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頸椎及腰椎為前凸弧形,胸椎和骶椎成后凸弧度,正面觀為一直線,側面觀為自然的S型曲線。選擇合適的床和睡姿對腰突癥患者的日常康復來說至關重要。
脊柱是一套組裝精密的機器,脊柱上連顱骨,下抵尾骨尖,為人體軀干的重要支撐,傳遞上下的應力,緩沖震蕩,保護著大腦、脊髓、神經及胸腔、腹腔的重要器官。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作出相應的改變。當然,脊柱的活動取決于脊椎骨、椎間盤、韌帶的完整,相應脊椎關節突關節的協調。
腰椎間盤突出是脊柱退變的一種反應,大多數腰突癥患者有腰痛的癥狀,一般表現為酸痛、鈍痛、放射痛。由于神經根的損害,其支配區域的感覺及運動功能減弱甚至喪失。表現為皮膚麻木、發涼、皮溫下降、感覺遲鈍等,嚴重者出現肌肉萎縮甚至肌肉癱瘓。
躺在軟床,如鋼絲床、躺椅、吊床和松軟的席夢思時因重力的影響,兩頭高中間低,脊柱應力不平衡,無法維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弧度,容易導致腰肌疲勞。較硬的床支撐力較好,可以使背部肌肉維持休息狀態,促使炎癥、滲出的吸收,減輕神經根的壓迫程度,使患者癥狀得以緩解。硬床比軟床更適合容易腰背酸痛者。
用同一個姿勢從上床睡到天亮是不敢想象的,一個姿勢睡眠超過4小時,受壓的軟組織就會出現褥瘡,因此人在睡覺時會不停翻身。平躺時頸部和腰部為前凸曲線,會呈懸空狀態,腹腔內臟器壓迫前縱韌帶、脊柱前側,脊柱應力增加,韌帶肌肉緊張。習慣仰臥的患者,仰臥時膝蓋下放置一薄枕,可有效的減輕神經根、腰肌的張力,緩解癥狀。側臥時,腰椎的應力較小,但脊柱處于非中立狀態,脊柱應力不平衡,容易導致腰肌疲勞,所以應在腰肋部墊一薄枕,以維持脊柱的中立。
除了選擇合適的床和睡姿外,合適的枕頭也是維持脊柱生理弧度的必要保障。枕頭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脊柱的正常弧度,一般平臥時枕頭的高度為一拳頭高度即可,側臥時為一側肩部的寬度為宜。
小便時踮腳補腎又益精
文 青
補腎的方法很多,食補、藥補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但有一種方法,簡單方便,也能起到一定的補腎利尿的作用:男性在小便時踮起腳尖站立,足跟落地時速度可快些,以使全身放松,身體震動,足跟提起時吸氣,落下時呼氣。坐蹲的女性可把第一腳趾和第二腳趾用力著地,踮一踮,抖一抖。每天做上五六次這樣的踮腳尖運動,連續一個月至半年左右的時間,便能達到很好的健身作用,亦可緩解因長時間站立而導致的足跟痛。若男性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時踮腳亦有尿暢之感。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在做這個鍛煉時應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穩而摔倒。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松癥的人最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