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李衍、張宇
養生就是保養、調養、頤養生命的意思。養生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就是將疾病消滅在萌芽階段,達到《內經》所說的“治未病”的境界。
自古至今,傳世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很多,著眼點各異,也大多殊途同歸,但哪些方法最適合現代社會?現代人最應該遵循哪些養生方法?本期,我們從紛繁的養生寶庫中選出一些“材料”,精心烹制出一桌養生家宴,以飧讀者。秋高氣爽之際,邀親朋,賞明月,享絲竹,品“佳肴”,人生在世,夫復何求?
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大自然中日月經天的現象,啟發人們師法自然、回歸自然,以使生命延長。以下十道大菜。“材料”普通,做法簡單,但若您細心品嘗,定能桑榆未晚,為霞滿天。
一罐心情靚湯
主料:善良、寬容、樂觀、淡泊。
功效:使人體內分泌及循環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擁有健康的身心。
常言道,飯前喝湯,苗條健康。喝下這罐用“善良、寬容、樂觀、淡泊”煲制的“心情靚湯”,能讓人體內分泌及循環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擁有健康的身心。醫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態、情緒是身體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維持正常運轉的基礎,是身體康復的良藥。
善良——養生的營養素。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寬容——養生的調節閥。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一個不會寬容的人,其心理往往處于緊張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一個人學會寬容,就等于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閥。
樂觀——養生的不老丹。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解決矛盾,逾越困難;而悲觀則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傷、煩惱、痛苦,在困難面前一籌莫展,影響身心健康。
淡泊——養生的免疫劑。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張之洞的養生名聯說:“無求便是安心法”。當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認為“人到無求品自高”。這說明,淡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是對人生追求在深層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態,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他人牢騷滿腹,攀比忌妒。淡泊的心態能使人始終處于平和的狀態,保持一顆平常心。
養生榜樣:王光英
王光英,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他雖然工作繁忙,但非常重視養生。他曾經說過:“保持心情愉快是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我這人一直很樂觀,每天吃得香、睡得著,所以我現在除了胖一點沒別的毛病。”他還說,“但行好事,定有前程。”這正是他最根本的養生之道。
3款濃情“涼菜”
人必須融入社會,孑然一身,孤家寡人式的養生是不可取的,也是毫無意義的。而親情、友情和愛情正是所有社會關系中特別重要的部分,是養生大餐中不可或缺的“開胃涼菜”。
“涼菜”一 親情
