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明確了新世紀的奮斗目標,也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確立了更高的工作標準。因此,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具備以下五個基本條件:
一、要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
“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是全黨在新時期的三大歷史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用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三大歷史任務的實現。責任感首先應在領導干部身上充分體現,因領導干部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所以,應著重做好兩點:一是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努力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帶頭落實好“一崗雙責”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把手責任制;二是要發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的優良傳統,“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行動是無聲的教育,形象是有形的道理,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樣子”,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可以使許多現實及思想問題迎刃而解。
對于廣大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增強責任感就是要牢固樹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無小事”的思想。要認真對待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每一次活動、每一次訪談,對于事關穩定大局的事情要高度重視,對于職工個人思想上的小疙瘩、生活上的小困難,我們也要身體力行、悉心幫助。因為,只有從我們身邊的一人一事、一點一滴開始,從理順每一層關系、解決每一個困難入手,才能連線成片,保證本單位的穩定發展,進而維護整個國家的安定團結。
二、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世紀之交,中國面臨著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各級各層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承擔著重要的教育責任。試想,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理想信念,沒有對黨的事業的充分信任和堅定信心;遇事不能堅持原則,尤其是在事關改革開放全局和四項基本原則的一些大是大非問題面前,不能做到旗幟鮮明;在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不能用正確的理論引導人、教育人,這將是極其危險的。在企業它將直接導致職工思想的混亂、破壞企業的良性運行。因此,無論何時何地何情形,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動搖,是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我們相信,只要全體黨員和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中國就會始終保持“改革、發展、穩定”的良好局面。
三、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
有興趣、有熱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工作熱情也就沒有了積極主動的工作精神,就會處于工作的被動狀態,就會出現推一推、動一動,撥一撥、轉一轉,等上級布置,靠領導責令的工作局面,工作就很難有起色、有進展。這就好比教師上課,教師熱情洋溢、準備充分,學生的情緒就會隨之高昂;如果教師毫無熱情、應付了事,學生便會因平淡無味而無精打采,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來說同樣如此,一次投入極大熱情、計劃周密、組織科學、宣傳到位的事跡報告會,因有了恰如其分的渲染,有了作報告者和聽報告者的積極參與,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組織者本身就缺乏認識、缺少熱情,被組織者更會因此而認為無足輕重,在應付與被應付的工作關系中,報告會是肯定不會成功的。因此,筆者在十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對思想政治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并用飽滿的熱情去投入這項偉大的工作,才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應有的作用。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圍繞生產經營定好位、選好項,主動切入,熱情工作,才能在企業兩個文明的偉大建設中確立自己的地位。
四、要用人格的力量征服人、教育人
思想政治工作承擔著教育、引導、服務、監督的職能,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必須要有人格的力量,要使自己時刻都能成為一面思想的旗幟、一個行動的標桿、一個形象的典范。這里人格的力量,首先是指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這些精神包括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精神,尊重科學、真抓實干的精神,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精神,謙虛謹慎、崇尚先進的精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等。這些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所在。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以自己的言行充分體現這些精神,才能不斷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其次,人格的力量還包括個人的品質修養,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豐富的才華,還要思想正派、作風優良,敢于堅持原則,勇于弘揚真理,達到以偉大的人格征服人、教育人的目的。
五、要講究工作藝術
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一門專門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藝術,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求,體現了采取何種方式、利用何種形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感人;既要有知識性和科學性,又要有藝術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工作藝術方面,我們要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單純的“灌輸型”向寓教于樂、寓教于文的“滲透型”轉變。要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群眾文體娛樂活動之中,避免枯燥單調及空洞說教。二是要由職工“被動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轉變。要適應職工知識水平和文化層次不斷提高、民主意識及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的形勢要求,為職工創造更多適宜的條件,培養并提高職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心理需求和實際能力。當然,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具備的條件還很多,如:豐富的科學文化和政治理論知識、一定的社會心理和個體心理知識、較強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等,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復雜多樣性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質的全面性。我們要切實按照江澤民同志“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要求,努力完成“培育‘四有’新人”的光榮任務,主動承擔起為實現三大歷史任務保駕護航的崇高責任。
(作者為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高級政工師)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