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是攝影與新聞媒介相結合的產物。它是通過訴諸現場視覺形象,以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報道形式①。體育攝影是傳播形象信息的一種形式,它具有信息價值與形象價值,其實質是信息價值。它盡可能完整、準確、及時并濃縮性地、直觀形象地揭示體育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信息內容;它在競技體育比賽中形象地表現出運動的力量、速度、節奏和動感②。所表現出的傳播效果不亞于甚至超過文字語言的表現力。體育新聞攝影除具有與其他新聞攝影傳播信息特點的共性外,還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體育圖片題材的廣泛性。現代體育攝影越來越注重運動員內心世界與精神情感的揭示。運動員在競賽中表現的頑強意志與拼搏精神,通過攝影照片深深地感染讀者,引起強烈共鳴。體育攝影從拍攝的內容和對象可分為競技體育攝影、群眾體育攝影及民族傳統體育攝影。因此,體育攝影既可展示運動場上的大場景,以精彩、驚險、激烈的瞬間震撼讀者,還可抓拍與比賽有關的某些“小動作”,以趣味性、故事性吸引讀者。除此之外,觀眾、教練、裁判、運動員日常生活花絮等也都為體育新聞攝影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③。
體育圖片的敘事性。由于圖片信息表現能力的增強,形象藝術較之文字藝術更容易使人迅速理解新聞內容,在很多時候圖片可以概括甚至代替長篇累牘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發揮圖片或組圖的敘事性。對于娛樂性質的體育新聞來講,人們往往希望看見的是一目了然的大信息量和強震撼力的新聞圖片,這就要控制好圖片和文字兩者之間的比例,省去大量繁瑣的文字表述,提高圖片的使用率。但是再漂亮的圖片也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所以文字地位不可全盤取代。文字說明是新聞照片的必要補充,兩者各司其職,相得益彰,使之成為一篇完整的新聞圖片報道④。文字作為圖片的解說詞,能將一幅圖片激活,達到意想不到的傳播深度。
體育圖片的生動性。圖片的藝術表現能力使新聞更生動、真實,更有動感。體育競技中的動感美,使體育攝影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體育新聞攝影中,恰當運用好動與靜、虛與實等對比手法,將使作品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借以強化運動的速度感和渲染激烈緊張的賽場氣氛。動靜對比表現動感,用較慢的快門抓拍運動中的運動員或運動器械,使主體虛化背景清晰,用虛化的背景襯托快速運動的主體,用動勢表現動感。競技中的傾斜、張弛、上騰下沖等動作,使形體具有一定動向的趨勢,連續運動的瞬間雖在照片上反映為一幅幅靜止的畫面,富有張力的人物動作與神態,能給讀者以強烈的趨動性視覺判斷。在體育新聞攝影中,恰當運用好動靜、虛實等動態表現,能提高作品的表現力,使體育新聞照片在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也給讀者以美的享受⑤。
體育圖片的時效性。時效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時間,二是時機。首先,文字在傳播過程中,需要記者編碼、解碼一系列全套過程,圖片則在傳遞過程中省去了記者編碼的時間,以千分之幾秒的快門速度代替了文字編碼化費的大量時間,縮短了發稿時間,提高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及時性。其次,因為圖片體現的是新聞過程中的一個瞬間,就更有效地抓住了新聞中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機往往是整個報道中信息量的最大點,體現的正是文字表現中的高潮部分,不但突出了新聞的骨干內容,還抓住了時機,是增強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的另一個側面。
基于對體育新聞攝影特點的認識,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體育新聞攝影圖片和體育文字報道之間的關系。對文字來說,圖片更能表現體育運動的拼搏精神和運動員的豐富情感,揭示體育運動自身和運動員“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意識,把體育新聞攝影的形象表現力與照片的信息價值有機地結合起來,反映了當今體育新聞攝影的總趨勢⑥。在報紙的體育版面上,新聞圖片的表現力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我們在大篇幅使用文字報道的時代,不能把新聞圖片的價值僅僅限定在它的藝術表現力和新聞價值這兩個已經被人們認知的層面上,要逐漸把注意力放在新聞圖片能夠概括甚至取代報道中的部分文字這一點上。雖然報紙以其說明性強,能夠詳盡地描述新聞內容的特點而聞名,但是體育新聞報道不同于其他版面新聞報道,它的報道題材和內容的獨特性,決定了它的報道形式應以圖片為主。在記者的采訪中,經常聽到類似“為新聞報道配發圖片”這樣的說法,“先定文字、后定圖片”的形式,圖片是文字報道的解釋說明,或者是美化和活躍版面、增加圖片花樣等補充手段,而圖片真正作為單獨一條新聞報道出來的時候少之甚少。通過我們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圖片作為體育新聞中“獨立”報道形式是完全可以成立的,既可以概括文字表述的內容,以言簡意賅的形式表現出巨大的信息量,又顯示出文字不具有的藝術價值。圖片躍居編輯排版程序的第一位,把“為新聞報道配發圖片”的觀念轉變為“為圖片配發解說詞”是一個趨勢。
注釋:
①王明生:《論新聞攝影的信息傳播特征》,《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6月第25卷第3期,47~49頁。
②蔣家風:《圖片領著版面走——新民晚報體育新聞版編輯思路芻議》,《新聞記者》,2007(2)。
③⑤劉兵:《體育新聞攝影的特點及課程結構》,《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5)。
④葉蓁:《體育新聞圖片報道類型及其深度效應》,《傳媒觀察》,2007(1)。
⑤郭延民:《體育攝影的新聞信息價值——從七運會攝影報道看差距》,《中國記者》,1993(11)。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文學院新聞系)
編校: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