主料:家庭。
功效:給你最甘心的牽掛和負擔,也給你最無微不至的溫暖和關懷。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老年人要保持心理健康,除日常修養外,也離不開親情關懷。有了親情關懷,老年人必然心情愉快,身體安康,健康長壽。所以,親情關懷是健康長壽的“靈丹妙藥”。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家庭結構正悄然發生變化。“空巢”家庭大量出現,老人特別是單身老人,不僅生活上有諸多不便。還經受著孤獨、寂寞的煎熬。這種親情缺失,已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
養生榜樣:曾樂君
上海最長壽的老人,現年110歲的曾老仍能口齒清晰地背誦《三字經》及很多詩詞名句,她還會唱《東方紅》和讀出26個英文字母。她的兒媳稱她是“百歲博士”。
其實,曾老太的身體基礎條件并不是很好,曾多次動過大手術。為了讓老人的健康長壽,曾老的家人煞費苦心。家人曾請一個保姆照顧曾老,但他們覺得,保姆主要是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而不能夠和老人進行情感溝通。因此,他們還是輪流值班陪伴。除了老人自身的樂觀開朗,子孫們那一股股親情暖流也是老人長壽的法寶之一。
“涼菜”二 友情
主料:一群可以依賴的朋友。
功效:歡笑、淚水一同品嘗,人生路上相扶、相知。
友情是一個很奇妙的概念。人的一生中,朋友不可或缺,可以分享快樂,分擔困難。無論時空遠近,純粹的友情讓人感到溫暖,消除孤單。一項針對7000人進行的研究發現,社會關系越穩固,死亡率越低。這一模式不分男女老少、貧富、種族或生活方式。同樣都抽煙,有朋友比沒有朋友的人長壽;同樣都跑步,與別人交往的就比離群索居的人要長壽。
養生榜樣:張聯芳
張老原是上海文史館館員,晚年的他常以詩為友,以詩會友,作詩成癖。他常說:“詩可結友,詩可解慰,詩可助壽。我不可一日無詩。”因此,每晚睡前,他必會作詩一首。而且每星期總得定期赴閘北公園、海倫公園、閘北老年活動中心會詩友。正因有詩相伴,有友相陪,張聯芳老人活了98歲高齡。
“涼菜”三 愛情
主料:一個與你攜手人生的人。
功效:平凡的生活中,他(她)是您的港灣;身處逆境或病痛之時,他(她)是您的支柱。
他(她)可能是和您吵嘴最多的人,也可能是讓您操心、生氣的人。可是您不能不承認,這個人也是最愛您、您最愛的人。一起從黑發走到白發,標志著久遠的時光,心中的愛情早已變成一種不能舍棄的依戀了。和老伴一起回憶往事,一起出去走走,一起忙于瑣碎的家務……相依的日子里,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起面對。
美國科學家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199名男性與40名女性進行調查發現,在精神上受到愛護和支持的人,其心血管系統也能較快排除障礙。以色列醫學界類似的研究結果顯示,妻子的愛和支持是男人健康的一個重要平衡機制。
養生榜樣:張學良
作為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張學良曾歷經磨難,遭受不公正待遇,卻依然長命百歲。這其中就有愛情的力量。在漫長的歲月里,他的身邊一直有趙四小姐的陪伴,形影不離,同甘共苦,相依為命。愛情甘露的澆灌使他生命之樹常青。
6款必備“主菜”
在和諧的社會關系中,在親情的撫慰中,在友情的陪伴下,在愛情的滋潤里,仔細品味養生大餐中的6道主菜,將讓您積極面對生活,成為真正健康的人。科學膳食
“主菜”一 主料:米面肉奶,瓜果蔬菜。
功效:補充營養,保障健康。
合理的膳食是健康的保證,不合理的膳食則會埋藏禍端。科學膳食的10大要點:食物多樣,谷物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如飲酒應限量;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養生榜樣:韓素音
韓素音是世界著名作家,現年91歲。她長期遵循著自己保健公式:飽滿情緒+多種營養+多多活動。尤其是多種營養。她常說:“吃是很重要的。營養是健康的基礎。在不過量的情況下,最好什么都吃。”她食量不大,自有限制,且吃得很慢,很少吃肥肉。
