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福田首相搖著扇子坐在奧運開幕式的看臺上,他以如此悠閑的態度到北京觀看奧運會,這也預示著中日關系將走得更近。”
采寫/《小康》記者
8月8日晚8點,北京,當全國人民都在激動地等待奧運會拉開大幕的時候,對中如云先生也與朋友坐在了電視機前。當開幕式將“中國元素”慢慢打開,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絲綢之路,從具有中國特色的戲曲到太極拳,“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全世界人民都認識到了中國的水平。”對中先生說。
雖然是日本人,對于中國文化,65歲的對中先生卻有著濃濃的感情。在日本,他是一位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學者、收藏家。他的祖父初代如云是明治時代有名望的美術收藏家,父親二代如云是一位書法家,他作為第三代傳人繼承如云之號。

“和日本比起來,中國的歷史不知要厚重多少倍。”作為日本幕府后人,他在日本的中國文物收藏圈內不無影響。而那一件件記載了歷史的精美文物,更讓他始終對中國文化充滿了熾熱的情懷。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曾在日本舉辦了“中國古陶瓷展”、“中國絲綢之路展”,并將所珍藏的史可法絕筆捐贈揚州史可法紀念館。近年來又發起并領導了“在日本中國歷史文物保護協會”。
如此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讓他在看奧運下的北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完全不一樣了,變化太大了。”已經多次來過北京的對中如云連連感嘆。“北京變得特別干凈,那些充滿歷史感的古建筑和現代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更讓他感動的是中國表現出來的那種“博愛的精神”,說著他特意拿出紙筆,寫下了這幾個字。“比如在看開幕式的時候,觀眾那種熱烈的程度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中國人越來越熱情,越來越開放,能夠接受世界的文化。”對中先生說他很幸運,能夠如此近地感受北京的奧運氣息。
同時,他也希望一個嶄新的、不一樣的中國能夠讓更多的日本人來了解。事實上,對中如云也一直致力于中日文化的交流。此次來北京,他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組織安排一個日本的團隊來北京參加世界柔道大會,“團員都是一些在日本很有影響力的財團。”
8月15日,在告別前一天的暴雨后,北京迎來了奧運會開賽以來天氣狀況最好的一天,來自日本的這個團隊也開始了他們與北京的親密接觸。“特別吃驚、不可思議”,在參觀完天安門廣場和故宮后,團員們紛紛感嘆。
因為提前買了當天下午柔道比賽的門票,不少團員把門票掛在胸前,能夠去現場體驗奧運比賽,團員們顯得很興奮,“要為日本隊加油”,一位團員還不忘補充一句,“當然中國運動員們也很棒,也要為他們加油。”
58歲的下花一博和夫人下花千代子則沒有他們幸運了,因為他們不得不在8月8號離開北京,“不過在北京的此次旅行已經非常開心了。”
下花夫婦對中國的文化十分著迷,據說,他家的家具都是中國的。他們對中國的飲食文化也十分感興趣,“中國的小吃太有名了,我們還專門帶了消化藥,以防吃得太多,”下花夫人不好意思地笑著說。他們買了一堆火鍋調料準備帶回日本,更令人吃驚的是,竟然還帶了三口涮肉的鍋,“回日本后就可以招待朋友吃中國火鍋了。”

此次來北京,他們還感受到了現代的北京。
夫婦倆去了798工廠,“以前在日本電視上就看到過,知道這是一個有很多年輕人,很時尚的地方,就想著一定要去看,這次終于去成了,果然很不錯。但就是天氣太熱了。”下花先生不等翻譯,拿著手帕做起了擦汗的動作,自己也笑了起來。
雖然當時奧運還沒有正式開始,但下花夫婦也感受到了奧運帶給北京的不一樣。“天空比以前藍多了,人們的熱情也很讓人感動。”下花千代子說。
“我們一下飛機就收到了資訊服務的短信,將北京的時差、溫度還有一些緊急電話等生活類資訊及時地告知我們。”以前來過中國的下花先生還發現自己的手機到哪都有信號,“這在以前是沒有的。有在日本的朋友給我打電話,我說我在北京,他們都很吃驚。”正說著,下代先生的手機便響了,是來自日本的一條短信,“這位朋友都不知道我現在不在日本呢。”
而奧運帶給他們的也不只是便捷。朋友帶著他們去河北參觀仿明清時期都城北京的“天下第一城”,可惜因為奧運,這里沒有對外開放,“有點遺憾了,不過這也吸引我以后再來中國,過兩個月還會再來北京的。”
在從“天下第一城”回北京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小插曲。因為奧運的關系,安檢很嚴格,后備箱都仔細地查看。不巧的是,那天下花夫婦忘了帶護照,“本來見到警察就緊張,這下更緊張了”。最后還是翻譯急中生智,讓他們不要說話,裝睡覺,終于順利回到了北京。
下花先生說他特別喜歡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標語,他遞給記者一張紙,上面用中、日、英文寫下了這個他認為“非常完美的口號”。
在對中先生看來,北京奧運的確在踐行這個口號。“北京奧運會真的太偉大了,這是一個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機會和舞臺,中國真的做得特別棒。不僅是中國人感到自豪,作為一衣帶水的日本人,我都為中國感到自豪,”對中先生強調說,“是一種特別感動的自豪。”
對中先生還認為奧運會,也為中日兩國的交流搭建了更好的平臺。“看著福田首相搖著扇子坐在奧運開幕式的看臺上,他以如此悠閑的態度到北京觀看奧運會,這也預示著中日關系將走得更近。”
“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中國面對未來的勇氣,北京奧運會給我或者外國人的感覺是,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改變以往對于中國不良、負面的印象,讓世界上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的偉大。”
“通過奧運會,中國人也將感受到將要承擔的責任。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未來中國都將在世界上起到主導作用,”對中如云對于北京和中國充滿了期待。“中國的過去與未來都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