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夢境》講述了三對生活在上海的年輕人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許宇一出場就錯過了一場招聘面試。他的父母對其寄予厚望,期望他能找一份好工作,當上辦公室白領;而許宇對這些其實并不關心,他關心的是他和裁縫店女孩Apple之間的情誼。
Apple和許宇生活在一個里弄,他們之間的情誼深厚又天真,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愛戀。兩人可以一整天躺在漁船里,玩弄著對方手邊的魚網,一起創造屬于他們的安靜。兩人共同擁有一個獨特而純潔的世界。這個世界之外,許宇還會整夜在網吧里用3D動畫在電腦上建造自己的世界,而Apple同樣會整夜陪伴在他的身旁。對許宇來說,這都是屬于他們的世界,是真實的,現實是迷幻的。然而夢終究會破滅,Apple家購置了高檔住宅區的樓房,她搬出了他的世界,開始更高起點的生活。許宇再也無法找回他的青春期夢想,失落之余只能面對現實,人總歸要長大,他似乎不得不接受母親為他安排的工作。
第二個故事Jenny一出場,就先讓我們了解到了她的“時尚”,除了時尚的外表,還有那些神秘的電話。Jenny是酒吧里一朵美麗的花,她的男友Calvin是酒吧里的DJ,他們過著表面時尚絢麗實則內心空虛的生活,與其傳統保守的家庭關系緊張。Calvin變得越來越猜忌,他強烈的占有欲讓Jenny窒息。終于這段關系由于缺乏成熟的基礎和信任而走向盡頭,Jenny意識到,回歸家庭,從頭開始,才是實現成長并追求獨立生活的唯一出路。
第三個故事并不是主人公直接出場,而是張儀的父親敲開Jochum的門,尋不見張儀后告訴他:張儀不見了。張儀過著雙重生活。她是一個成熟有自主意識的上海女人,出身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但向往更好的生活。她有一個比她年長許多的富有的情人,但她似乎并不相信他的許諾。她和她的新鄰居 ——一個來到上海建設高檔社區的年輕荷蘭建筑師Jochum產生熱烈的愛情,事實上愛情對他們來說就是游戲。物質現實和精神理想的碰撞,以及東西方價值觀的沖突,帶來的只有深深的困惑和掙扎。一切最終將如何選擇和改變? 這是一個沒有結束也沒有發展的故事。
三個故事交叉剪輯,并不相干。導演試圖通過他們向我們展現這是一個充滿焦慮、沒有安全感的一代,隨著城市快速發展的潮流而動、并將被淹沒而無法駐足的一代。整日整夜不知為誰忙忙碌碌,而與朋友、親人之間的關系卻是冷漠的、緊張的、破裂的。許宇無奈的成長,不得不選擇隨波逐流。Jenny最后選擇了回家,家庭也許就是這城市洪流中唯一一個安全之所。張儀消失了,回家了,家人也是那么平靜,道路和方向對她來說似乎已經失去了意義。
而上海,這個中國最前沿的城市,一個國際大都市,作為三個年輕人故事發生的空間環境,忽隱忽現,也隱約成了影片的一個角色。城市的飛速發展,各種文化在其中碰撞、交融、并存,帶來了豐富的信息和多元視角,也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帶來多元的生活和精神選擇。隨著三個故事的發展,鏡頭的剪切和移動中,城市的空鏡似乎也在有意將城市推向前景,并承載了新的含義。
電影的英文名字叫City of Trance,影片中也時不時出現一種迷幻電子樂——Trance music。它以簡潔的電子合成器樂句不斷反復,據說當初這種音樂的創始者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將聽眾帶入一種接近宗教本源的“出神”狀態。這種出神電子樂被導演引入影片,所展現出的空靈、迷幻和感性很好地詮釋了這座快速發展的城市中的欲望、不安全感,以及相互糾合的創造性和不確定性,其中的情感或許可以安撫影片中的年輕人,同時又為影片增添了空洞的情緒和些許迷亂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