“主菜”二 運動
主料:太極拳、慢跑、散步、游泳、舞劍操等有氧運動。
功效:豐富生活,舒筋活絡,強身健體。
生命在于運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可以養生。一些強度過大、對抗過于激烈的運動方式,反而可能對身體帶來損害。平時,大家可以多做持續時間較長、運動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車、太極拳等。
養生榜樣:蕭伯納
蕭伯納是英國現代杰出的現實主義戲劇家。他活了94歲。他不僅才思敏捷,有著“當代人中最清楚的頭腦”,還有可與運動員相媲美的強健體質。這與他多年來堅持鍛煉分不開。他每天很早起床,天天堅持洗冷水浴、游泳、長跑、散步。他還喜歡騎自行車、打拳。晚年的蕭伯納幾乎整個冬季都在法國的里維拉或意大利度過,在那里進行日光浴。
“主菜”三 睡眠
主料:一張舒適的床,一個安靜的環境。
功效:“不覓仙方覓睡方,一覺熟睡百病消。”
從2002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把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并確認“空氣、水、睡眠、食物”為人生命四要素,要求全人類關注和重視睡眠的健康問題。
睡眠是健康的“終生伴侶”,良好的睡眠是人們身心健康的標志。不過,睡眠專家指出,睡眠的好壞,不是看時間的長短,而是看睡眠的質量。對人體健康起決定作用的睡眠是晚上的深睡眠。此時的你聽不到外面的任何吵鬧,別人也很難把你喚醒,你體內的激素在大量分泌,免疫細胞、各種受損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在進行修復,疲勞在消除,能量在儲存,消化系統在忙于吸收營養物質,等等。深睡眠是孩子身體長高、智力開發的重要保證,也能讓年輕人精力充沛、中年人身體強健、老年人健康長壽。
在睡眠時間的選擇上,“子、午”時是人體經氣 “合陰”及“合陽”的時候,有利于養陰及養陽,尤其是子時,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這個時候最應該人睡,此時的睡眠質量最好。這就是說,晚上11點入睡,效果最好。白天的午覺只需在午時(11~13點)休息30分鐘即可。
養生榜樣:祝巖貴
祝巖貴是溫州的百歲壽星。他104歲的時候還滿面紅光、耳聰目明、精神矍鑠。他長壽的秘訣就是生活規律。他一生沒有熬過夜,晚上按時睡覺,早上5點鐘起床,呼吸新鮮空氣。午飯后總要睡半個小時,雷打不動。
“主菜”四 書籍
主料:文學、歷史、傳記、醫藥、養生……不拘種類,不拘年代。
功效:陶冶情操,排遣孤獨,能治愚,能防病。
書籍,凝聚著人類的精神感悟和學識積累。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是對人生的一種完滿和充實,從書中可以體會人短暫一生所不能盡歷的世事滄桑,領略自己未曾涉獵的知識海洋。讀書對人的精神和身體都有很大影響。讀書能使人充滿希望,啟迪智慧,心胸開闊,積極向上。讀書和思考可以陶冶情操、排遣孤獨,讓人安享腦力不衰之樂,是預防帕金森病的有效手段。老人與書為友,以讀書養生,其樂無窮。
養生榜樣:陳納遜
陳納遜,原南京大學生物化學系主任。102歲高齡的陳納遜教授是我國高等學府中罕見的百歲老壽星。晚年的他所追求的長壽目標是“年長智在”。為了做到這一點,陳老每天看書讀報,聽廣播看電視。他特別喜歡閱讀英語書,只要有新的英語書籍出版,就讓家人購來閱讀。還經常做漢譯英、英譯漢的練習,真正做到壽高而智力不衰。
“主菜”五 旅游
主料:綺麗的山水、清新的空氣。
功效:賞心悅目,陶冶情操,鍛煉體魄,促進健康。
旅游過程中對山、水的直觀體驗,除了帶來美的感受外,還是養生良機。這是因為,大自然不僅慷慨地賜予人類所必須的空氣、陽光和水,而且以其千姿百態吸引、愉悅著人們,助人們祛病延年。健康長壽。看不盡的風光美景,聽不完的神話傳說,品不夠的風味小吃,吸不盡的新鮮空氣……都為生活增添新的樂趣。
旅游是一項開闊視野、增進知識、陶冶情操、享受人生、鍛煉體魄、促進健康的休閑養生方式。資料顯示,每年一次的外出度假,可以降低已有心肌梗死危險的中年人1/3的死亡率。美國心理學家也認為旅游度假能夠延長人的壽命。
走出去吧,融入大自然中來一個深呼吸,有什么比牽著老伴的手一起去旅游更溫馨愉悅的呢?
