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臺注重電視節目編排的必要性
實踐證明,電視節目編排是提高電視收視率的一個快捷鍵。中外電視界的前輩們已經在他們的實踐中探索出了十分豐富的工作經驗:電視節目的高收視率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電視節目的感染力、可看性。二是電視節目的編排藝術。縣級臺電視節目質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利用電視節目的編排藝術卻可在短時間內奏效。電視節目編排的主要任務就是讓有限的電視節目資源實現最優配置,有效對準目標觀眾群,吸引盡可能多的觀眾,以強化自身的競爭力,取得最佳的播出效果和高收視率。它是電視編輯人員根據頻道設置要求和本臺節目的特色,將各類型的節目依時間順序進行系統的排列和組合,并形成最終的節目播放流程表。
縣級臺電視節目的現狀決定了縣級臺注重電視節目編排的必然性。節目是電視的主體,能否辦好自辦節目對于處在廣播電視基層的縣級臺來說尤其重要,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縣級臺的自辦節目與其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之間還有一段差距,節目體現為“三不”:一是數量不多。現在一個縣級臺每晚播出5~6個小時的節目,除了無節制的廣告和點播外,自辦節目充其量不過1小時,除了當地新聞之外,其他反映當地生活的節目幾乎沒有。二是質量不高。縣級臺的自辦節目主要是該縣的新聞節目。由于縣級臺對自辦節目的認識多半停留在其政治任務、社會效益上,導致程序化的會議新聞泛濫。三是效果不佳。由于縣級臺無論資金實力、技術裝備,還是人才資源、辦臺經驗、發展歷史等諸多方面都難與大臺相比,導致縣級臺自辦節目質量不高,在這種電視節目質量不高的情況下,縣級臺就應該堅持電視節目“本土化之路”,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突出特色和服務兩大功能,在提高節目質量的同時,在投資少、見效快的電視節目編排上狠下工夫。
把握縣級臺觀眾的構成狀況和收視習慣是縣級臺電視節目編排的重要依據
編排電視節目,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觀眾什么時間看這個節目,就在這個時間把這個節目安排給他們看。觀眾看了節目,就算達到了目的,既然如此,縣級臺編排電視節目首先要掌握縣級臺觀眾什么時間看電視,什么觀眾愛看什么電視的規律,即縣級觀眾的構成狀況和收視習慣。
觀眾構成,指的是某一特定電視節目在某一指定時間內的觀眾人口構成。觀眾中的男女比例和年齡及文化層次等特征決定著他們各自的收視習慣。觀眾的收視習慣與年齡、性別、文化層次、生活環境、職業等都有密切的關系。由于特殊的地域色彩,縣級臺電視節目的主要觀眾是該縣本土的城鄉居民。縣級臺觀眾的構成當中其收視習慣各有特色,就收視時間而言,縣城的居民白天看電視的人數要多于鄉村的居民,這是因為縣城賦閑在家以看電視打發時光的人較多,而農民白天要去干農活兒,沒有時間看電視。到了晚上,城里人從9點開始就有人離開電視去休息,為第二天準時上班養精蓄銳,而農村觀眾因無時間限制而不見“晚安”不再見,從季節上來看,縣城的居民一年四季收看電視比較平均,而鄉村農民只有在冬季農閑的時候才能達到收視高峰。從收看節目內容上看,農村觀眾比較愛看農業信息、種植技術、戲曲節目等農村題材的涉農節目。而縣城觀眾的口味就與中型城市的基本相同了,如城市情感劇場、文藝等節目較受歡迎。總之,縣級臺如果掌握了縣級觀眾的構成狀況和收看習慣,那么在編排節目的時候,便可以有的放矢了。
根據縣級臺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電視節目編排策略,充分發揮縣級臺電視節目的編排藝術魅力
發揮“地域優勢”,抗擊對手強檔。晚間7:30~10:30這3個小時是電視臺“生死攸關”的黃金時段,各臺都使出渾身解數,把最好、最精彩的節目呈現給觀眾,是競爭最激烈的時段,縣級臺如何應對呢?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以散發著濃郁泥土芳香的“鄉土節目”來對抗對手的強檔,這不失為一條好計策。“鄉土節目”就是縣級臺自辦的反映本縣民風民俗、城鎮發展、鄉村生活等情況的自辦節目。這些節目反映的都是本縣觀眾的身邊人身邊事,易吸引觀眾的眼球。
藝術地編排廣告,實現高收視率和創收的雙贏。提高廣告價格,減少廣告數量,嚴格控制廣告時段長度,提高廣告藝術性,對廣告播出進行藝術編排,令觀眾感到賞心悅目。
強檔出擊,先聲奪人。縣級臺往往會遇到中央臺、省市大臺非常有殺傷力的欄目,如中央臺每晚7點到8點的節目時間里,縣級臺的收視率極低。針對這一情況,縣級臺就應該拿出本臺歷時一個多小時的本土節目,提前播放,先聲奪人,及早抓住觀眾。
逆向編排,抵抗勁敵。如果別的臺已經用一個好的節目將某一時段完全控制,那么縣級臺可以在同一時段播出一個風格或內容截然不同的節目,因為觀眾構成狀況的不同導致了一部分人喜歡這個欄目,而另一部分人不喜歡這個欄目,如果播放這一個受另一部分觀眾喜歡的節目,往往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準時播放,取信觀眾。電視節目的準點播放,是對廣大觀眾負責的表現,也是一個電視臺的信譽所在。中央電視臺在準點播出上堪稱典范,一些欄目的播出做到了分秒不差,節目的開播成了“報時器”,這使得它在中國觀眾的心目當中樹起了守信親切的形象。縣級臺在這方面就應向中央臺看齊,不能按時播放的節目要打延時廣告。另外,縣級臺也可以根據方言編排一些順口溜,幫助當地觀眾記住所辦節目的播出時間和內容,以便及時收看,漸漸培養起自己穩定的觀眾群。
總之,電視節目的編排方式千變萬化,如果把一個電視臺比做一件精美的家具,那么電視節目就是做家具的原材料——木材,而電視節目編排就是把木材變成精美家具的能工巧匠。盛產優質木材的大臺需要它,生產一般木材的縣級臺更需要它的精心雕刻,隨著縣級臺電視從業人員對電視節目編排認識的深入,深信電視節目編排藝術將會為縣級電視臺增添越來越多的魅力。
(作者單位:開封市尉氏縣文化廣播電視局)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