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電視臺節目的直接體現者,這支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一直是各電視臺,特別是地市臺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各上星臺和各專業頻道交相輝映,給本來就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地市臺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考驗。如何提高節目質量,爭取更多的受眾,作為電視臺“形象大使”和“門面”的播音員、主持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聲形俱佳”的主持人隊伍,不僅是擺在主持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衡量一個臺是否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地市臺主持人現狀
據筆者了解,許多地市級電視臺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大多數是“半路出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都有待提高,再加上受地市臺設備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圖像效果也不盡如人意,而觀眾又習慣性地將他們與中央臺及其他大臺的播音員、主持人相比,這無疑就對其從業者產生了不滿情緒。播音員和主持人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專業性較強,許多電視臺領導對這支隊伍的管理都頗感棘手,也進行過多種嘗試,有的臺歸總編室管理,有的歸播音主持部,有的則是分屬于各個欄目,還有一些臺以學會的形式進行管理,形成了一種人人都在管理主持人,而人人又不管的狀況,致使主持人在業務培訓、統籌使用上不很規范,主持人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地市臺主持人隊伍的管理
作為地市臺的播音員和主持人,無論處于哪種管理模式,都應從實際出發,在提高素質、形象包裝、激勵約束機制等各方面著手,使這支隊伍真正得到全面培養。
提高素質至關重要。如前所述,地市臺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大多是中途改行從事此專業的,很多人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還有一點,地市臺的主持人往往對自身要求也不是太高,這種心理也限制了他們的提高和發展。但無論怎樣,知識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例會制度。首先要形成業務研討的氛圍,建立每周或每月例會制度,傳達臺辦公會和上級指示精神,檢查各項紀律執行情況、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職業道德教育,通報各種信息,同時向從業者介紹、展望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意義,使大家對未來充滿希望,產生對集體目標的認同感和實現的使命感,形成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
專家“會診”。為了補上地市臺播音員和主持人普遍缺乏系統培訓這一課,應定期或不定期邀請理論水平較高和經驗較豐富的專家和資深播音員主持人前來“會診”,拿出節目播出帶進行點評,分析解剖,使大家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充電學習。播音主持工作是考驗一個人綜合素養的工作,其從業者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行、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業務水平等都會在所主持的節目中折射出來。除本身加強積累和學習外,觀摩和收看中央臺及其他臺的節目也是一種簡便有效的學習方式。另外,還要把他們送出去,參加一些業務研討和學習班,開闊視野,接受最新信息。一些地市臺的管理者往往不太注重“送出去”和“請進來”的學習方式。一是怕花錢,二是認為這個班那個班都是花架子,學不到多少實質內容。的確,有一些研討班和培訓班確實存在魚龍混雜現象,但關鍵是要善于選擇。據筆者參加的幾期研討會的體會,收獲還是很大的。
形象包裝不容忽視。播音員和主持人代表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是電視臺的代言人。良好的儀容儀表、風度氣質是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美學家認為:人與人見面的好惡決定在最初的七秒鐘,給人的最初印象68%在于形象。當然,這并不是說外表起決定性的作用,而是說良好的形象氣質更重要的是靠內在修養來體現的,賞心悅目、大方得體的服飾、化妝是對觀眾起碼的尊重。地市臺應拿出一部分投入邀請知名的形象設計師對其進行形象定位和包裝。另外,臺里應適當提高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服裝和化妝補貼。據了解,只有個別地市臺配備有專職的發型師和化妝師,而大部分臺都是主持人自己化妝,或到定點的理發店做發型,如有條件應配備專職的化妝師和造型師。使屏幕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屏幕形象的塑造并不單單靠造型師就能完成,還要靠各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才能最終得到完美體現。如攝像部門、技術部門等。許多地市臺攝像設備老化,燈光布局不規范,演播廳存在“一勞永逸”的狀況,對主持人大多采用不變的布光模式,而不是根據每個人的特征、臉型等去調整。總之,主持人代表的不只是個人的形象,而更多的是一個電視臺,甚至是一個城市的形象,形象包裝無疑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程序。
激勵約束定期考核。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作為大眾傳媒中處于前沿陣地的主持人,則是競爭中的主要體現者。很多地市電視臺都存在客串現象嚴重、跳槽問題突出等情況。一些素質較高、條件較好的主持人、一旦有機會就會往更高一級的電視臺或實力更強的平級臺流動,另外一些大專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即便是來到了地市臺,如沒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同樣也留不住他們。我們應該對那些愛崗敬業、有突出貢獻的主持人參照中央臺的做法,采取特殊崗位津貼或其他獎勵形式給予激勵,使其能夠真正做到愛惜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對那些業務能力差、素質低的主持人采取下崗或待崗的約束機制,從而達到既培養人才又防止人才流失的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播音員和主持人工作決定著節目質量的高低和成敗。所以,理順機制,強化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地市臺選拔、使用和管理主持人的有效途徑,在播音員和主持人管理工作滯后于廣播電視其他工作的狀況下,我們理應對這一特殊行業進行研究、探索和實踐。如何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解決因才適位和人員的合理配置,加大系統培訓和包裝力度,更合理的考核使用和愛護人才,與節目質量共同提高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思考。相信只要我們通過努力,立足于本地實際,地市臺的播音員、主持人與觀眾的期待會越來越近,地市臺的熒屏也會越來越光彩奪目。
(作者單位:漯河電視臺)
編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