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微妙人際關系是一面多棱鏡——你希望出現的形象與他人看到的形象常常是不一致的。所以職場新人要審時度勢,及時繞開某些欲速則不達的表現“陷阱”。
陷阱之一:樂于受人指派
你總是想:我是新人,我多做,總可以掙得正面的印象分吧。其實不然。
超過七成的新人用毫無怨言地受人指派來表現他們的“謙虛、肯干”,即便發展到最后,直接上司和資深同事以純私人的事宜來麻煩他們,他們也不好意思拒絕。事實上,當你偶爾幫助別人做一些事務性工作,并一再強調自己的分身乏術時,別人感激你;而當你開始做矚目的“主角”們做的工作,需要同事也幫你做一些瑣事來“償還”的時候.“主角”們卻拒絕這樣做。
擺脫被指派的僵局有兩條需要共勉:一是要確立“主角”意識,不要一上來就以“配角”自居;二是可以平和的態度去指派那些指派過你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接受指派不僅僅是出于善心,也是出于責任和友誼。在你的同事學會換位思考前,不要經常隨意接受他們的指派。
陷阱之二:沉迷加班慣性
你每天在辦公室待到八九點鐘甚至更晚才回去,連雙休日也不例外。你覺得自己很勤奮,其實不然。雙休日公司餐廳不開張,你寧可買碗仔面吃,并為自己與電腦留守歲月的執著生出一絲悲壯感。那一日你剛剛泡好面,恰逢公司老總下來巡查,讓他“打撈”到你勤勤懇懇的背影,令你好一陣猜測與興奮:這一茬新人中,最有晉升希望的人,是你吧!
然而你忘了去看周一上班時,部門主任和同事嗅見辦公室里一股子彌漫不去的碗仔面氣息時,他們含意復雜的表情。中層主管Helen說:“我也是從新人走過來的,他們在3個月內把辦公室當家,我覺得蠻正常;但若一年以后他們還是賴在辦公室里,待到末班車開來才依依不舍地離去,我會覺得他們的生活太封閉,會直接影響他們對這份工作的興趣和長久性。”Helen總結說,有張有弛才會興趣不減,所以她不喜歡下屬晝夜圈在辦公室里。更有比Helen嚴厲的主管毫不客氣地指出,“如果不是在特殊階段,一個人不能在每周40小時內完成工作,要靠加班來完成,只能說明他效率低下。還有,不少單身員工雙休日也在辦公室里泡電腦,干的卻不是本公司的活。”要是給上司留下后一種印象可就糟了,利用公司的資源來滿足你的私欲,這是任何一家公司的Boss都不能容忍的。所以雙休日為何不打一局球或回家吃老媽的拿手好菜呢?為何要待在二氧化碳濃度甚高的寫字樓里?那里的辦公桌上果真有什么遺失的珍寶,值得你貪戀留在那里的分分秒秒?
陷阱之三:秘密越級上報
做出一個自鳴得意的企劃后,你不是把它放在部門經理的桌上,通過部門同事的討論和刪改,再合成“集體的智慧”,而是秘密地把它送到老總的桌上,希望盡快求得最高決策層對你才華的另眼相看。你達成最初的設想了嗎?你經常發現,這么做的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老總把你的報告送回部門經理那里,令其按常規程序辦,算你一份;二是老總將你的報告按下不動,好像沒有這回事一般,另行啟用你所在的部門呈上的的第二份計劃。
你這一“積極”,竟遭受了三重打擊:第一重是老總對你的急切心態持不置可否的態度,如果在挫傷部門經理的積極性和挫傷你的積極性之間選一個,他無奈中只能選后者;第二重是部門經理十有八九會對你從此“另眼相看”;第三重是輿論的同情也不站在你一邊,眾人視你為急功近利之徒。
相信自己單槍匹馬的能量,是辦公室新人自信到自負的體現。其實,在熟悉整個公司的流程、學會考慮買賣各方的利益之前,一個人的奇思妙想常常是“紙上樓閣”,經不起推敲的。
陷阱之四:主動請纓頂缺
你像俠士般英勇地頂下辦公室里的一個空缺,從此上了一人兩份工的磨,轉得你是眼冒金星。
辦公室里的黃小姐請假去讀德語強化班,隨后將出國探親3個月,她走后有5個月的空缺沒人頂,上司說起此事時像微微憂郁著的悲情劇男主角……同事都“此時無聲勝有聲”,你卻耐不住上司臉上的落寞之色,站起來說:“不如我先來代黃小姐做一段,等公司找到合適的人選。”上司看你的眼神讓你感到自己做了天下第一號行俠仗義之事。
好了,你上了磨。上司也松懈下來,不再提要招募臨時人員了。你忙得直喘粗氣,在日歷上劃框捱日子,像情人一樣等候黃小姐的歸來。然而,5個月過去了,傳來的消息是黃小姐留在慕尼黑的男友身邊,正在申請當地的語言學校。你開始眼冒金星,做兩人事拿一人薪已經5個月,難道就這么下去了?你已經為此透支了太多精力,再往下就要透支健康了,你干不干?
你騎虎難下卻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如果你因為申請頂缺而得了雙薪,你在辦公室里的位置就更微妙了:人人覺得你侵犯了他的那一份利益——你為何不靜候上司來平均分派缺席者的工作,讓大家責任均沾、利益均分呢?你只考慮到第一層未考慮到第二層啊!