,應在不斷的變化和相對穩定的色彩和模塊中達到平衡,讓讀者在新穎中確立相對穩定的視覺識別,這正是難點和重點所在,也是我實際設計的重中之重。
四、《安徽法制報》應有著什么樣的版面語言——編、采、畫三方合一,形成最符合法制報身份的音量、音色、語感以及語言量
版面語言是新聞通過版面編排與設計,用最符合自己身份的音量、音色、語感以及語言量說出去。音量,指的是新聞的自身份量和新奇程度,它們在版面上的表現力度。音色,指的是新聞內容的情感類型,莊重、悲切、憤怒、歡快等等,它們在版面上的表達形態。語感,指的是新聞內容的結構類型,它們在版面上如何表述。語言量,指的是新聞內容的總量,它在版面上占有的面積。
許多報紙以往對編輯和設計的理解之所以是割裂開的,就是因為沒有尊重版面語言是要靠記者、文字編輯、美術編輯三方合作這樣一個事實,沒有處理好出版序中這種微妙的協作關系。所以說,真正合理的版面語言一定會是團隊整體素質的體現,它是一種將三維的形式設計與線性的文字語言并列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的新的視覺語種。
《安徽法制報》的版面語言中,編、采、畫三方合一的基礎上,我著力處理好幾種對比關系:
1、版面的分割的對比關系。安徽法制報的報紙改為瘦報后,欄數由原來的7欄改為現在的5欄,改版后的報紙強調增加報頭的高度和底紋的運用,版面中的字號由原來的6號字改為小5號,內文字體由原來的報宋改為新報宋,以增加報紙的份量感。
2、標題的對比關系。標題字體選擇大標宋、超粗黑、大黑、黑體為主要元素,其他為輔,大標宋體特點規范、標準化、清晰、有現代文化氣質。超粗黑、大黑、黑體特點莊重、大方、有力、視覺沖擊力強。改版后的報紙版面有重量的稿子增加用超粗黑字體。
3、圖片的對比關系。圖片具有快速直觀傳遞信息的價值,視覺對比和視覺沖擊的價值,版面的調節價值,決定了版面的活力和視覺的集中。注重好圖片在版面中的裁減形狀制作運用,用大小的對比和線底紋的襯托,使得圖片更加突出具有視覺沖擊力。
4、小標題的對比。長篇文章中,可以剪開做,獨立成篇。并注意小標題的塑造,它有調節、活躍版面,和設計上精致講究的重要作用,是重要的裝飾因素。
5、色彩的對比關系。安徽法制報色彩定位主色調是鈷藍和磚墻紅色。藍色代表著純凈、潔白、明朗,也寓意法治的天空更加干凈。磚墻紅代表著厚重、凝重,也寓意法制的力量,符合法制特色。今年來,以這兩色為報紙彩版的主色調,增加重稿件以重底紋色塊的運用,使之更加突出,使沒有好照片的版面用色塊形成一個視覺中心。不濫用色,避免增加讀者的視覺負擔,保持版面色彩的一致性與協調性。
6、處理點、線、面、黑、白、灰、色彩七個元素的對比關系。在沒有色彩的版面里,如二三版,就得用以上元素來塑造一個有視覺中心,使之成為有主次的版面結構,重要的稿件形成一個集中點,通過線和圖片運用形成一個面,讓讀者一眼看到,增加黑白灰運用使版面更加明朗化,突出眉眼結構,達到沒有色彩的版面也同樣有生氣。
7、版面的整體與局部的對比關系。要做到主次分明,局部服從整體,局部的設計是整體的有機表達,而不是個性泛濫和形象的異端。
作為現代藝術設計的一種重要形式,版式設計已成為視覺傳達的公共語言。版式傳達信息的廣泛性和藝術表現力的多樣性,為人們構建新的思想和文化觀念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成為了解時代和溝通信息的重要界面。只有認真研究版式設計的原理和法則,將其有機的加以靈活運用,才能更有效地服務于視覺傳達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安徽法制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