養生榜樣:晏濟元
晏濟元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現已108歲,89歲那年,晏老還去烏江寫生,同年八月,又去樂山、峨嵋山瀏覽寫生。1999年11月,98歲的他親赴云南昆明、麗江寫生,跨虎跳峽、登玉龍雪山。2002年8月,103歲的晏老又登上華山。如今108歲的他精神矍鑠,2008年7月15日。還在成都舉辦晏濟元書畫專場拍賣會。
“主菜”六 愛好
主料:賞花、養魚、弈棋、品茗……
功效:寄托情志,豐富生活。
種花,不僅美化環境,令人賞心悅目,花的香氣還能殺滅細菌、清除污染、凈化空氣,令人氣順意暢、血脈調和、怡然自得,產生沁人心脾的愉快感覺。栽花種草也是一項輕松有趣的體力活動,能夠活動筋骨,增強體質。看著精心培育的花草枝繁葉茂、鮮花盛開,這種滿足感令人陶醉。
養魚,可欣賞魚兒在水中暢游的悠然自得之態,不亞于一首詩,不次于一幅畫,足以使人樂而忘憂,消解生活、學習、工作中所帶來的疲勞之感。
下棋,同樣不僅僅是一項娛樂活動。棋類運動能鍛煉大腦,減慢衰老。下棋還可調節心情,棋逢對手,全神貫注,能忘卻憂思煩惱和疲勞,心中只有一盤棋,猶如氣功的“意守丹田”,對于緩和緊張情緒,益心健身大有好處。歷史上有很多棋手是長壽的,如明代高蘭泉,活到90歲,清代秋航活到100余歲,近代林弈仙活到93歲。
當然,于養生有益的愛好并不僅限于以上3種。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健康的文體活動都可選擇。但凡愛好,人們總能從中體會到愉悅和滿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身心健康。
養生榜樣:顧也魯
演員,現已92歲。他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剪貼。凡是報刊上有關影視的文章,自己發表的作品,均在剪貼之列,至今已貼了十余冊。他還珍藏了20多本足以展示半個多世紀影劇史貌的影集,閑來逐頁欣賞,不覺青春煥發。
“飯后果盤”——新觀念
主料:信息時代新產品,流行時尚新觀念。
功效:“60歲的年齡、50歲的時尚、40歲的追求、30歲的包裝。”
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老年人雖不像年輕人那樣總能站在時代的潮頭,但仍可以大膽地接受新事物、新觀念,選擇一些身體條件允許的活動。
事實上,在多元文化及生活方式的逐步滲透下,最早出現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新新人類”現象,現在也開始出現在許多中老年人身上,凸顯出有別于傳統老年人的新現象:充滿活力,追求時尚,崇尚科學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這些“新新老人”退休后,不滿足于安享晚年,基本上擯棄了過去的傳統觀念和生活方式,或是繼續從事退休前的事業,或是嘗試以前未曾涉及過的領域。在快樂著并被社會贊譽著的同時,自身的價值也得到充分體現。玩電腦、上網沖浪、玩數碼相機、做美容……這些曾象征著“前衛”、“時尚”的享受,在當今的老年群體中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使他們的晚年生活充滿了亮色與興奮點。
養生榜樣:老沈
如今,互聯網上已經掀起一股老年博客熱。家住北京、69歲的老沈(網名“路見”)就是老年博客中的一員,他和自己65歲的老伴(網名“草茉莉”)經常在網上描述自己的見聞、抒寫自己的心情。
博客比較適合老年人的需要,因為它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的寄托。老年人在開始寫博客的時候都是先回憶過去,這就是一種釋放,這種釋放對健康是有好處的。“草茉莉”說,“生命的光彩是沒有年齡界限的”。她認為老年人用半個世紀甚至更多的生活磨煉積累起來的經驗,是一個巨大的財富,是能觸摸到的歷史! “我寫回憶的文字,為的是總結自己的人生,并且為我的后人——我的子女和學生們以及能夠閱讀到它們的年輕人——留下一點點有益的東西。”
正是這些人的回憶成為一些老年人溝通的紐帶,他們在網上通過贈詩、留言、寫評論互相鼓勵、相互理解、互相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