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好批評對象是成功進行批評性報道的關鍵。在紛紜復雜的現實生活中,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很多,但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有選擇地進行批評。而如何選好典型,也是很有講究的。
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點。在報紙上開展批評,不是為了展示和渲染落后現象,而是為了克服工作中的缺點,鞏固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通過揭露、批評消極現象引出積極的社會效果,加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切不能為批評而批評,更不能利用批評性報道向黨和政府發難,誘發人們的不滿情緒,危害黨的事業。
其次要找出最佳結合點。進行輿論監督,既要考慮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又要考慮問題能不能得到解決,努力尋找那些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黨和政府熱切關注、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作為批評報道的選題。一般來說,群眾要求迫切、領導又重視的事情,就要抓住不放,及時突出報道;老百姓擁護、政府只能逐步解決的事情,僅作一般報道,適可而止;下面有意上面無意,暫時還不具備解決問題的條件,就只能加以解釋,盡量低調、淡化處理;領導和群眾都反對見報的,則嚴格把關,堅決不予報道。
還要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有些問題從局部或表面看,有其真實和合理的因素,但若放在宏觀和整體上去觀察,就不具有真實性和合理性。因此,進行輿論監督必須有很強的把握大局的意識和駕馭整體的能力。比如當前群眾關心的醫療、教育收費過高,收入差距過大,房價上漲過快,以及大學生就業難、農民工待遇低、社會保障差等問題,有些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短時間難以改變;有些是體制轉換帶來的,改革中不可避免。對于這些關系全局、涉及面廣的問題,不能肆意渲染、夸大,而要進行科學分析,因勢利導,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引導群眾樹立克服弊端的信心。相反,如果脫離這種實際,把這些暫時還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報紙上橫加指責,不但不能促使問題的解決,還有可能激化矛盾,引起思想混亂,為日后解決問題增加難度,給黨和政府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動。
問題選準了,在寫稿時還要嚴格把握分寸。輿論監督不同于一般報道,必須客觀公正,留有余地,表述是否準確,用詞是否恰當,都要仔細斟酌。稍有不慎就會產生負面效應,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惹上新聞官司,給編輯、記者和新聞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吃透政策,把握實質。對一件事情、一個問題、一種社會現象進行批評時,心中要有政策法規的尺度,判定它錯在哪里,程度如何,都要用政策法規來衡量。這就要求我們吃透上級的精神和意圖,對照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分析,這樣才能把握實質,抓住要害。如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和全國人民的頭等大事。報紙必須緊緊圍繞這個中心,對各種不良社會現象進行揭露,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鳴鑼開道。
冷靜客觀,不帶框框。新聞輿論監督,實質上是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是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報紙這個輿論工具對整個社會進行的監督。記者的任務主要是調查研究,提供情況,反映輿論。因此在寫批評稿件時,一定要拋棄個人好惡,頭腦冷靜,客觀公正,切忌主觀性、片面性和偏聽偏信。在具體操作中,要盡量不發議論,代之以客觀敘述,讓讀者自己判斷是非曲直。對能夠捕捉到現場的,盡可能以現場目擊的形式,將所見所聞如實再現。這樣,不僅具體生動,讀來真實可信,而且由于事實確鑿,被批評者也能心服口服。
事實準確,留有余地。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批評報道尤其如此,除了真實還要準確。唯有每一個事例、情節都真實可靠,才能談得上批評的正確,才能使人信服。采訪時盡可能全面深入了解情況,包括事情的起因、過程乃至每個細節、數字等,都要認真核實。文章要盡量表述準確,留有余地,從標題到文字,注意不上綱上線,不用刺激性語言,不用渲染性的形容詞。唯有如此,才能使批評性報道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既然批評不是目的,那么在批評之后,一定要狠抓落實,善始善終,切忌不了了之。如果有頭無尾,就會降低報紙在群眾中的威信,也失去了批評的意義。
在抓批評效果方面,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較為有效的辦法。一是對批評稿件發表以后事情的發展、變化、結局等,選用不同的方式跟蹤報道,以促使問題的解決。我們曾發表過《攔截運豬車,強索“檢疫”錢》的報道,批評輝縣市南村鎮動物檢疫人員任意上路攔車、罰款。當時的省委主要領導立即作了批示,省、市畜牧部門很快拿出整改意見,而輝縣市委、市政府卻無動于衷。為此,我們又作了后續報道并加“編后”,對他們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進行了嚴肅批評。迫于輿論的壓力,輝縣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糾風大會,提出五條改進措施,并對所有責任者進行了公開處理。通過這一典型的“曝光”,對全省治理公路“三亂”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是在報紙上開展討論,讓讀者直接發表意見,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促使消極現象朝好的方面轉化。我們曾收到這樣一封來信:民權縣供電局一司機在水庫游泳時溺水而死,承包該水庫的農民王保嶺等人視此為發財良機,不但阻止其他人打撈尸體,還為索取“打撈費”討價還價,屢屢加碼,一直漲到7000元。尸體撈上來后,他們又提出“一手交錢一手交尸”、“扣人扣車作抵押”,直到熟人出面擔保并打了欠條,才讓抬走尸體,事后憑欠條從電業局將錢領走。對這一拜金主義的丑惡典型,我們加“編者按”突出發表,并辟出專欄開展“活人大發死人財”的討論。通過討論,使廣大讀者受到了一次人生觀的教育,使道德淪喪者的靈魂受到了強烈震撼。一名參加打撈者悔恨地說:“我為了撈錢不擇手段,誠懇地向供電局全體職工和死難者家屬表示歉意,并愿將敲詐的錢全部退出來?!?/p>
三是努力尋求黨政部門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支持與配合。在我國,各級黨政部門、執法機關、社會團體等既是輿論監督的對象,也是輿論監督的堅強后盾,在自覺接受、積極支持新聞單位輿論監督的同時,又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認真查處和解決輿論監督中所暴露的各種問題,使輿論監督落到實處。聯合被批評者上級部門共同行動,可以使批評報道減少阻力,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有時,這些職能部門做出的處理意見和結論,又可以作為批評性報道的依據,從而保證輿論監督的準確性、科學性、權威性。實踐證明,輿論監督與行政干預結合起來,能夠使批評性報道發揮更大的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作者單位:河南日報社)
編校: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