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國內外的各類媒體紛紛聚焦汶川,中國的媒體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迅速反應,客觀而全面地報道,打了一場抗震救災的主動仗。
《人民日報》作為中央和政府的喉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高品位、高格調,在抗震救災宣傳報道中彰顯大報風范。除要聞版和抗震特刊外,人民日報的所有版面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相關報道,形成了宣傳抗震救災的濃烈氛圍。
在新聞標題的制作方面,人民日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筆者翻閱了《人民日報》從5月13日到5月26日兩周內關于抗震救災的消息、通訊及特寫等報道約600篇,發現許多標題在思想內容和語言表達上都有鮮明的特色。
思想內容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能概括新聞的內容,而且會使新聞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①《人民日報》的標題有鮮明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報道方針和“以人為本”的宣傳理念,發揮了穩定人心、凝聚斗志的作用。
導向性。新聞傳播功能的實現很大程度上依靠標題?!度嗣袢請蟆芳皶r通報抗震救災的各類信息,并以標題形式表達。災情動態、抗震會議、領導人活動等方面的信息有《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5月13日5版)、《溫家寶抵達四川指揮抗震救災》(5月13日1版)等。
新聞標題擔當引導輿論的功能。5月13日《人民日報》一版頭條刊發黨中央部署抗震救災工作的消息時,打破常規,加了一個長副題《會議強調……》,把最核心的內容通過標題直接傳遞出去,黨中央對災區人民的關愛,對抗震救災工作的部署,對全國工作的分工,都非常清晰地呈現給全國讀者。②
軍隊和武警是抗震救災的主力,5月14日1版頭條《全軍和武警部隊全力以赴抗震救災》、5月15日2版《感謝您,人民子弟兵》、5月16日1版頭條《10萬救援部隊開進所有重災鄉鎮》等標題把各界關注的目光引向這些最可愛的人。③
引導輿論的標題很多,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呼吁為災區緊急捐款》(5月13日5版)、《黨員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災第一線》(5月14日2版)、《心理疏導現在開始》(5月22日5版)等。
標題還有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度嗣袢請蟆反笃鶊蟮罁尵葌麊T、安撫受害者家屬等內容,體現出黨、政府及社會各界對災區的關心和援助,讓受害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激發起戰勝困難的信心。此類標題如《香港第二批搜救隊前往四川災區》(5月17日4版)等。
現場感。《人民日報》的新聞標題真實再現了抗震救災的現場,讀者感同身受,真實體會到救災的緊迫、驚險和艱難,進而產生對抗震救災英雄的崇敬之情。如《救援!急赴汶川震區》(5月13日5版)、《聽,那聲音的力量——抗震救災記者現場記錄》(5月16日7版)、《快!快!樓上還困著兩個學生!》(5月18日4版)等。
人性化。新聞標題注重客觀性,但也不忽視情感色彩的注入。突如其來的地震災禍帶給人民的是痛苦、悲傷、恐懼和焦慮,而大量尊重生命、充滿人文關懷的報道激發起了全國人民的同情心和凝聚力。《人民日報》抗震救災報道的標題,許多采用情感化、人性化的訴求方式。如《孩子別哭,我們在一起》(5月16日8版)等。
語言表達
現今時代信息過剩,注意力稀缺,平面媒體的新聞標題左右著讀者對于媒體的選擇和接受程度。只有制作出讓讀者“一見鐘情”的新聞標題才能吸引讀者?!度嗣袢請蟆返臉祟}在形式上力求創新。
動詞表達。使用動詞,可以傳達出動感、美感和形象感;用好動詞,能使標題凝練生動,人物栩栩如生,新聞場景活靈活現??拐鹁葹膽鸲返钠D難驚險以及救災英雄的光輝形象,通過許多動態化的標題展現出來。如《挺進,向每個山村》(5月19日5版)、《那一刻,他張開雙臂護住4個學生》(5月15日11版)、《柴刀劈出生命路》(5月18日7版)、《大災之后,扼住疫病的咽喉》(5月22日13版)等。
直接引語。新聞標題直接引用救災現場當事人的話語來表達人物的心理感受和精神力量。如《海軍陸戰隊女子兩棲偵察隊救災記——“男兵能上,我們也能上”》(5月20日11版)、《“地震讓我們成了一家人”》(5月24日9版)、《“別怕,叔叔救你”》(5月20日13版)等。
善用修辭。標題是語言的藝術,在新聞事實確定的情況下,不同的語言表達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表達效果?!度嗣袢請蟆返目拐鹁葹男侣劦臉祟}大量運用比喻、對偶、呼號等修辭手法,體現災情、表現人性、感染讀者。
使用對偶修辭的標題如《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5月14日2版)、《天災無情人間有愛》(5月19日13版)等。
比喻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動?!度嗣袢請蟆愤\用比喻的標題也很多。如《當年感受全國的愛今天有顆報恩的心——“唐山孤兒”飛揚黃飄帶》(5月22日8版)、《廢墟上,黨旗高揚!》(5月17日7版)等。
有的標題使用了借代、呼號等修辭手法,如《“英雄城”一路圣火一路情》(5月17日11版)、《“趕快救人!”》(5月15日5版)、《汶川,路通了!》(5月16日6版)等。
范敬宜說:“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眼睛無神,內容再好也吸引不了讀者……”美國湯姆森基金會所編《新聞寫作基礎》一書中寫道:“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你卻無法強迫它飲水。當你把你的報紙送到讀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類似的問題:無法強迫他閱讀。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誘使他閱讀你的報道,那就是運用精彩的標題?!雹?/p>
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報紙迎來了“讀題時代”,“讀報先讀題”是許多讀者的共識。《人民日報》作為中央大報,在新聞標題制作方面做出了良好表率。
注釋:
①④董廣安:《現代新聞寫作教程》,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39頁。
②③《大災大難彰顯大報風范》,《中華新聞報》,2008年6月19日。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07級研究生)
編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